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过是中气不足了,一张小方,补气降压

王玉民老王 2024-02-09 05:06:36

现在走到街上看见药店经常在做什么活动,“买二送一”、“买药送鸡蛋”等等,我不禁在思考,到底是人变了?还是时代变了?

小时候的药馆总是挂着两句话,“惟愿世人皆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而现在的药店恨不得在门口挂上“大家都快点生病来买药吧!”

每每看到这些,我总是想起我的恩师,他一辈子两袖清风,粗茶淡饭,离去了什么也没带走。他在治病的时候,如果碰见那些穷苦人家拿着一些米面蔬果来抵消药费的,甚至还会馈赠给患者一些食物,让他们补贴家用。

可是现在的很多医院,一些医生,患者进去了,简直就像羊入虎口,不被扒下一层皮,怕是难以走出门来,更别想拿到药。

学医时恩师,常常对我说,如果想行医,就必须放弃世俗的诱惑,否则这辈子都不能做真正的医者;如果想获得世俗的诱惑,就不要学医,拿病人开玩笑,还是趁早去经商!

说到这里,我想起之前我的一位患者,高血压,已经6年了,这6年来降压药一直没断过,但效果就是不佳,无奈之下,决定转投中医治疗。经过四处打听,找到了我这里。

当时,患者面色哑白、气短乏力,再一测血压,高压175,低压100。

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有耳鸣、小腹坠胀、食欲不佳的情况。此外,还头晕、头昏,稍微一活动头晕就会加重。

我再一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而缓。

在了解完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后,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黄芪、党参、白术、菊花、夏枯草、柴胡、升麻。

患者一看方子,就一脸不开心地说:你拿我当傻子呢?我这个人久病成医,你这分明都是补气药,哪是降血压的?

我说:你先用,没效果你再来找我。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7天,小腹坠胀、食欲不佳就得到了改善;接着又服用1个月,头晕、头痛不再厉害,视力也有了明显好转。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半个月,所有不适症状消失不见,再一测血压,高压120,低压80;为巩固疗效,让患者继续服用10天。

为什么用补气药呢?

其实,补气升阳是每个临床医生都知道的疗法。但是,因为世俗的偏见,以为高就是高,就要泻之降之。

这就导致很多医生面对高血压患者时,往往把提升之药视作“虎狼之剂”使得医患双方都谈补色变,不敢贸然使用。

但在中医里,并没有“高血压”之称,和其他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失衡的病理反应,中医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

《灵枢·口问篇》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

一旦脾胃虚弱,或久病体虚,中气不足,推动无力,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劳倦过度,损伤阳气,以致阳气下陷,浊阴上乘,都可以导致眩晕、头痛。

意思就是中气不足,没有推动力,清阳就到不了头面,也无力将浊阴推动下降排泄,体内得不到运化的气血,痰湿相当于成了一潭死水,没有动力,时间一久,就会阻碍正常气血的运行。

这个时候,人体哪怕是稍微动一动也会感到累,晕、乏力,至于耳鸣,这就是这些“死水”已经堵到了头面。

那中气为什么会不足呢?

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不足,气则不足。气不足就进一步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而这个时候,高血压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吃再多的降压药,也是无济于事的。

怎么办呢?下面就来看看,方中的解决思路:

1、黄芪、党参、白术

党参和黄芪,都是补气的良药。党参善于健脾益气;黄芪善于益气升阳。两药合用,可以增强补脾益肺的作用。

白术甘温苦燥,能补脾和胃、祛湿化浊、健脾力胜,配上党参合用,可以增强补气健脾燥湿的作用。

黄芪、党参、白术就是专门用来补气益气,提升中气的,同时能进一步健脾益气。

2、菊花、夏枯草、柴胡

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又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夏枯草苦寒泻热,能祛肝风、清肝火、行肝气;柴胡疏肝第一药,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效果。

方中菊花、夏枯草、柴胡都是用来清热疏肝解郁的,相当于把中焦郁阻打开了通道,通了就不堵了,气血才能顺畅。

3、升麻

升麻,进一步把气血输送到身体各处去,有了推动力,清阳得以升,浊阴得以降,一升一降,气息通畅,高血压就被解决了。

我在临床待了也有个几十年了,我认为,行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发家致富,如果将发家致富的想法依靠在行医治病上,那么你致的富全是你从患者身上薅下的羊毛!

治了几十年的病,医生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是我的责任,而不是一个赚钱的手段,这是患者最后的港湾,是患者最后的依靠。患者不是羊,医生也不该成为虎,医院更不应该成为一个虎口!

6 阅读:678
评论列表
  • 2024-02-09 21:19

    [赞]

  • 2024-11-10 18:35

    如果高血压这么简单,何不用补中益气丸,还用得着你吗?

王玉民老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