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缴工伤保险还拒赔?人社部明确:这种情形可追究刑事责任!

赵律师在南昌 2025-04-07 20:11:28
场景难题:工伤后公司拒赔,劳动者如何自救?

2021年,某建筑公司员工李某在工地受伤,经鉴定为工伤九级。公司未缴纳工伤保险,且以“未签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支付医疗费和伤残补助。李某自行垫付8万元医疗费,多次协商无果,最终耗时1年通过劳动仲裁获赔12万元。

类似困境屡见不鲜:

单位未缴工伤保险,工伤费用全由劳动者承担;

单位拖延支付工伤待遇,甚至注销公司逃避责任;

劳动者缺乏法律知识,维权成本高、周期长。

法律分析:单位违法成本大幅提高

根据《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及人社部最新答复,单位不缴工伤保险或拒付工伤待遇将面临以下后果: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某工厂未缴工伤保险,员工工伤后拒赔,法院判决单位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等23万元,并处欠缴金额2倍罚款。

案例2:某公司伪造材料拒付工伤待遇,负责人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解决方案:劳动者3步争取权益1. 工伤认定与证据固定

立即行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由单位申报工伤,单位不申报则劳动者1年内自行申报;

关键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证明劳动关系);

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书;

与单位协商记录(聊天记录、录音等)。

2. 多渠道追偿,降低维权成本

优先协商:书面要求单位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行政投诉:向当地社保局或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处理时限:60个工作日);

法律途径:

劳动仲裁(时效:1年);

仲裁或诉讼后申请强制执行。

3. 刑事追责:单位拒付的“兜底手段”

若单位存在以下情形,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恶意转移财产:如注销公司、抽逃资金;

伪造材料:虚构劳动关系或工伤事实;

拒不执行判决:法院裁定后仍不支付。

关联问题简答

Q1: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A:可用工资流水、工牌、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辅助证明,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Q2:单位倒闭了,工伤待遇谁来付?

A:若单位未注销,通过清算程序追偿;若已注销,可追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连带责任。

法律是劳动者强硬“后台”

及时行动:工伤认定切勿超期;

保存证据:书面材料、沟通记录缺一不可;

善用刑事手段:对恶意拒付单位“零容忍”。

0 阅读:7
赵律师在南昌

赵律师在南昌

南昌执业律师,专注民商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