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消费1月6日讯,你是否有怀疑过,自己的讲话内容会被手机监听到,上一秒刚跟朋友讲想吃火锅,接下来手机就推送过来相关的火锅店。
据法新社报道,近日,苹果公司同意支付9500万美元(约合6.96亿元人民币),以和解一项针对该公司语音助手Siri,侵犯用户隐私的集体诉讼。
据报道,这项集体诉讼的原告指控,iPhone等设备搭载的语音助手Siri,在无意间被激活后,会将所听到的私人谈话内容发送给苹果公司。
有原告声称,当谈话提及某家餐厅或服饰品牌后,他们会接收到与其相关的定向广告,在未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这些谈话内容通过Siri获取并分享给广告商或第三方。
据了解,这份和解协议涵盖了2014年9月17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使用Siri的美国用户,涉及数千万人。每位参与诉讼的用户最多可为5台Siri设备申请赔偿,每台设备最高可获得20美元。此外,苹果公司需在六个月内永久删除2019年10月前收集的Siri个人音频记录。
不过,新社报道称,这项协议最终还要通过法院的批准才能生效,尽管苹果公司同意向提起集体诉讼的消费者支巨额和解金,但坚持否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苹果公司之所以选择以巨额和解金平息这场风波,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声誉损害以及可能更高的法律赔偿。其提出的9500万美元和解金,仅占苹果自2014年9月以来7050亿美元利润的极小部分。
当然,这并非智能语音助手领域首次遭遇此类诉讼。
此前,亚马逊的Alexa也曾被质疑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有用户发现Alexa设备在待机状态下会莫名传输数据,引发外界对其隐私政策的担忧。
谷歌助手也在数据使用透明度上受过诟病,用户不清楚自己的语音指令被如何处理、存储期限有多长等问题。
App真的会“偷听”么?
实际上,关于语音助手或其他App是否监听用户的争议由来已久,有不少网友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而感到担忧。
那么,App“偷听”真的存在么?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偷拍偷录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成本高、效率低,存在高昂的法律风险,且通过实验检测并未发现哪款App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将语音信息上传之后的偷听行为。
何延哲介绍,一旦手机被“偷听”,手机耗能会异常增加,出现掉电过快、发热发烫、CPU和内存占用高等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机处于“偷听”状态下,其耗电速度会比正常情况快27%左右。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刘鹏也表示,App偷听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从商业收益和成本角度来看,监听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以智能语音行业某头部公司的语音转写成本为例,市场售价10元/万秒,服务成本2元/万秒。假设App每天有效偷听1小时,偷听成本0.72元/人日,日活一亿的App每日成本0.72亿,一年成本为263亿,而如果按照每天偷听24小时来算,年成本更是高达6307亿元。如此高昂的监听成本,就决定了现实中难以有哪种商业变现模式能以“偷听”方式产生收益。
清华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熊定中则认为,讨论产品后收到广告推送,根源在于输入法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并分享给第三方,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电商平台据此勾勒用户画像,进而精准推送产品。
苹果降价了
2025年刚开始,苹果公司就宣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年促销活动,包括新款iPhone手机在内的产品提供折扣价,部分iPhone型号最高可优惠500元人民币。
其中,起售价为7999元的iPhone16Pro和起售价为9999元的iPhone16ProMax在使用优惠券后实际降价500元,iPhone16和iPhone16Plus的降价幅度则为400元。但是,参与本次优惠活动的商品数量有限。
图片来源:Apple官网
当然,降价促销已成为苹果的常见操作。2024年上半年,iPhone15系列就曾大降价。
财报显示,2024财年第四季度,苹果总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147亿美元,同比下降35.8%,其中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可能与苹果一次性向欧盟支付102亿美元解决税务问题有关。排除一次性费用的影响,该季度苹果净利润同比增长12%。
按照地区划分,大中华区仍然是苹果唯一一个营收同比下降的市场,而且这一同比下降的趋势已经维持了五个季度。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苹果凭借年度新品的上市,以15.6%的市场份额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前五位,位居第二,相比去年同期无明显改善,出货量同比下降3%。
路透社指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公司正面临激烈竞争,尤其是来自华为等本地品牌带来的挑战。
(文中部分内容综合自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