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罪犯参加“惩戒营”打仗,俄罗斯的百万大军藏哪里去了?

闲蛋黄 2022-09-19 20:08:16

随着俄军从哈尔科夫州大规模撤军,俄乌冲突似乎进入新阶段。乌克兰一方大肆宣传“收复失地”,俄军则宣称撤军是为了“完成战役目标”。不论如何,无论是在军事还是舆论上,乌克兰暂时占据了上风。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不同,俄乌冲突的兵力密度极低。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投入的兵力不过一万多,俄军居然宣称乌军数量达到了俄军的8倍!连瓦格纳雇佣军集团老总叶夫根尼·普里戈津都跑到俄大牢里招工?那么俄军现役部队怎么会如此缺人,完全没有当年苏联大军的风采嘛。

现役部队捉襟见肘,为什么不去全国动员?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全线溃败,损失了几百万人。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前后组织了两三千万人的部队(当时苏联人口两三亿,十个人出一个人当兵,也是必要的)。德军前后死了几百万,到投降时还有700万的部队,总计约一千多万。各国打仗,都是不缺人的。

很多国家都能组织得起几百万、上千万的部队,关键是有没有这个必要。苏联解体后,军事装备都分给了独联体国家。从数量上看,俄罗斯继承的部队最多,陆军规模高达百万。但由于苏军的精锐部队部署在靠近欧洲的地区,俄罗斯的军队大多充当苏军的二线、三线梯队甚至是预备役部队。苏联这一分家,俄罗斯部队不要说战斗力,可能连最基本的人员和装备都凑不齐了。到车臣战争时期,俄军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糟糕的表现很能说明问题。俄军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裁军,到2008年的俄格冲突时,俄军的表现虽然依旧差劲,但总算是涉险过关。

尽管俄罗斯的法律规定,所有成年男性都必须服兵役,但执行起来并不严格。很多年轻男性会想尽办法钻空子逃避兵役,就算没任何正当理由,地方也仅是罚款而已。从2008年开始,在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指导下,俄军展开了新一轮军改。

在谢尔久科夫的构思下,俄军只需要常年保持一支25万人的精锐陆军即可。苏联时期动员的部队全部裁撤,师缩编成旅,增加合同兵,裁撤义务兵,以适应打小规模的战争(针对车臣战争中义务兵大量伤亡的情况,叶利钦政府还专门颁布过法律,将义务兵的“义务”限制放在保卫祖国,不包括为国出征。俄军今后所有的对外军事,只允许合同兵参与)。

培养一名合同兵的花费要超过十个义务兵,俄罗斯本不多的军费更加捉襟见肘,不仅新型武器无法大规模装备,连几十万合同兵的工资发放都一度困难。义务兵改为一年制后,普通士兵的训练时间大幅缩短,俄军的实际战斗力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所以,2012年谢尔久科夫下台后,军改就被叫停了。

绍伊古上台后,重新建立起预备兵役制度。可有些东西一旦改变,很难再去恢复。如今俄军30万的陆军规模,要去掉一些在国内“不能动”的义务兵,能投送到乌克兰的地面作战部队也就十几万。考虑到各部队的伤亡、休整和轮换(确实不够用),那是不够用。打阵地战就需要诸如国民近卫军、车臣地方武装、“瓦格纳”雇佣兵集团、顿、卢两地民兵去挑大梁,冲锋在前。

俄乌冲突,俄罗斯人口1.5亿,30人里出1个兵,是500万!乌克兰人口4000万,30人里出1个兵,才130多万。真的要全国动员,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力是悬殊巨大的。但现在早过了人海战术,不到万不得已,俄罗斯也不会孤注一掷大打,国家经济活动正常进行,东方军演照常参加(只是缩小规模到5万),尽力营造出一种歌舞升平、生活照旧的幻境。

如果俄罗斯修改法律让义务兵上战场,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内就更加摆不平了。所以俄军格外珍惜合同兵,毕竟死一个少一个,宁可丢弃一些阵地、武器装备(坦克、大炮和弹药),也要多保存有生力量。乌克兰在这方面就没太多压力,反正已经打到家里面了,全国总动员豁出去了,男的不准出国,女的也要上战场,甚至跑到网吧去征兵。所以即便乌军战斗素质普遍不高,只有少数部队拥有较强的战斗力,但在数量上很容易对俄军形成局部优势。

囚徒末路,再造“惩戒营”?

