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年代初,曾经有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男的叫许伯常,女的叫刘淑芬。许伯常天资聪慧,却家境贫寒,想念大学却苦于囊中羞涩。为了帮助自己的心上人实现梦想,刘淑芬勇敢地站出来,去工厂干活挣钱供许伯常上了大学,许伯常感动万分,许诺陪伴刘淑芬一辈子。
然而,一个人眼界开了之后,常常会发现原来的事物不再适合自己。或者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看起来再美好的爱情,也会生变。
许伯常就是如此,他提出了悔婚。刘淑芬当然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情急之下以死相逼,迫使许伯常和自己结了婚。
浓烈的爱情依然在婚姻里持续,刘淑芬得偿所愿之后仍然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火热的爱,事无巨细,处处把好的留给许伯常,差的留给自己。
但这一切都挽不回许伯常已然冷了的心,他不仅心冷,还把这种冷表现在了所有的日常生活中。他要让刘淑芬尝一尝逼迫自己的后果,于是,他对她火热的爱不但无动于衷,还开始用冷暴力折磨她。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两人却形同水火,界限分明,他们各睡各的床,各用各的东西,把家里的东西分得清清楚楚。许伯常自己的杯子摔了,宁愿用自己的碗喝水,都不肯用一下刘淑芬的杯子。
刘淑芬当然不能忍受如此局面,于是就和许伯常吵、闹,甚至动手打人。可是她面对的就是一尊石像,无论你如何对他,他都没有任何反应。
可偏偏刘淑芬还能看到这尊石像对着别人笑,只有自己一个人被锁定在石像背后的阴影里,一锁便是无数年。
最后的最后,刘淑芬跳井自杀了。
这是电影《无问西东》中许多个触目惊心的镜头中,最贴近生活的触目惊心。
真实的世界里,不消说,一定有这样的惨剧,更有无数比之程度不及的痴怨情仇。他们无一例外,都跌入了情感勒索的陷阱。
当亲密的两个人,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南辕北辙之时,如果一方开始用以下方式迫使对方屈服:
- 试图掌控对方
- 不理会对方的抗议
- 坚持自己在性格或动机上绝对优于对方
- 对于两人之间真正的问题采取逃避态度
那么,一场情感勒索的戏码就悄然上演了。在表演中的两个人却并不自知,只觉陷入痛苦的深渊。结果往往两败俱伤,就像许伯常夫妇一样。
但好在如今这个离婚相对轻易的大背景,降低了逃离这种状态的心理成本,很多人不必陷入到生死边界就能解脱。再选一次,如果能遇到没有这些问题的另一半,则皆大欢喜。
但这种反复上赌桌的办法,始终不靠谱,唯有直面问题,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去解决问题,才是真正能够逃脱陷阱,并且避免再入的唯一方式。
之前,读了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这本书之后,我深受触动,于是又去读了她写的另一本著作《情感勒索》。
就发现,《情感勒索》提供了这一方式的详细解法。
一套好的方法论,离不开3W:WHAT -WHY-HOW。《情感勒索》这本书在第一部分中,讲清楚了WHAT:情感勒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WHY:情感勒索是怎么导致的。在第二部分,此书则详细解释了HOW:我们该如何摆脱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简而言之,就是处于亲密关系的两个人之间(包括亲朋好友和亲子伴侣),一方或双方互相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去控制对方的行动,包含威胁、恐吓等手段,让对方害怕吃苦头而顺从。
当然,有时候这种形式也会超出亲密关系的范畴,会发生在工作关系,甚至是互相不会见面的网络上——利用道德制高点去影响别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但我们不说那么远,还是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想一想,你是否要求过另一半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反过来也一样。如果这些行为当中,使用了前文引用过的4种方式,那么,这就是情感勒索无疑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情感勒索呢?
