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对于绝大多数喜欢宋史特别是南宋史的人们来说,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莫过于岳家军在绍兴十年(1140年)北伐中一路势如破竹、逼近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大好形势下,却最终因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而班师南撤,以至“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史•岳飞传》)。南宋由此失去了一个收复故土、洗刷国耻的绝佳机会。此后直到宋蒙联合伐金,宋军北伐再也没有取得比岳家军更出色的战绩。
一代战神岳飞这般悲怆而无奈的谢幕,不由得引发后人们无限遐想:倘若没有这该死的“十二道金牌”,岳家军是不是就能够实现北伐之前立定的消灭金国、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的战略构想呢?
上图_ 岳家军
岳家军战绩彪炳,但实际已成孤军
如果抛开政治、经济因素,单从军事的角度去看岳家军在绍兴十年(1140年)北伐中的形势,那么用“一片大好”四个字来形容是不过分的。在接到高宗的班师令前,岳家军刚刚在郾城、颖昌两度大破完颜宗弼(即金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重挫金军最为精锐的骑兵军团“铁浮屠”和“拐子马”,并乘势前进到距北宋故都汴梁只有几十里的朱仙镇。
而此时,活跃于金国境内的各路抗金义军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金国在黄河南北的统治几乎崩溃,“河北诸郡无一人从者”(《三朝北盟会编》卷202),就连金军统帅完颜宗弼也做好了放弃汴梁、撤往幽州(今北京)的准备。应该说抛开意外,岳家军收复北宋故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可是,倘若你站在事关全局的“上帝视角”来审视当时的战况,你会发现此时的岳家军即便不是强弩之末,也已是力不从心——这么说的依据何在?
上图_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
第一,这次北伐,是岳飞与淮东的韩世忠部、淮西的张俊部及四川的吴璘部一齐发动的,但其他三路宋军均未能取得理想战果,被迫提前撤退,只剩下岳家军孤军奋战。虽然在岳飞的卓越指挥下,岳家军连战连胜,但其两翼掩护俱失,已陷入过于冒进的险境之中。
第二,兵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岳飞。此番北伐,岳家军总兵力不过八万。经过郾城、颖昌两次大战和无数小战的消耗,加之还需留下力量驻守新占城池和保护补给线,岳飞能够投入下一步作战的兵力已不足五万(此数参考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如果金军采取诱敌深入之法步步后撤,将岳家军吸引到开封以北的大平原上,再以骑兵发动反击,那么缺乏左右保护且以步兵为主的岳家军极有可能被敌从侧后迂回分割,上演李广利伐匈奴时那种“全师尽丧”的悲剧。
上图_ 金兵
作为优秀的军事统帅,岳飞对此是清楚的,故而在拿下永安军(今河南巩义)后就命令各部向自己驻扎的郾城(今河南郾城)和王贵驻守的颖昌(今河南许昌)靠拢,以缩短战线、集中兵力。
而同样作为百战名将,完颜宗弼也看出了岳家军的命门所在,于是不等岳飞调整完毕,就抢先向郾城、颖昌这两处岳家军后方咽喉部发起反攻。虽然这两仗岳家军经浴血搏杀大获全胜,但对于敌人“击我之后,断我归路”的打算,岳飞不会看不出来。所以,即便没有高宗的撤军令,在兵力不足且孤军深入的情况下,岳飞最理智的做法也应是后撤以集中兵力稳定防线、固守待援,而不是继续冒进。
其实岳飞很明白,单凭岳家军,北伐必不能成。他在出征前给高宗上过一道表:“提兵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叛将……京东诸郡,望陛下付之韩世忠、张俊。”(《乞出师札子》)也就是说,岳家军北伐不仅需要“五路叛将”反水,还得有韩世忠、张俊等部的支援。身为顶级军事家,岳飞绝对清楚仅有一支岳家军是不可能直捣黄龙府的。
上图_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
金国未伤元气,胜利之下隐藏着巨大风险
尽管金军在郾城、颖昌两场大战中损失惨重,但绝对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在岳飞班师后不到半年,完颜宗弼即统兵九万再次南下,可见金国并没有大伤元气,其军事力量也基本完好,他们在幽云地区及辽东老家的大量部队还没有调动。
尽管金军“女真铁骑满万无敌”的神话被岳家军击得粉碎,但只要金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骑兵克制步兵作为一个冷兵器战争的铁律,是不会长期“失效”的。特别是,如果岳家军进一步北上,就将在极度适合骑兵奔驰突击的华北大平原上和金军交锋,这无疑更有利于金军骑兵战斗力的发挥。
上图_ 金朝骑兵
