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头颅,被番僧制作成酒具,元朝支持,朱元璋的做法令人解气
世人皆知南宋灭亡后宫殿被焚,陵寝被毁,却鲜有人知道,在这场浩劫中,竟有一位番僧将宋理宗的头颅制成了酒器!更令人愤慨的是,此事不但得到元廷默许,这件令人发指的"酒器"甚至被珍藏于宫中。
这位番僧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为何敢如此大胆亵渎宋室陵寝?而这背后,又牵扯出了怎样的历史隐情?待我为诸位道来。
一、宋蒙联盟的悲剧
嘉定四年(1211年)深秋,金国太子完颜守绪在上京会见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自称来自远方,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蒙古大军即将南下,金国若不早做准备,恐有大祸!"
太子闻言大笑:"区区蒙古,不过是塞外游牧之民,何足为惧?"便将此人轻慢打发。谁知三月后,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金国战事连连失利,这才知那人所言非虚。
四十余年后,历史仿佛重演。宋理宗赵昀正在临安宫中举办诗会,忽有大臣入内禀报:"蒙古使者求见!"
使者传达了蒙古可汗的意思:愿与南宋结盟共灭金国。大殿内群臣议论纷纷,宰相史弥远当即表态:"金虽与我为敌,但终是外患。若助蒙古灭金,无异于养虎贻患!"
可宋理宗却不以为然。他站在御案前,指着墙上悬挂的靖康之难图像说道:"诸位可还记得,当年金人是如何对待我宋室宗亲的?今日有此良机,岂能放过?"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挺身而出,此人正是太学士魏了翁。他抱着竹简,声泪俱下:"陛下,金若灭亡,蒙古必将目光转向南宋。今日之盟,实为与虎谋皮啊!"
然而宋理宗已下定决心。淳祐元年(1241年),南宋与蒙古签订联盟协议,约定共同出兵攻金,并允许蒙古军队借道南宋领土。
消息传出,临安城内一片哗然。街头巷尾,茶肆酒楼,处处都在议论此事。有商人叹道:"金虽可恨,但如今与我宋已是唇亡齿寒之势。金若覆灭,我宋又将如何自处?"
果然不出众臣所料。开庆元年(1234年),金国灭亡仅仅七年之后,蒙古大军便挥师南下,直指南宋。当年签订联盟时的那些许诺,转眼成了一纸空文。
宋理宗这才惊觉上当,连忙下诏兴修城防,加强边境守备。可为时已晚,蒙古军队已然熟悉南宋地形,甚至还得到了不少归顺金军将领的帮助。这些将领不但了解南宋军事部署,更深谙南方水战之法。
咸淳三年(1267年),忽必烈亲自督军南下。这位成吉思汗的孙子,比他的祖父更懂得以柔克刚之道。他不但笼络了大批南宋将领,更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南宋朝廷内部。宋理宗此时虽已驾崩,但他种下的恶果却要由后人来承担。
二、番僧杨琏其人
至元十四年(1277年)初春,大都城外一座破旧的寺院里来了一位异乡僧人。此人面容黝黑,衣着朴素,自称来自西域,名唤杨琏。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番僧,日后竟成了江南佛教界的一方霸主。
一日,杨琏在寺中遇到了元廷宰相阿合马。阿合马见这番僧谈吐不凡,精通汉语,便将他引荐给了忽必烈。殿前对答时,杨琏不仅能用汉语对答如流,还能用蒙古语和波斯语与忽必烈交谈,这让忽必烈十分惊喜。
忽必烈问道:"听闻你在西域游历多年,可知江南佛寺之事?"杨琏答道:"江南佛寺富可敌国,僧众数以十万计,皆受南宋余毒影响。若不加以整治,恐成后患。"
这番话正中忽必烈下怀。不久后,杨琏就被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统管江南地区所有佛教事务。这个职位在元朝建立之初还从未有过,可见忽必烈对他的器重。
杨琏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江南各大寺院。他带着元廷发给他的令箭,带领一队士兵走遍了江南各地。但凡发现寺院中供奉的佛像带有南宋特色,就命人尽数拆除,换成西域风格的佛像。
杭州灵隐寺方丈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在日记中写道:"杨琏所到之处,寺院不得不从。有不从者,便以通敌罪论处。短短数月,江南佛寺面貌大变,令人不忍卒睹。"
