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十月,刚刚参加了抗日援朝战争的戚家军回到了国内驻地,蓟镇总兵王保就把戚家军官兵骗到了演武场。紧接着,蓟镇总兵王保命手下向戚家军官兵亮起了屠刀,现场血流成河。根据《明实录》和《朝鲜实录》的记载,蓟镇总兵王保杀害了3300多名戚家军官兵,幸存的戚家军官兵被遣送回原籍。
戚家军,中国军事历史上一支百战百胜的钢铁雄师。倭寇肆虐东南沿海,戚继光高举抗战大旗,率领以浙江兵为首的戚家军将士浴血奋战,保卫东南沿海的安全。日军入侵朝鲜,戚家军官兵又一次拿起武器,为了国家的安危奔赴前线抗战。这些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戚家军官兵,是戚家军作战的“精华”,更是国家需重用的栋梁。
上图_ 戚家军
然而,参加抗战的戚家军官兵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没有牺牲在抗击倭寇和日本正规军,抵御外侮的战场上,却倒在了明朝朝廷派来的蓟镇总兵王保的手里。
那么,明朝为何要杀害抗日有功的戚家军官兵3300多人?这可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上图_ 平壤战役的场景
第一,从直接原因看,平壤战役后,李如松没有给戚家军记功,明朝朝廷拖欠戚家军官兵的工资,戚家军官兵讨薪闹事,蓟镇总兵王保杀害戚家军官兵3300多人。
16世纪末期到17世纪初期,明军采用募兵制征召的基层士兵,其年薪为18两银子。东征朝鲜时期,为了鼓舞将士的士气,明军士兵的薪资有很大提高。
宋应昌就曾说过:“沈茂浙兵俱系招募义乌等处之人,与吴惟忠兵无二……以上各官兵俱系远戍,似宜一视同仁,俱照南兵事例,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五钱,行粮盐菜银一两五钱,衣鞋银三钱,犒赏银三钱,共三两六钱,将官、千、把总等官廪给,各于原支数目外,量加一倍,以寓优恤之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戚家军发放薪资应一视同仁,按照明朝南兵的工资条例,每个月发放三两六钱银子,而千总、把总等军官的薪资,在原有的数目上提升一倍,以显示朝廷的优抚之意。按照宋应昌提供的史料线索,明军戚家军入朝作战的普通士兵,其年薪大约在43两银子。比国内军队高出1倍以上。军官也能得到“将官、千、把总等官廪给,各于原支数目外,量加一倍”的待遇。
这种优厚待遇在宋应昌在职时期能得到维持,宋应昌被朝廷撤职后,戚家军官兵的薪资就无法正常发放了。
上图_ 吴惟忠(1533年~1611年),字汝诚,号云峰
平壤战役期间,戚家军官兵在吴惟忠的指挥下浴血奋战,但战后事先允诺的战功奖励却迟迟没有兑现。宋应昌就曾说过:“平壤首级大功未赏,各军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一句“平壤首级大功未赏”,道出了戚家军官兵心中的无奈。宋应昌本想找内阁首辅王锡爵解决此事,但王锡爵已经辞职,戚家军官兵奖励被拖欠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上图_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
朝鲜方面表示:“当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不为录功,是以南兵多怨对者,拿致提督之旗牌(官名)数罪枭首,故提督以为乱兵。”
这个南兵为戚家军,此话含义是:戚家军在平壤之战中有功劳,而李提督(李如松)没有给戚家军记录功劳,导致戚家军士兵对李提督不满的人很多。李提督认为戚家军对李提督不满意的人为“乱兵”。
李如松没有给戚家军记功劳,戚家军不满,李如松认为戚家军对李如松不满的官兵为“乱兵”。而李如松又是明军的高级指挥官,代表朝廷。戚家军和朝廷的矛盾,在平壤战役结束后就已经产生了,再加上戚家军的银两工资被朝廷拖欠,戚家军自然会找朝廷讨说法。而这个“讨说法”在明朝蓟镇总兵王保的眼中,就成了所谓的“兵变”,王保代表朝廷,将戚家军官兵残酷绞杀。
上图_ 鸳鸯阵模型 (戚家军)
第二,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治博弈,明朝朝廷借杀害戚家军这事情进一步消除戚继光势力在朝廷内的政治影响,巩固万历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
万历初期,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不错。由于万历皇帝在掌握实权后对张居正展开大清洗,戚继光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从京畿重地调到了广东担任总兵。
然而,由于明朝后期像宋朝那样猜忌将领,万历皇帝对戚继光依然不放心。1585年,戚继光被弹劾,回乡后不幸去世。