而且,金军越往北撤,其补给线越短、越有利于大军集结应战,这种在“家门口”作战的主场优势是很明显的。反观宋军,一旦进入华北平原、远离江淮水运的支持,其补给效率之低下、转运之耗时的劣势就会被成倍放大。
后来宋军“端平入洛”时,本想赶在蒙古军之前占据汴梁,结果一头扎入黄泛区导致后勤系统崩溃,最后因断粮而功亏一篑。要知道即使是明初已得到火器加持的徐达北伐军,在深入北方后还是惨败在已经严重衰落的蒙古骑兵手上。因此,岳家军再强,也不可能无视其后勤缺陷而强行北上,何况金军也远没有惨到后来徐达北伐时蒙军那般如丧家之犬般的境地。
上图_ 岳鄂王像(《南陵无双谱》) 岳飞像
义军武装不值一提,希望越高失望越高
有人指出,岳家军当时有一大优势,就是黄河南北各路抗金义军的积极配合。如果能够集中义军力量,就可以极大充实岳家军的战力,并从后方袭扰金军,前后夹攻以取中原。但从冷兵器战争史的一般经验来看,对这种类似民兵游击队的义军武装,从来都不可对其给予过高期望。由于缺乏组织引导和纪律约束,义军往往都只有打“顺风仗”的能力。
一旦金军稳住战线,其作用也就仅在于牵制金军部分治安力量而已,不可能像抗战时期的敌后武装那样对金国造成“心腹之患”式的破坏。假如岳家军战事不利的消息传来,号称百万的义军武装很快就会作鸟兽散。而且其动辄几十万的数量,绝对不能当真。
上图_ 蒙古、金、西夏、南宋
从北宋末年出兵幽云及南宋末年“端平入洛”的情况来看,宋人一直都有高估北方、特别是幽云一带汉人“故国情怀”的误区。实际上,当地汉人在辽、金百余年以“以汉法因俗而待”的治理下,并不对辽、金怀有什么敌意,对宋也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期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只是南宋文人们一厢情愿的臆想而已。
所谓百万义军揭竿而起,也不过是宋军在宣传上的造势。即便岳家军继续北上,得到义军武装的支持力度也不会很大,相反岳家军还必须拿出相当的装备和补给来支持义军,否则这些人顷刻间就会走的走、散的散,这反过来又大大加重了岳家军的后勤负担。
上图_ 吉林的黄龙府
“直捣黄龙”只是口号,收复汴京更为现实
实际上,在宋高宗于江南站稳脚跟并逐渐巩固政权后,宋金两国就已经形成了均势。后来经过一段时期的此消彼长,谁也没有比谁强出很多。
虞国云先生在《南宋行暮》中就曾指出:“从绍兴末年金主完颜亮南侵,中经隆兴北伐,直至开禧北伐,不论率先发动战争的是金还是宋,从来都没能如愿以偿,其间地缘政治的综合因素似在冥冥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以,从根本上说,虽然宋高宗有消极对敌、苟且求和的一面,但宋金的力量对比趋于平衡是大势所趋,不是哪个天才将领打几场胜仗便能轻易改变的。
上图_ 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
不论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岳飞都当之无愧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统帅。故而他对整个北伐的远景,不可能不做通盘考虑。无论是在与宋高宗的沟通上,还是实际军事部署上,岳飞的重点都是“还于旧都”,“直捣黄龙”或许很大程度上应是岳飞为振奋军心而提出的口号。岳飞提出“直捣黄龙”,不是说一定要打到位于吉林农安的女真老巢。
考虑到岳家军的超强战力和岳飞卓越的指挥能力,如果有两翼友军的倾力配合,而且颖昌之战后完颜宗弼基本上也会不战而弃汴梁,故而岳飞恢复故土是可能的。至于之后怎么办,则必须要视情况而定。
上图_ 赵构给岳飞的手书
倘若客观条件没有具备,又不得不让岳家军冒着被分割包围的风险孤军北上才能达成目标,不管有没有撤军令,岳飞都不会兵行险着,全军为上、见好就收定是他的不二选择。毕竟岳帅从来都是善于思考、讲求实际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便是这位战神用兵风格的最好体现。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脱脱 《宋史•岳飞传》
〔2〕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
〔3〕岳珂 《鄂国金佗粹编》
〔4〕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5〕王曾瑜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6〕虞国云 《南宋行暮》
〔7〕邓广铭 《“黄龙痛饮”考释》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衣渡江
三千金军骑兵就能横扫所有岳家军的,岳家军其实就是不入流的保安团而已。南宋的一流军队主要是吴玠兄弟,王德,杨沂中这几个人带的军队,二流是张俊,刘光世,刘琦,李显忠,韩世忠,岳家军是三流军队,当然岳家军里面牛皋军队还是颇有战斗力的要是单独列出来能排在二流的。
白衣渡江 回复 DJvox 12-17 14:10
说的有道理,我也是最讨厌为了黑而黑的人。
DJvox 回复 12-14 20:34
最讨厌专业黑子,歪曲、诬陷、胡逼咧咧。
用户10xxx50
[得瑟]英雄?编吧。死人总能成英雄的。历史从来是人写出来的。[笑着哭]
Owen 回复 11-26 20:44
另祖也是死人,何以没成英雄??
