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UFO惊现北宋应天府,人心惶惶,结果被此人轻松搞定

颜威说历史 2018-09-20 16:05:36

我们都知道,古代最荣耀的事情,莫过于成为状元郎,在古代,无论是有钱人,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没钱的,都想成为状元郎。不仅是成为状元郎,甚至还要成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才是超级学霸。这才是最牛的。

“三元及第”就是乡试、会试、殿试,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因此又叫“三魁天下儒”。

在中国1300年科举史中,能连中三元者凤毛麟角,仅17位,平均百年才出一人,因此前程无量,正所谓“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不过连中三元而又官至宰相者,更是寥寥无几。不过王曾就是这样一个旷世奇才。

王曾家世原本显赫,他是唐末时期“开闽王”王审知之弟王审圭的后裔。可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了,不仅如此,他8岁而孤,父母双亡,加到更加中落了,所以他是由叔父王宗元抚养长大的。

至于他名字的来历,也很传奇。据说,他在出生之前,他的父亲王兼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孔子抚其背,说:“你崇拜儒教,诚心已久但你已年老,无甚作为,你既然敬书如此,我就遣曾参做你的儿子吧。”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所以,王兼就给新生的儿子起名王曾。

而少年的王曾,长得剑目星朗,面色如玉,更难得的是王曾举止进退有礼,沉默寡言,为人敦厚,而且他读书刻苦认真,文章写得很好,远近闻名。

公元1003年,咸平六年,王曾在相继夺得州试、省试榜首后,又参加殿试。他的省试答卷名《有教无类赋》,殿试答卷是《有物混成赋》两篇文章文采飞扬,寓意深刻,被世人广为传抄阅读。

这样的人才,自然成为宋朝榜下捉婿的对象。

《武林旧事》中记载,每到放榜那天,京城的达官贵人和富商豪门就会倾巢出动,守候在新科进士走出皇宫的路上,从那些穿绿衣服的新贵们当中挑女婿。有些位高权重或者财大气粗的,甚至抓住一个就往家里拖。他们的女儿也坐在车里东张西望,看见中意的便让父亲去抢。这就是宋朝特有的现象。

果然,名臣李沆和吕蒙正为了争招这个女婿闹得不可开交,王曾最后还是选择了做李沆的女婿。原因却非李沆时为宰相,附庸权贵,是因为李沆独具慧眼,而李沆也是名臣,作为状元的王曾怎么能不知?英雄惜英雄,物以类聚。所以,王曾毫不犹豫选择李沆为自己的丈人。

按照宋代的习俗,新任状元郎,朝廷会给予特别的假期。让他们衣锦荣归,光耀乡里。家乡的官员要组织隆重的迎接仪式,举行盛大的鹿鸣宴,还要在其门前立“状元坊”,以示旌表。反正就是我们说的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要让全乡的人都知道自己很厉害,在外面赚了大钱,很风光。

结果王曾看到这个架势,悄悄的下了马,换了一身衣服,乘了一辆驴车,隐姓埋名,从偏门而入。可见王曾的确是个低调的人。

考中状元后的王曾,先是以将作监丞出任济州通判。三年任满,回到都城开封述职。之后在应天府任职,王曾在应天府任职期间,发生了一件怪事。

据《宋史王曾传》上记载,天禧年间,王曾在知应天府时,当地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件,民间传言,每当夜幕降临,就会有一个形状像帽子一样的不明飞行物(也就是传说中UFO),忽明忽灭,忽隐忽现,袭扰百姓,弄得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声称亲眼所见,可是又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此事严重干扰了百姓日常生活,街市上人人自危,一时谣言四起。

王曾在经过冷静观察后,迅速做出妥善部署,他一方面缓解百姓紧张心理,命令夜里打开城门,以安民心;一方面严阵以待,张网缉盗,并广贴告示,对于胆敢散布谣言者立即逮捕法办。

而他自己每日巡城不辍,以稳重安详的姿态告诉阖城百姓,没什么大不了,天塌下来自有我顶着。结果如此周详安置后,再没发现UFO外星人的踪影。那么,此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至今成谜。

不管是不是真的,但通过此事,我们可以发现王曾是一个人才,做工作很认真和负责,而且思维缜密,遇事冷静,善于处理问题,是个做事的能手。

公元1012年,相符五年,王曾奉旨出使契丹,他不卑不亢,维护了朝廷的尊严。契丹善骑射,认为王曾是文弱书生,不会射箭,就想难为他,要与他比试。结果,王曾一箭中的,契丹君臣大为惊奇,十分佩服。

宋真宗皇帝好祥瑞,大搞迎天书、行封禅等,善于投机的人就投其所好,上报许多所谓“天降祥瑞”的无稽之谈。只有王曾却上书,直言有“五害”予以讽谏,全然不顾主子是否乐于接受。

而当时把持朝政的宰相王钦若,迎合宋真宗的大造祥瑞之事,得到信任。他把王曾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极力排斥。不久,抓住王曾买贺皇后房子的事,找茬向皇帝进谗言,罢免王曾的参知政事职位,贬为应天府知府。但宋真宗还是赏识王曾的才干,不久重新起用他,再次入朝拜为参知政事。

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13岁的仁宗即位,刘太后听政,但许多政事听任丁谓的主张。凭借刘皇后的宠信,丁谓结党弄权,飞扬跋扈,又排挤了寇准的铁杆盟友、右宰相李迪,并将朝中大批正直的文武大臣逐贬,从而独揽了大权,引起朝野上下的愤慨。

于是王曾用假象迷惑扳倒丁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丁谓被贬后,“流落贬窜十五年”。

纵观王曾的一生,他政绩卓著,被誉为一代名相。他敢于直谏,于国于民有利的事,大力提倡;不利的事,则力除其害,对皇帝敢当面劝阻。他知人善任,注重选拔人才,曾力荐范仲淹、包拯等人,委以重任。

王曾为人也疾恶如仇,不徇私情,对那些靠讲情、姻亲、裙带关系升迁的人,一旦发现,立即惩治。

而王曾去世前,也发生了一件怪事,他死前一个月,天示异象,一颗大星坠落在他的府第,可能是一块大陨石,也可能是他曾经处置过类似飞碟的UFO事件。而王曾平静的笑笑,”不必慌张,一个月后自见分晓。”果然一月之后,王曾安详辞世。

果然神人。

0 阅读:0
颜威说历史

颜威说历史

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