两军交战勇者胜,到哪去找勇士呢?揭晓答案,中国人也不陌生。比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陈胜派大将周文西向攻秦,周文一路上征集了数十万士兵,兵车千辆,攻占函谷关进逼咸阳。秦朝调集军队不及,大将章邯临危受命,免除70万骊山刑徒的罪犯身份,发给他们兵器,在距咸阳仅百里的戏迎击楚军。结果,重获自由的骊山刑徒勇猛无比,大败楚军,周文被逼自杀。

不过,组织囚徒打仗并不是都会有惊喜,也有惊吓。商末,周军打到商朝首都朝歌,纣王仓促武装起大批奴隶、囚徒,开赴牧野迎战,没想到这些奴隶和囚徒毫无斗志,纷纷阵前倒戈,反而将商军队伍冲垮,纣王一败涂地自焚而死。

早在18世纪,俄国军队就引入惩戒部队的概念,旨在整肃士气低落的部队。违反军规的军官和士兵会被剥夺军衔和勋章,进行3-6年的“惩戒期”,除劳役外他们依然要照常组织军事训练。

1942年夏,德军实施了“蓝色行动”,由百万苏军所镇守的西南防线在几天内就土崩瓦解。斯大林怒不可遏,1943年7月28日推出了第227号令,复活了督战队和惩戒部队。

据苏联内务部统计,一般犯人去普通部队,重犯则去惩戒营。有42.27万人被送进惩戒营,整个二战期间苏军组建了65个惩戒营和1048个独立的惩戒连。惩戒营会得到和正规军相同的口粮和补给,并配备大量自动武器保证其作为“突击部队”的效率。也有部分惩戒连人员超编、装备不齐,那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炮灰连。

雇佣兵和“惩戒营”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现在战场出现更多的是私人军事承包商(PMC)(干的活大同小异,但规避了一些国家的法律禁令)。如"黑水"公司、“瓦格纳私人军事公司”等。

就和当年美军的“黑水”公司一样,“瓦格纳”实际上是俄罗斯军方扶持的私营军事集团。但和只负责看大门、押车的黑水不同,“瓦格纳”佣兵绝大多执行的都是作战任务。他们不招募专家,不招募司机和搬运工,只要步兵,可在一线冲锋陷阵的步兵。瓦格纳集团不仅以高额利益吸收退伍的军人,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大牢里。

瓦格纳集团从7月初,就开始征召俄罗斯各地大牢中的犯人组成“惩戒营”投到乌克兰战场。瓦格纳集团的老总叶夫根尼·普里戈津还亲自上阵,现场招募。目前俄罗斯正在服刑的罪犯接近50万,即使只动员2%,也能拼凑出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在现场视频中,叶夫根尼一再强调瓦格纳集团的纪律:逃兵、酗酒和抢劫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否则将会被枪毙。只要在乌克兰服役六个月,就可赦免对犯人的刑罚,去留随意。叶夫根尼还举例,来自圣彼得堡大牢的42名犯人在一场战斗中,像狮子一样冲进敌人的阵地,杀死了那里所有的敌人,最后已方5人战死,12人负伤。

据报道出来的内容分析,囚犯要经过瓦格纳集团两三个月的战斗训练,就可投入前线。作为志愿者,他们每个月还可得到20万卢布的高额工资。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冲在最前线的步兵,在战场上死亡率是15%,负伤率是25%。如果战死沙场,家属可获得500万卢布的抚恤金。

俄军也确实一直在用瓦格纳雇佣军集团打头阵。俄乌冲突以后,瓦格纳集团和车臣武装这两支独立于俄罗斯军队的私人武装力量都急速扩张。瓦格纳雇佣军已扩大到了2-3万人,而车臣武装也扩大到了2万多人,不过还是远远不够。

除了传统的“惩戒营”,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还号召俄罗斯联邦的地方政府“自我动员”,绕过联邦政府组建“志愿者营”。卡德罗夫表示,俄罗斯有85个联邦主体,每个地区出1000人的志愿者,也能组成一支8万5千人的大军(杯水车薪,不能解渴至少能润润喉吧)。

基辅能动员百万大军,缺的是武器弹药。莫斯科武器弹药暂时管够,最缺打仗的士兵。不知道等“惩戒营”六个月期满解甲归田,这场乌俄冲突能否结束?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志明没有春娇

志明没有春娇

2022-09-25 11:53

这个世界运行下去永远离不开战争与犯罪,到底“乌托邦”离我们有多远?

闲蛋黄

闲蛋黄

奇闻异事名人传记,传播正能量,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