戚继光走了,戚家军作为武装力量依然出现在明朝军事的舞台上。1592年抗日援朝战争爆发后,戚家军奔赴前线抗战,在平壤战役中浴血奋战。
上图_ 戚继光(1528年-1588年)
戚家军的抗战重创了日军,也让明朝朝廷内对戚继光不满,警惕戚继光势力翻盘的政治势力大为紧张。李如松不给戚家军记功,其很有可能就有对警惕戚家军和戚继光政治势力在朝廷内翻盘的原因,明朝不给戚家军发工资,很可能也有对戚家军、戚继光不满的原因。
由于张居正去世后,否定张居正成为明朝万历皇帝的“政治正确”,戚家军抗战立功,明朝打压戚家军,以及打压和张居正有关的戚继光政治势力也就成为了明朝的“政治正确”。因此,明朝蓟镇总兵王保对戚家军的残酷绞杀,其背后是明朝朝廷对戚继光势力的进一步大清洗。
而万历皇帝很可能是这次残酷绞杀的最高策划者,或者是默许者。对于万历皇帝而言,万历绝不允许任何与张居正,戚继光有关的政治势力翻盘。而戚家军抗战立功,是戚继光势力很好的翻盘机会,万历很有可能借此机会,对戚家军展开绞杀,进而消除朝廷内的“戚继光影响力”。
上图_ 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
其次,戚家军被屠戮反映了明军内部的党争问题。蓟镇总兵王保屠杀戚家军,是明朝戚家军和其他地方军队矛盾的缩影和真实体现。
嘉靖时期,明军戚家军迅速崛起,在抗倭和抗击蒙古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引发了北兵派系的不满。由于戚家军战功赫赫,北兵派系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消除戚家军南兵的影响。在平壤战役中,李如松是北方将领,而戚家军是南方的军队。由于南北军队的矛盾,李如松不愿意承认戚家军的功劳。宋应昌走后,明朝更是断绝了戚家军的工资,直至对戚家军展开疯狂绞杀。可以看出,明朝南北派系之间的争斗在戚家军被绞杀这件事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上图_ 戚家军虎蹲炮
而且,戚继光长期担任蓟辽总兵,在北方修建城防工事,从隆庆三年到万历九年,戚继光在蓟镇修建地台1194个。还培植自己的将领守卫北方城防要塞,发挥戚家军能攻善守的特长。尽管戚继光主观上没有结党营私的想法,但戚继光的做法很容易引发北方将领的猜忌。随着明朝对戚继光打压的展开,朝廷就借各种机会清洗戚家军和南兵在北方的势力。绞杀戚家军和明朝南北军之间的矛盾密切相关。
屠杀戚家军3300多人对明朝北方防御带来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空虚的北方防御给了努尔哈赤发展以可乘之机。万历皇帝和明朝官员清洗戚家军的行动,给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作者:贞观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管窥》 杨海英 明代蓟镇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sf
活该明朝灭亡,最后勤王无人响应。
用户66xxx13 回复 11-16 14:17
你都不看文献的吗?
国际船钓纳利 回复 用户66xxx13 08-17 21:10
看清朝人写的明朝文献么?[得瑟][得瑟][得瑟]
半梦半醒
万历伤了明之根基,眼看朝权沦丧党争逾烈!自毁长城的始作蛹者[笑着哭]
花月夜 回复 11-16 16:00
不愧是神宗,族灭张居正坑杀戚家军
潜龙吐泡泡 回复 11-19 20:47
所以坟都被挖参观了[呲牙笑][呲牙笑] 万历跟他爷爷差远了
用户10xxx03
明朝不灭,天理难容!明朝基层军队为谁卖命?压榨自己的人!脑坏了
标准韭菜 回复 遥远 11-17 19:35
最后卖过最丝滑的就是文人了[笑着哭]
遥远 回复 11-17 19:24
靠文人呢
判官
唉,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缷磨杀驴,杀功冒良,军人玩不过政治
拨云见日雨过天晴 回复 12-11 22:11
别洗,只有明朝这样,开国就屠杀功臣
嗨嘻特乐 回复 12-09 07:18
不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吗?
用户86xxx62
明朝实亡语万历
紫之影
自毁万里长城,不止一件事。连曹德旺都知道公司不应该跟员工争福利,朝廷跟士兵争粮饷,活该被灭亡。
第五shibo
说到底就是没钱给高额的军饷
遥远 回复 11-17 19:22
文人管理国家基本这样
任道安 回复 11-29 01:01
因为,东林党,不想给钱。
完世界
如果是满清编的明史一个字都不要信!楼主不知道是不是从满清那看到的
拨云见日雨过天晴 回复 12-11 22:12
是的都别信,压根就没有明朝这个朝代,满意了么
暴虐之王 回复 12-11 02:57
你看你都狭隘到什么地步了,呵呵
穿越三维
格局太小,注定明朝两面作战而败亡
推土机
不作死就不会死。自己挖自己的根,灭亡就活该了。
用户12xxx92
鸟尽弓藏
天中申
朝廷昏庸!
