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烂根黄叶,冬季更严重,农户如何解决?2个方面要注意

嘉慧观察美食 2025-02-21 20:13:56

青菜作为一种耐寒的蔬菜,在冬季时种植时机是比较适合的。

有的农户甚至将青菜种植在大棚内,虽然大棚能起到一定保温的作用,但仍无法保障青菜的健康生长。

部分农户发现大棚内的青菜出现冻害、烂根、香味淡等情况。

这些情况不仅影响青菜的产量,并且还会影响青菜的经济效益。

冬季时,大棚内青菜出现这些问题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影响青菜生长的温度因素。

青菜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较多,主要以杭州、南昌等地区为主。

由于这些地区冬季的气候较为温暖,因此适合大规模种植青菜。

青菜属于凉性植物,一般适宜生长温度为17~20℃之间。

如果温度高于30℃或低于0℃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将青菜种植在大棚内保温是常见且科学合理的做法。

然而大棚内不是密闭空间,其内部的温度湿度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大棚内植物生长影响。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内部环境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大棚种植青菜出现冻害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个是养殖户没有检查天气变化,就进行正常作息,夜间关闭通风窗,导致大棚内部热量堆积过多,夜间急剧降温时,内部空气变为“寒冰”,遭受“寒流”冲击,青菜因适应不良而整体枯萎。

还有一个原因是第二天早上未及时打开通风窗或打开通风窗后未及时覆盖薄膜。

当阳光射入大棚后,阳光中的热量会被薄膜反射回大棚内部,并且由于薄膜隔离性强,不易散失热量,大棚内部会逐渐升温,直到达到一个较高的温度。

然而阳光中的热量有限,如果阳光强烈,大棚内照射过久或太阳升起后没有及时覆盖薄膜,都会导致大棚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如果此时大棚内原本处于刚刚12点的20℃左右,在此时又升高至30℃以上,便有可能会发生烂根现象。

高温刺激植物,不仅容易将植物烫死,也会让植物由于缺水缺氧造成死亡。

因此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对于农户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湿度过高,植物表面吸附水分过多,会减少呼吸作用,从而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者因为形成水珠落入植物体内,而造成植物体内滋生病菌从而烂根;湿度过低也会导致植物缺水脱水而死。

因此合理控制湿度对农户来说至关重要。

在冬季,由于空气中的湿气较少,因此一般不易出现湿气过多的问题。

但如果冬季时下雨了,这时晴天突然到来,不少农户会因为天气晴天而关闭通风窗,从而造成空气流动较少。

此时地面因天气原因还有积水,而空气中又有大量湿气,被封闭在大棚中,此时空气中湿气会逐渐增多,到了一定程度后,会直接导致青菜受害。

湿度过高会导致青菜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沤根,如果气候条件对了,但是由于地上有积水,这时根系处于土壤中的时间过长,缺氧脱水,会沤根腐烂;

二:根腐病,这是由土传病害造成的一种病害,土传病害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

真菌传染,如软腐病、小斑病等;

细菌感染,如根腐病、根尖枯死病等;

病毒感染,如黑斑病等;

这几类病害会导致青菜根系受损,从而影响青菜整体状态;

三:黄叶,这种情况其实也是由于根系感染病害造成的一种现象,因为根系受损后无法再吸收足够的养分,从而使得青菜呈现出黄叶枯萎现象。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有效避免大棚内青菜出现上述现象,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及时覆盖薄膜和打开通风窗,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但是并不适用于每个农户,只能根据地域气候特点进行选择;

一重办法是,根据青菜的适宜生长温度从下雨开始预测天气气候变化,并提前打开通风窗进行降温,在晴天到来前及时覆盖薄膜,这样可以牢牢把握住气候变化对大棚内温度产生影响,并且不会影响内部青菜正常生长;

二是防治病害,由于导致青菜遭受病害产生的不利因素较多,因此防治的方法也比较多样化,一是农户要合理浇水,让土壤和地面保持干燥状态,自然就不会产生积水;

二是进行土壤结构改良,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这样可以避免作物密集和团粒结构形成;

三是使用腐熟程度良好的农家肥,不要使用腌塘猪粪等不腐熟的肥料;

四是清除地表植物残体,有效避免残体滋生霉菌传播;

五是使用健康药剂进行消毒,如70%福美双(处理地栽前) +25%百菌清(发病前期),这些药剂有一定杀伤力,可以有效杀死土传病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