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别人家的孩子”?吴一钶来解答!

吴一钶育儿 2025-01-18 10:33:10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孩子突然对你说,“妈妈,我长大要当XX的师傅!”

你一听,心里还挺美,结果孩子接着说,“因为XX特别厉害,解题比火箭还快,我都要拜他为师了!”

这时候,你是不是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想着“怎么自家的孩子总崇拜别人家的孩子呢?”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家长你身边屡见不鲜。康康妈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康康突然有一天兴奋地告诉她:“妈妈,你知道我长大要当谁的师傅吗?”

妈妈还以为康康要说什么大话,结果康康接着说:“家长你班有个‘智多星’,我特崇拜他了,所以我长大要收他为徒!”

妈妈一听,心里五味杂陈,心想:“我这当妈的,怎么还不如一个同学有吸引力呢?”

康康妈不解地问:“你为啥崇拜他呢?他难道比妈妈我还厉害?”

康康得意洋洋地说:“那当然了,他脑子特别聪明,解题飞快,那速度,比火箭还快,我都比不上他尾气呢!”说着,还夸张地比划起来。

妈妈哭笑不得,心想:“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容易被别人吸引呢?”

其实,康康的这种心理,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

他们总是容易崇拜那些在某方面比自己强的孩子,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父母都不如这些“偶像”厉害。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孩子天生就有一种向上的心理,他们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

而当他们发现身边有比自己更优*秀的孩子时,这种向上的心理就会驱使他们去崇拜、去模仿,甚至想要超越。

就像康康一样,他崇拜“智多星”,是因为“智多星”在解题方面比他强,这种强大让他感到佩服,也让他产生了想要成为像“智多星”一样的人的愿望。

这种愿望,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可以激励孩子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然而,有时候,这种崇拜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比如,他们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或者因为过于崇拜别人而失去了自我。

这就像康康妈妈担心的那样,她怕康康因为过于崇拜“智多星”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也怕康康因为觉得自己不如“智多星”而失去自信。

那么,作为家长,

家长你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崇拜心理呢?

首先,家长你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不要过于担忧或指责。家长你要肯定孩子的这种向上的心理,鼓励他们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同时,家长你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盲目崇拜别人,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就像康康妈妈可以这样做:“康康,妈妈知道你崇拜‘智多星’,因为他很聪明,解题很快。

但是,妈妈也要告诉你,你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你很有爱心,很懂得关心别人。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自己的。

你可以向‘智多星’学习,但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做蕞好的自己。”

另外,家长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比如,

家长你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家长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目标,让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家长你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尝试一些新的事物,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就像康康妈可以和康康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让康康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

同时,妈妈还可以鼓励康康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绘画、音乐等,让康康在其他方面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这样,康康就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也会更加自信和开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神奇的工具——“卡片式提问训练”。

它就像一个智慧的宝库,里面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故事、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道理。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升能力。

比如,有一个故事叫《小狐狸的智慧》,讲的是一只小狐狸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这个故事就可以告诉孩子,智慧并不只是解题快、脑子聪明,更是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

所以,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更加自信、开朗、有智慧,那就赶快使用卡片式提问训练吧!让它成为你孩子的成长伙伴,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蕞后,吴一钶给家长你一个思考:你家孩子有没有崇拜过别人家的孩子呢?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哦!吴一钶非常期待哟!

【PS1】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和内驱力,点我头像——书信——“圈”,一起探讨更多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

【PS2】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欢迎转发,点我头像——书信——“专注”,得《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

     

0 阅读:29
吴一钶育儿

吴一钶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