情感勒索的双方,各自有不同的特质和内心世界。
勒索者的内心世界,其实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强硬,有可能他们有着可怕的挫折感,忍受不了任何挫折,有可能因为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导致自己容易失落、缺乏安全感而形成比较严重的依赖性,也可能来自其它错综复杂的原因。
但他们往往也有一个共性,就是自我中心,通常只会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许伯常和刘淑芬都是如此。
而勒索通常就是让对方体验惩罚的感受,人们往往会害怕惩罚而顺从,这种惩罚的好处让人上瘾,于是,也就加剧了勒索者的行为,因为这能让他们感到自己强大,虽然实际并非如此。就像刘淑芬对许伯常又打又骂,以死相逼,实则,她只是害怕失去。
至于受害者,也是被勒索者,他们往往具有一些特质,比如拥有软肋(或叫情绪键)、追逐认可、和平主义,容易自责、自我怀疑,又往往具有圣母心等等。
只要勒索者激发他们身上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再稍微施展下贬低他们的手法,被勒索者就马上会缴械投降。尽管顺从了对方之后,看起来皆大欢喜相安无事,但因为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被勒索者也会深受其害,长期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中。
许伯常和刘淑芬是一对典型的互相勒索的关系。刘淑芬勒索许伯常,让他答应结婚。许伯常勒索刘淑芬,让她面对形式婚姻,忍受自己所谓的心灵自由,然后又激发了刘淑芬的一轮又一轮勒索。
从刘淑芬勒索成功,逼婚成功开始,这场婚姻就注定了失败。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如果刘淑芬不接受许伯常的勒索会怎样?当然,本应该是许伯常在一开始就不接受刘淑芬的勒索,但如果这样的话,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许伯常的勒索其实就来自于对逼婚的报复——如果你不放我自由,那你就只能忍受形式婚姻。他勒索的要求是还自己自由,让对方接受形式婚姻。
那么刘淑芬如果能够审视这个要求,回答一下这些问题,并且把要求归类的话,就能得出解决方案。
- 对方提出的这个要求,哪一部分让我觉得不舒服?
- 这个要求的哪些部分我可以接受?哪些不能?
- 对方的要求会伤害我吗?
- 这个要求会伤害别人吗?
- 对方提出的要求,有考虑过我的需求和感受吗?
- 是这个要求本身或表现方式让我感到恐惧、责无旁贷或心中有愧吗?到底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感觉?
- 这个要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般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把要求归为三类:
一、这个要求无关紧要。
二、这个要求不但牵扯到一些重要问题,而且已经影响到我的自我完整性。
三、这个要求关系到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一旦让步,将对你或别人造成伤害。
对于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添置购物、去哪里度假之类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让步,或者有条件地应允,总之可以提出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并和对方商量解决办法。
对于影响到自我完整性的要求,那么,就不应该轻易妥协了,而是得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需求,并且懂得保护自己。
在关系到重大决定的要求上,可以先宣泄情绪再分析,好好理清思路,维护自己的需求,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拒绝被勒索。而在这种种努力下,没有任何结果改变之时,要懂得“转身离开”,不断对自己念诵:我受得了,并且想象自己离开这种环境,成为一个旁观者。
在刘淑芬的境遇中,她遇到的无疑是关系到她人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她的选择也就显而易见了。
但做出选择和决定,与有技巧地展开行动之间又隔着万重千山。这也是知行合一的最大难点。
展开行动的策略,书中给出了四个建议,第一个策略是非防御性沟通。这一点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也有提及。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真的吗?
怒吼/威吓/退缩/哭泣是没有用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来聊聊。
以上这些非防御性沟通的语言是非常有用的沟通方式。这一点,无论是面对沉默的勒索者,还是不断贬低你的勒索者都很有用。这些沟通方式,只有反复练习到非常熟练,直到在有情绪的状态下都能脱口而出才算是真正练好了。
第二个策略是化敌为友。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通过倾听对方为什么这么做之后,共同找出解决之道。
第三个策略是条件交换。当你希望对方改变行为时,你要先改变自己。这时候交换就会出现,就像孩童时你想玩对方的玩具,可以先给人家一颗糖一样,只有先改变自己,才会带来对方的改变。
第四个策略是运用幽默。如果许伯常在摔了杯子之后拿碗喝水时,刘淑芬能够微笑着开他玩笑,可能事情就不会是后来发生的那个样子了。幽默能把点燃情绪的氛围变得轻松,然后在轻松的氛围下,人们更容易冷静地沟通,从而解决问题。
看完《情感勒索》之后,我震惊地发现,其实自己曾经更像是一个情感勒索者,而不是被害者。不知为什么,我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具有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并且容易小题大做。
但幸运的是,我老公不吃我这一套,他并没有受困于我的情绪,并不会因此而顺从我。但是,他也没办法解决我的问题,当他面对我的怒火时,只能回应我沉默。
后来,我开始意识到这么做受伤的只有我自己,于是开始想办法改变自己。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的思路就开阔了,我有了重要的发现:为什么他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会如此痛苦,我是不是可以不痛苦?自此,我转移了关注重点——我自己,而不是他——为什么不答应我。
有了这个发现,改变就悄然而至。
如今,越来越发现,良好稳定的婚姻是生活和工作的有利条件。只有正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尽早找到突破口,向着积极的方向努力改变,事情才会出现转机。随后,幸福一定会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