漢風 回复 12-15 00:24
我保证,你死后连狗熊都不是
小白
恕我直言[得瑟]不能
圝圣言圝
岳飞本来就没读过书,能说出这么狂妄的话情有可原。现代人这么说就脑子有问题了。先不说步兵能不能打得过骑兵。光后勤运输岳飞办的到吗?连什么是孤军深入都不懂,还说会打仗。宋军不用吃饭呀。
Owen 回复 12-10 13:49
岳飞扒黄河?没读过书的史盲信口胡诌起来真是什么都敢说,你咋不说岳飞扒了你家坟 头呢?多看看书吧,丢人现眼的东西
keller 回复 Owen 12-14 21:56
一个白衣渡江,还有这一个,不是无知小儿就是跳梁小丑,看了几篇金史就在这里颠倒黑白来骗去关注!
iNsane
岳飞没你会打仗?岳飞不知道平原地区金国骑兵威胁很大?还需要你提醒....直捣黄龙本来就是口号 但是收复汴梁确实唾手可及 这就是功亏一篑
凡秀 回复 12-01 20:54
收复之后呢?再来一次靖康耻?一马平川的平原硬刚金国?
用户23xxx24 回复 凡秀 12-02 11:25
你说的跟金国多厉害一样,打到岳飞北伐之时,金国也是强弩之末,经济基本上要崩盘了。 宋兵不能打,金兵一样不能打了。
四月丢丢
后世统治者,需要英雄,更需大家崇拜英雄,这样大家都爱国了,大家都是受益者了,,谁来当英雄呢,那个岳飞不错值得宣传[流鼻涕][流鼻涕]
fvgyu
太平天国两万人打到天津城下
凡秀 回复 12-01 20:53
打到天津全军覆没了,那还是面对腐朽的清朝。岳飞那时候金国还在强盛期呢
♔.ℳ₯㎕奋斗 回复 12-07 20:53
应该几十万大军直捣北京,清庭直接完蛋。
帅帅
毫无依据贬低义军,就想证明金人没屠杀宋人,金国的靖康之耻足够证明金国人是低进化禽兽而已,就算惨败蒙古也继续打宋朝,就是动物本能
公明哥哥
如小编所分析,是有一翻道理。如你所言。那赵构为什么会下令回师呢?应该是急令岳飞速进。等岳飞有败而定罪,也就不会留下杀忠臣的千古骂名。
小武 回复 12-03 23:25
大哥脑洞真大啊,让岳军崩溃,南宋防线缺个大口子,兵败如山倒,大家跟着一起完完。让他回来,估计是担心将领军队久悬于外,脱离中央控制
用户15xxx20 回复 12-11 09:19
赵构没下令班师,是岳飞自己的决定,十二道金牌历史上根本没有,只有岳珂的书中写的。 另外,岳飞之前违抗皇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单单一道皇命就让岳飞班师,可能吗?