更令人不满的是,杨琏还在各大寺院安插自己的亲信。这些人不通佛法,却手握大权。原本的高僧大德被赶到偏僻的小庙,有的甚至被迫还俗。江南佛教界一时间怨声载道。
有寺僧写信给朝廷弹劾杨琏:"此人虽为释教都总统,却行霸道之事。强令更换佛像不说,还私吞寺产,欺压僧众。望朝廷明察。"
然而这些弹劾信件都石沉大海。原来杨琏早已在朝中布局,任何不利于他的消息都无法传到忽必烈耳中。他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权势越发熏天。
至元十六年(1279年)冬,杨琏的野心更大了。他盯上了江南六陵中的宝物,尤其是宋理宗的陵寝。这一年的腊月,他带着一队精锐士兵,趁着夜色来到了宋理宗的陵墓前。在场的人都不会想到,一场惊天的陵寝之祸即将上演。
人们原本以为,杨琏只是个依仗朝廷势力横行的番僧。但谁也没想到,他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个来自西域的和尚,究竟还要在江南掀起怎样的风波?
三、六陵浩劫始末
至元十六年腊月的那个夜晚,杨琏带着一队士兵来到宋理宗陵寝前时,老看守杜二正在门口打盹。突然听到马蹄声响,杜二一个激灵站起来,只见火把的光亮中,一队人马朝陵寝疾驰而来。
"奉旨查验陵寝!"杨琏手持令箭,身后的士兵已经开始撬动墓门。杜二颤抖着说:"这可是先帝陵寝,岂能随意进入?"话音未落,就被士兵推到一旁。
第二天一早,杭州城里就传开了: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带人挖掘了宋理宗陵寝!更有目击者称,他们用绳索将宋理宗的棺椁拖了出来,里面的陪葬品被装满了整整十二车。
这件事在江南一带激起轩然大波。有人连夜写了奏折,递到大都城中:"杨琏以查访南宋余孽为名,实则觊觎陵寝财物。今日敢掘帝陵,他日何事不敢为?"
然而杨琏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随后又带人挖开了宋高宗、宋孝宗等其他五座帝陵。据当时的市井记载,挖掘现场十分残暴,连陪葬的宫女太监都未能幸免,尸骨被扔得遍地都是。
更令人发指的是,杨琏将六位皇帝的遗体从陵寝中拖出,命人在杭州城外修建了一座高塔,取名"镇南塔"。他声称这是为了"镇压南宋余孽",实则是将六位皇帝的遗体压在塔基之下。
但最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杨琏特意将宋理宗的头颅取下,命人放在城门上暴晒三日。三日后,他又召来工匠,将头颅一分为二,制成了两只酒器。
当时有位叫张德温的老秀才,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帝陵何年起,一夕化为尘。暴骨城门外,伤哉天下人。"这首诗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很快就被官府查禁。
杨琏的这一系列行为,在江南百姓中引起极大愤慨。有人暗中记载:"释教都总统杨琏,不修佛法,反行恶事。挖陵掘墓,亵渎先帝,此乃千古罪人!"
六陵被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都城中。面对群臣的弹劾,杨琏上书辩解说:"南宋诸帝皆为乱臣,陵寝奢靡,劳民伤财。臣今日所为,实是为天下除害!"他还将那两只用宋理宗头颅制成的酒器,作为"战利品"献给了朝廷。
这场浩劫持续了整整半年。等杨琏的人马离开时,曾经富丽堂皇的六座帝陵已经面目全非。无数珍贵的文物、金银珠宝不知去向,只剩下满地的瓦砾和破碎的棺椁。六位皇帝的遗体被压在镇南塔下,而宋理宗的头颅,则在大都城中落得个成为酒器的下场。
四、忽必烈的态度转变
至元十七年(1280年)春,一份密折送到了忽必烈的案前。这份密折的内容令他震惊不已:"杨琏于江南六陵所获珍宝,不下万件,皆为稀世之物。今藏于其私宅地窖之中,并未如实上报朝廷。"
这份密折的提供者是杨琏的一位亲信手下。此人名叫王德,原是杭州一座寺院的主持。因不满杨琏的所作所为,暗中记录了杨琏掘墓时的所得。
第二天早朝,忽必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份密折公开。大殿上一片哗然,有大臣立即提议:"此獠罪大恶极,应立即派人搜查其府邸!"
