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史可考的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中,皇帝是最威风凛凛的人,或者说是最威风凛凛的一个小众团体。毕竟两千多年,也只出了四百余位,可谓是很小众了。在封建王朝统治的体系中,君权神授的天子是神在人世间行走的代表,代替神管理世间,其威风自不用过多赘述。但笔者想说的是,归根结底,天子也是人,而是人就会有情绪表达,有开心、喜悦,也有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那么皇帝们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呢?
结合这个群体不需要考虑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自然他们担心事项主要来源就一定是心理上、精神上的;而皇帝作为皇权的实际掌控者,恐怕他们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的皇权受到挑衅、受到威胁了吧。
强如年羹尧大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皇帝大舅哥,在做了私杀孙嘉诚、抗拒新政等等一系列挑衅皇权的行为动作之后,也没能逃过被皇帝灭杀的结局。反观同时期的邬思道,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个邬思道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我们只说他的种种做法,在康熙皇帝大行、雍正皇帝宣布继位之后,他不仅没有居功自傲,拒绝了雍正承诺要给的站到台前的名分,反而是提前准备好包袱,提前准备好隐退的应对话语,逐步清除了雍正皇帝对自己的杀心,唤起了过往的种种亦师亦友的感情。因为邬思道清楚的知道,此刻站在自己面前是已经继承大统的雍正皇帝,而不是曾经的四阿哥或是雍王爷。
再如嘉庆皇帝,亲王当了七年多,乾隆六十年被册封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皇帝禅让为帝,改元嘉庆。但是,受禅和改元只是表象,只是乾隆皇帝为了完成年少时体弱多病,许愿不能超过康熙皇帝在位年限的誓言。嘉庆皇帝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仍旧是太上皇乾隆皇帝说了算。直到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才算是真正执掌权柄。即便是父子,在皇权面前,依旧是要分的清清楚楚。
在他们父子皇权交割时,还有一件关于玉玺的小事。在乾隆六十年九月的时候,乾隆皇帝就颁布了一道圣旨:“朕归政之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镌刻‘太上皇皇帝之宝’,玉册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帝宝册。”紧接着,军机大臣拟定了新的用宝制度,自嘉庆元气开始,朝廷凡是颁布政令、下发圣旨,都要先盖太上皇皇帝之宝,然后皇帝再盖上皇帝之宝,方能生效。也就是说,皇位该禅让禅让,玉玺该给你给你,但是最后说了算的还是我!
上述种种,足以见得皇权是被皇帝们视为珍宝、视为逆鳞的,一旦察觉可能会收到威胁,一定会选择“宁杀错,不放过”的算计与雷霆手段。哪怕这手段面对的是曾经并肩作战的袍泽,哪怕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皇权面前,依旧是必须要争的。不知屏幕前的你与笔者看法是否一致?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探究学习中国历史,欢迎各位朋友或批评、或吐槽、或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