老中医总结:肺不好的人,早上最好坚持做3件事!

张知识 2025-04-20 17:21:0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大清早的马路上,车还没开始扎堆,路边却已经站满了晨练的人。老年人甩着胳膊走路,年轻人戴着耳机慢跑,还有不少人一边咳嗽一边喝热水。这一幕,其实藏着不少“肺”的秘密。

国家呼吸疾病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每7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而不少人自己竟然毫无察觉。咳嗽久了觉得是天气变了,气短胸闷当成是累着了,直到肺功能已经大打折扣,才发现问题早就埋下了。

很多人以为肺病是“抽烟人的专属”,其实不然。空气污染、反复感冒、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甚至情绪压抑,都是肺脏的“隐形杀手”。肺就像家里那台净化器,默默工作,不出声,一旦“罢工”,后果却不轻。

有人说:“人这一生,活的是一口气。”这话一点不假。肺,是维持这口“气”的根本。而这口气,很多人在早上起床时就已经开始亏欠了。

明明是一天之中最该养肺的时辰,却偏偏是很多人最容易“伤肺”的时候。早上那几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对了,是养肺的“补药”;做错了,就是慢性“毒药”。

老中医常说: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畏寒怕热。它不像肝肾那样“能扛事”,一受伤就喊疼,它是吃苦耐劳型的,哪怕被熏得黑黢黢,也不吭一声。但别以为它沉默就是没事,很多人的肺病,都是悄无声息地发展,一朝爆发,连医生都挽救不了。

在门诊上见得多了,一个个满脸憔悴的病人进来,咳得撕心裂肺,肺功能已经不到正常人的一半。你问他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他却说:也就最近吧。其实,那一口气,早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出了问题。

肺不好的人,早上最怕的不是冷风,不是雾霾,而是一个字:忽视。忽视清晨的第一口气,忽视身体的第一声咳,忽视生活里的“肺的求救信号”。

有些人,早上一起床就猛喝凉水,觉得提神。有人喜欢一根烟开启新的一天,还有人空腹出门跑步,风一吹,咳得满街跑。这些看似习惯,其实都是在“毁肺”。

老中医说,晨起三件事,养肺又护命。不是玄学,是实践中总结出的“命门之道”。

第一件事,是早起“润肺”。肺怕干,不是说你得喝多少水,而是要懂得怎么“养湿”。一杯温开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唤醒肺气”。水温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入口温润,缓缓吞咽,像在给肺“洗个澡”。

有个老病人,五十来岁,常年咳嗽,尤其早上严重,后来我让他每天早上醒来后,先不急着下床,先坐起来,喝一杯温水,再伸展几下身体,结果三个月过去,咳嗽少了大半。你看,不是药起了作用,是生活方式在悄悄改变肺的命运。

第二件事,是“避寒保暖”。很多人早上醒来,窗户大开,冷风扑面,觉得清新。但对肺来说,这股冷气就是“冷刀子”。尤其是春秋两季,气温忽高忽低,最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老毛病。

中医讲“肺主皮毛”,皮肤与肺气相通。早上穿得太单薄,冷气一进,肺最先受伤。有研究指出,晨间气温低于15度时,慢阻肺患者的症状会加重两倍以上。这不是吓唬你,是肺在用“咳嗽”提醒你:别再送命给凉风了。

第三件事,是“养气晨练”。不是一味地锻炼,而是选对时间和方式。早上六七点,是养肺的“黄金时段”,但空气质量得看清楚。雾霾天、风大天、马路边,统统不适合练。

太多人图个“早”,却忽略了“气”。肺喜欢清净,如果在废气中大口喘息,只会越练越伤。最适合的是慢走、太极、八段锦,不求速度,只求顺畅。呼吸要匀,动作要缓,像在跟肺对话,慢慢地,它就听懂了你的好意。

说到底肺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吃几片药就能好的。它需要你每天早上,拿出一点点耐心和细心,去呵护它、温养它、理解它。

你以为肺是铁打的,其实它是个“玻璃心”。风一吹就疼,烟一熏就怒,干一干就痒。它不闹腾,但也不原谅你对它的忽视。

有个年轻人,三十刚出头,天天加班熬夜,早上靠咖啡和香烟续命。某天突然胸闷气短,去医院一查,肺纹理模糊、支气管炎症严重。医生问他:你这几年怎么活的?他苦笑:就这么活着,也不知道是怎么熬下来的。

肺病的可怕,在于它的“沉默”。你以为没事,是因为它还撑得住;你发现不对劲时,它已经撑不住了。

所以,早上的三件事,不是迷信,是经验;不是形式,是生命的“保险”。那杯水,那件衣服,那段路,都是你给肺的一份温柔。

你可能会问:那我已经开始咳嗽了,还有用吗?用,只要你愿意听肺说话,它就愿意给你机会。很多慢性肺病并不是不可逆,而是可控的。只要你愿意从生活中一点一滴改起,肺功能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比如饮食,少吃辛辣油炸,增加新鲜蔬果,尤其是梨、银耳、百合等养肺食材;比如作息,别再熬夜,让肺有时间“休息”;比如情绪,少生气,少郁闷,肺主气,气顺了,肺也就舒坦了。

别等到咳嗽成了习惯,胸闷成了常态,才意识到肺有多重要。那时候,才想“养肺”,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就像一位八十岁的老中医说的:“养肺,不在医院,在厨房;不在药里,在习惯里。”早上的三件小事,或许改变不了命运,但能延缓病痛;或许不见立竿见影,但能润物细无声。

别小看那一杯水,一件衣,一段路,它们不贵,却值千金。你愿意给肺一份温柔,它就能还你一口顺畅的气。每天清晨,是与肺重新开始的最好时机。别错过了。

参考资料:

1.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空气污染与呼吸健康研究进展》

4.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5. 《黄帝内经》现代注释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 阅读:188
张知识

张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