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某科技公司员工小李在茶水间发现同事未拆封的工资条,出于好奇拆开查看。公司以“侵犯隐私、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小李认为处罚过重,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法院最终驳回诉求,认定公司解除合法。此类纠纷近年频发——**“查看同事工资算不算严重违纪?”
“企业能否因此开除员工?”成为职场争议焦点。本文将结合真实案例分析。
法律分析:3大认定要件决定是否合法解除(附对比表)核心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可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认定规则:
密封载体(如信封、密封袋)强化隐私属性
工资数额反映个人财产状况,属敏感信息
企业规章制度需明确定义“薪酬保密”
关键点2:行为是否具有主观恶意❗ 司法审查重点:
是否主动获取(如拆封、窃取)
是否传播扩散(如拍照转发)
是否用于不当目的(如攀比、要挟)
合规要素清单:
✅ 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 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 已向劳动者公示告知
✅ 处罚条款与违纪程度相匹配
解决方案:员工与企业必知的4步自保指南员工注意事项避雷指南:
不拆封他人文件(包括未领取的工资单)
不私下打听、讨论同事薪酬
发现薪酬数据泄露立即报告HR
遭遇薪酬歧视时通过工会渠道反映
企业合规建议制度优化步骤:
在《员工手册》中明确“薪酬保密”条款
分类定义违规等级(如查看/传播/篡改)
薪酬文件标注“机密”并采用密封袋
定期开展合规培训并留存签到记录
争议应对流程⚖️ 证据收集清单:
监控录像(需连续完整)
纸质工资单签收记录
违纪谈话录音/书面确认
其他员工证人证言
维权救济途径员工可采取的行动:
申请劳动仲裁确认解除违法
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2N)
举报企业薪酬歧视(如存在同工不同酬)
延伸问题解答问:工资单放在办公桌被同事看到,算泄露隐私吗?
答:分两种情况:
问:HR能否拒绝提供本人工资明细?
答:员工享有知情权!
可要求企业书面说明薪酬构成
若拒不出具,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企业需在15个工作日内提供明细
实务工具包1.企业制度模板(节选)
第二章 保密义务
第X条 员工薪酬信息属于机密信息,禁止以下行为:
(1)私自查阅、复制他人薪酬资料
(2)通过任何方式打听他人薪酬
(3)向第三方披露本人或他人薪酬
违者视为严重违纪,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争议应对流程图
收集证据 → 与企业协商 → 申请劳动仲裁 → 法院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