当天下午,禁军就包围了杨琏在大都的府邸。搜查进行了整整三天三夜,从地窖里搬出的珍宝装满了二十多辆大车。其中不乏南宋皇室的御用之物,还有大量来自江南六陵的陪葬品。
更令人愤怒的是,在杨琏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详细的账册。账册上记载着他将部分陵墓中的珍宝,暗中卖给了西域的商人,换取了大量金银。
忽必烈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杨琏所得珍宝,尽数充公。其职务即刻革除,永不录用!"但对于那两只用宋理宗头颅制成的酒器,忽必烈却下令继续留在宫中收藏。
杨琏被革职的消息传到江南后,当地百姓纷纷击掌称快。有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城门上:"欺君盗墓,果报不爽;辱尸掘陵,天理难容。"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杨琏会受到严惩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杨琏竟然安然无恙地离开了大都,返回西域去了。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两只令人发指的"酒器"不但没有被销毁,反而被忽必烈命人精心保管。
有御史上书询问此事,忽必烈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此物留存,正可昭示天下,南宋之亡,乃其君主之过也。"
这番话很快在民间传开。有老儒生感叹道:"一代帝王,竟落得如此下场。这哪里是在惩治杨琏,分明是在震慑天下臣民啊!"
就这样,杨琏虽然失去了官职和财富,但他制造的这件"酒器"却在元宫中保存了下来。每当外邦使者来访,元廷官员总会特意将这件器物拿出来展示,以彰显大元帝国的威严。这个令人不齿的"战利品",成了元朝炫耀武功的资本。
五、朱元璋的历史正义
洪武元年(1368年)冬,朱元璋在应天府的宫中召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名叫顾德麟,是元朝的一位老史官。这一天,他带来了一件震惊朝野的物件。
"此物便是当年杨琏献给忽必烈的那只'酒器'?"朱元璋盯着面前这个做工精致的器皿,声音有些发颤。顾德麟点头道:"正是。老朽在元宫任职四十余载,亲眼见证了此物的来历。"
原来,这位老史官在元朝覆灭前,偷偷将这件"酒器"藏了起来。他说:"此物事关重大,应由新朝天子定夺。"
朱元璋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此事。有人建议将这件"酒器"销毁,以除旧魔。也有人提议将它公开展示,让世人知道元朝的暴虐。
这时,一位年迈的礼部官员站了出来:"陛下,此物乃先帝遗骸,理应入土为安。依礼制,当将其重新安放回江南六陵。"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拍案而起:"忽必烈纵容杨琏犯下如此大错,今日朕若不纠正此事,何以面对天下百姓?"
当即,朱元璋下了三道圣旨:其一,命工部派能工巧匠,修复江南六陵;其二,将宋理宗头颅请回故土,重新安放;其三,在六陵立碑,载明此事始末,以昭后世。
洪武二年春,一场隆重的仪式在江南六陵举行。朱元璋派出太常寺卿亲自主持,按照宋朝旧制,重新安葬了宋理宗的遗骸。现场集聚了数万百姓,有老人跪地痛哭,说:"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仪式结束后,朱元璋又下令在杭州城内修建了一座祠堂,专门供奉宋朝先帝。每逢清明节,都有官员前来祭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
当时有位文人写了一首诗:"百年国恨今朝雪,万里江山旧主归。不是新朝存敬意,谁怜亡国帝王悲?"这首诗在民间广为传诵,被视为这段历史的最好注脚。
朱元璋的这番作为,不仅是对一位先帝的尊重,更是对整个汉家天下的一种宣示。他要告诉所有人:礼仪之邦的传统,又回来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亵渎江南六陵。那座镇南塔也被拆除,塔基下压着的帝王遗骸都被妥善安葬。至于杨琏的下落,史书上再无记载,但他的恶行却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