阿萨德
历史上没有所谓打十二道金牌
Owen 回复 11-26 20:44
多看看书,少说丢人现眼的话
李亚洲
这里秦桧的后人不少啊
来自深圳的拾贝者
收复华北那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东北就算了,难度太大,那只不过是岳飞口号,他又不傻。 1.不要谈华北平原,岳家军从来不是靠山地战取胜。岳家军骑兵部队的凶悍,已经超越了金人,就像汉武骑兵之于匈奴骑兵,常遇春明军骑兵之于元末骑兵。 2.岳家军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人,和金兵主力相当的,不存在明显数量劣势。哪怕只有岳家军北伐,也是可行的。金人当时只有2万人,就灭亡北宋,干掉十多万北宋精锐,到南宋时期金军也就10万人左右。 3.从岳家军在湖北,河南的战斗可以看出,岳飞并不是莽夫,而是稳扎稳打的方式。开封之战也是解决周边城市以后,才对金人发动最后一击,集中兵力对付完颜宗弼金军主力完全是智慧的决策。 4. 不撤军的话,收复开封是肯定的,然后扫荡陕西,山西!河北,那也没有问题。哪怕是金人后撤到河北,山西等地,以岳飞高超的指挥艺术,也不会阴沟翻船,让单支岳家军被围歼。太平天国这些人是不能和岳家军比的。岳家军正面战场战斗力要强于金军,这是关键之一,岳飞指挥水平要高于完颜宗弼,这是第二个因素。华北义军虽然不是主力,但对岳家军兵员补充,后勤供给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岳飞在开封之战前发动群众的原因,取胜的第三个因素。
任斌
北宋的问题是北方没有据险而守的防护带,北方游牧民族随时可以策马南征;再就是南北方的对立历史并不能支撑进行大规模北伐。
风吹麦浪自然香
没有太多的骑兵,是南方政权的致命伤!冷兵器时代,骑射民族占了太大的优势了
123
我要是金国,我就把钦徽二帝之一押到阵前当人质,岳飞要是还敢打就撕票。
六月的雨 回复 12-10 23:36
真这么搞可能真是合了赵构的心意,赵构最怕二帝回来抢位子,如果死了真的是免除后患了
用户23xxx24 回复 12-02 11:27
这么搞除了激起好战情绪,一点用没有。 不可能不打的。
白衣渡江
蒙元编的宋史之所以出现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还有南宋为了议和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岳飞,那都是蒙元为了黑宋朝昏庸无道而杜撰的,实际上两宋319年就没有用金牌下命令的,都是下诏,南宋所有史官记录的都是岳飞“私自撤军”丢失河南。金史官记录的是岳飞逃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中兴小纪》、《宋史全文》等宋代资料都记载岳飞是擅自撤军的,并没有朝廷下十二道金牌让其撤退,内容大同小异。而岳飞也是个畏金如虎,不听命令,不肯抗金还企图谋反才被宋高宗处死的。处死岳飞跟议和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岳飞是在议和之后才被处死而不是议和之前。
白衣渡江 回复 12-11 00:21
我说韩世忠的大仪镇之战能排入中兴十三战,为什么岳飞这么多所谓大捷一个大捷都不能排入中兴十三战呢?没说黄天荡之战啊!
Owen 回复 白衣渡江 12-11 11:29
要点脸吧,丢人现眼的东西,以为自己删了我就会不记得了?连大仪镇之战和黄天荡之战都能混为一谈,还学人家讨论历史?多看看书吧,丢人现眼的东西
天黑了。
拿回旧都我觉得成果也可以了啊,最起码军心有了啊。
凡秀 回复 12-07 16:41
所以你的结论是南宋被战力不如自己一半的金国按在地上摩擦?你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Owen 回复 凡秀 12-08 19:02
抬杠都抬不到重点,把人家的话多读几遍,试着理解一下,多看看书,少说丢人现眼的话,抖什么机灵
用户16xxx23
应该是小编感到秦桧正确,岳飞错了
祠梦余生丶
[吃瓜]
心外无法
战争其诡柔莫辩,阴阳转换,攻守易势。若都象普通人看到的那样,就没有战争史上的那些传奇,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别人不行。
用户17xxx49
肯定成功
且把浓情当成是梦
岳飞的老板如果是朱元璋,北伐一定成功[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白衣渡江
这些书全都是在睁眼说瞎话,全都在说一个弥天大谎。
Owen 回复 12-10 22:36
你就是个笑话
要学会思考
打仗要粮食要后勤么?
青岛小武房产
恢复北宋疆土哪已经是板上钉钉💯
羽扇
分析的很有道理[点赞]
用户16xxx17
反正没发生过,你怎么高兴怎么写。yy一下没人管你
四月丢丢
黄龙府现在哈尔滨阿城!!!!
闲云野鹤
宋朝皇帝都是心高气傲,舞文弄墨在行,并且文人被重用,武将没啥权限,也没啥干头,所以读书人多,练武的人少,几个毛贼草寇都拿不下,更何况和金国开战。当皇帝的挥霍,当官的贪污腐化,国库空虚,部队也不怎么管没战斗力,亡国是必然的。
YangYang18386
吹牛逼吧
用户15xxx38
那个Owen是个神马玩意儿 看两本书就跟这嘚瑟 尖酸刻薄像个裹脚娘们儿
Vanillafone
不能
我在人间凑数
能。
DJvox
小编胡逼咧咧,央视才播放了岳飞这段史记,秦桧是在金军大败后,金国派回来的秘密间谍,离间赵构和岳飞的关系,择机杀飞,汉奸卖国贼一死,彻底推翻冤案,他的卖国求荣行为昭示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