陈林华
农民军和清军一点不给老朱家面子[呲牙笑]
臨江漁夫 回复 12-09 13:58
历朝历代,君臣关系最差的属明朝。[得瑟]
心相随
好男当兵打铁!被戮[哭哭]
章洋
有本书叫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开始明王朝由盛转衰
神龜雖壽
戚家军属于雇佣兵,而且是私人武装。
神龜雖壽 回复 11-30 16:46
明朝是各朝各代中最死板的一个朝代,各种制度法律是继大秦之后最严苛最不人道的。从朱元璋时候就把人规定死了,军户就是当兵。最后明朝的军队战斗力是中原王朝中最低的,没有之一。30个倭寇肆虐整个江南,一直打到南京城下,各地守备军20000多人竟然打不过30人。反而死伤好几百人。没办法了,戚继光招募江浙一带的乡勇,甚至是海盗组成了戚家军。他们打仗是先和朝廷谈好价格,而且战利品也是私人的。不给钱不出兵的
用户85xxx33 回复 神龜雖壽 12-11 09:49
[吃瓜]30多个倭寇 是日本浪人武士 并非普通鬼子~当地守军相当于民兵联防队并非京城三大营的精锐~最重要的一点 流窜作案!参考下当年抓捕东北二王 等职业犯罪军人就知道了~
五星评论家迈克阿色
明朝还是自己作死的。
用户10xxx95
明朝后期是真不行
用户42xxx27
满鞑编的明史也信?!
枫叶 回复 12-05 06:18
楼主是野朱皮?
用户42xxx27 回复 11-30 19:19
踩到你辫子了!
LL
戚家军被灭无非就是南北军的对立造成的后果呗
怡然
可恶的内斗
富羲
自作孽不可活
歌名中央大街中央
明朝最富有,却拖欠区区几千忠勇之士的薪水而谋杀他们,等到李自成进京又排着队去投降。这就是大明。
绯夜日月流辉
内斗内行
高扬
文人用心更险恶搞阴谋诡计可有一套
用户18xxx97
难怪万历这小子的墓给挖了。
枫叶 回复 12-05 06:21
老郭挖瘸子坟
用户18xxx46
所以大明该灭 只是便宜了鞑子
梦之蓝
万历这个瘸子真的见识短!
用户70xxx29
后代倒了
江湖百晓生
内斗内行…
33个带电小球
江南不交税明朝没钱养军队
用户16xxx05
哪有为何,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言出法随圣旨到。孔老二那套不扔掉对社会发展妨碍太大
天堂通缉犯 回复 11-29 10:47
傻子,程朱理学的学问你却去怪几千年前就死的人!有点搞笑!存天理,灭人欲可不是孔子的学问,喷之前也好歹翻翻书!
归处 回复 12-09 10:21
孔夫子说的邦有道则治,无道则去之。你不要乱戴帽子。
嗨嘻特乐
杀戚家军南兵影响,是不是崇祯不愿南迁的原因
土豆熟了 回复 11-30 13:27
并不
开心驹
中国文化传统前人朝前年停即杀大明这么强瞬间即崩是中国历史爱杀功臣的下场。
正๊๊๊๊๊๊๊๊๊๊๊๊๊๊๊๊๊๊๊
现在洗白万历的文章很多哟
臨江漁夫
所以万历被从墓穴里挖出来焚尸了,万事皆有报应。[笑着哭]
暴虐之王
杀于谦,蓟镇兵变这两件事情伤的是根基
云外归鸟
是谁说明亡于万历?
用户10xxx69
好比一颗小树,根基败坏,那禁的外面的狂风暴雨,[笑着哭]
Nemo格
戚继光在南方自己还能保障军队的后勤,别信史书,戚家军基本上都是戚继光私人掏钱和个人魅力养出来的,在明中后期你觉得军饷能发到个人吗?打点上级和中央都不够!到了北方,后台张居正倒了,南方控制力不足,没了经济基础,戚家军迟早会散盘!我最纳闷的是一把这么好的刀,不会用也不让人用,宁愿毁掉,真看不懂啊?
农泉
冇钱儿发军饷
用户14xxx65
焉能不亡啊。
远方
大明上下就这样,不灭亡还有天理?
意外之外
儒家文人们最爱杀的就是汉人敢战能战善战之武将和军队,这会影响儒家认主异族蛮夷的啊。
Vanillafone
杀就杀 没有为什么
铁甲依然在
明朝该亡
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处
统治阶级感觉你有威胁,感觉你没用了,都会抛弃你。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贵鬼
明后期,兵变闹饷很常见。杀了也很常见,不仅仅是浙兵。戚继光都死了,哪里还有戚家军
看戏
不就是沿海一代的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