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张学良活捉蒋介石前的合影,注意看两人表情,已貌合神离

史海任我行 2024-12-09 16:15:02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6年10月26日,照片右下手拄拐杖、面露微笑的中年男子是蒋介石,左下表情凝重、坐立不安的便是张学良,后排两位分别是蒋介石的堂侄蒋孝先,以及国民党“八大金刚”之一的钱大钧。

此时张学良正奉命“围剿”陕北一带的红军,由于五年前东北军一枪未放致使东北大片土地沦丧,身为东北军最高统帅的张学良自然难辞其咎。

东北军目前还有数十万兵力,张学良最大的梦想便是率军打回东北,给东北人民一个交代,但是蒋介石早已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因此两人产生了分歧。

为了督促张学良尽快出兵,蒋介石特意从南京飞到了西安,顺便游览了华山。从两人在照片中的表情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和蒋介石貌合神离。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张照片问世后仅仅四十多天,便发生了影响中国近代史走势的“西安事变”。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说起蒋介石这个人,其实他的言行还是比较矛盾的。早年出生于一个盐贩家庭,虽说衣食无忧,但与大富大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蒋介石娶宋美龄为妻后,仕途道路平步青云,最终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人物,行为举止也逐渐变得“优雅”起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一个上流人士。

比如重庆谈判期间,因程潜给毛主席准备了一罐带有家乡特色的辣椒酱,蒋介石得知后,私下评价毛主席的喜好“粗鄙不堪”,不配参加尽是红酒、烛光的晚宴。

然而,蒋介石在媒体包装之下是个“高雅人士”,但行为方式却一股子市侩味道,甚至还略带绿林气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和张学良的那段短暂的友谊。

其实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之前张学良和蒋介石并没有太大交集,甚至就连其父张作霖也对蒋介石没有太深的印象。

早年的两次直奉战争让东北军短暂入主中原,可惜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身亡,东北军从此一蹶不振。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崛起,杀父之仇让张学良难以释怀,为了对抗日本人,张学良只能选择与国民政府合作。

所以,张学良选择东北易帜属于是双向奔赴,蒋介石也名义上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但当时各路军阀心中都有各自的小心思,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蒋介石对于张学良的这一决定也表现得比较冷淡,毕竟东北军依然是姓“张”,不姓“蒋”。

直到1929年,两人的交集逐渐增多,这一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诸多大事。当时国民党内部共有五大派系,分别是蒋介石为首的中央军;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桂系;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阎锡山为首的晋绥军;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

由于1928年底,蒋介石曾提出裁减军队、削减财政开支,此举是想要削减地方军阀的势力,这引起了各路军阀的强烈不满,其中表现的最直接的便是“李白”领导的桂系军阀。

1929年3月至6月,蒋介石取得了蒋桂战争的胜利,但自身也元气大伤,除此之外,蒋介石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用于“围剿”湘赣一带的红军,可谓是分身乏术。

见中央军在疲惫不堪,阎锡山、冯玉祥号召其他各路大小军阀,集结了80万大军,以徐州为中心,兵分七路向中央军发起了进攻,中原大战随之爆发。

于此同时,东北当局与为收回东北铁路的特权,派兵武力接管了中东铁路,并与苏军发生了冲突,史称“中东路事件”。这次事件让东北当局与苏联的关系极度恶化。

面对日本、苏联两个大国的夹击,东北军的处境十分艰难。因此,张学良和蒋介石两个难兄难弟便走到了一起。

当时的东北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兵工厂、铁路、港口等设施完善,矿产、木材、农业资源丰富,虽说与张作霖经营的鼎盛时期有所差距,但张学良依然手握30万重兵。

所以,谁能争取张学良的支持,谁就能获得中原大战的胜利。为此,反蒋联盟与蒋介石用尽浑身解数。

但是,以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慧为代表的奉系元老认为,东北军应该保持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正如张作相所言:“咱们吃高粱米的,哪能斗得起南方人,最好离他们远一点。”

蒋介石别看军事指挥能力不行,拉拢人的能力绝对是有一套。7月,张学良前往了北戴河休养,蒋介石的代表不停拜访,不仅带来了巨额现金,还带来了蒋介石亲自签发的陆海空军副司令委任状。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允诺战后将华北一片土地划分给张学良。蒋介石开出的价码足够丰厚,只要接下这张委任状,张学良在中国的地位将会仅次于蒋介石,试问一个刚刚接过父亲手中军政大权,尚且不能让前朝一众元老臣服的毛头小子,岂能经受住这等诱惑?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公开宣布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并将出兵华北“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张学良的这一决定让蒋介石吃了一个定心丸,中原大战最终也以蒋介石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11月12日,张学良应邀来到了南京,受到了蒋介石极高规格的接待,何应钦、宋子文、朱培德等国民党高官纷纷来到了车站迎接。在宋美龄、宋蔼龄以及宋母倪桂珍的见证下,蒋介石和张学良结拜为盟兄弟。蒋介石还号称要与张学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从此之后,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在中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势力范围除东北地区之外,还涵盖晋、察、冀、热、绥五省,北平、天津、青岛三座主要城市也是由张学良来管辖。

蒋介石的年龄比张学良大14岁,提出与张学良成为“结拜兄弟”也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别看蒋介石经常身披高雅的外衣,但却十分喜欢模仿绿林好看,动不动就与人“拜把子”,包括张学良在内,蒋介石一生共和12个人“拜过把子”,当然大部分都是出于政治目的。

所以,蒋介石喜欢模仿绿林好汉,但却没有江湖人士的义气,所谓的“结义兄弟”不过是自己实现独裁统治的垫脚石。但是,张学良却把蒋介石的话当真了。

接下来的一年里,蒋介石生动的演绎了什么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攘外必先安内”

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暂时稳定住了局势,于是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围剿”中央苏区的红军之上。而日本也加紧在东北部署所谓的“警察机构”从事间谍活动,为之后的侵略活动做准备。

1931年6月,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以失败而告终,半个月之后,蒋介石亲赴南昌,集结了23个师共计30万人对中央苏区展开了第三次“围剿”,并发誓“如果不彻底消灭红军,就不回南京”。

7月份,冯玉祥旧部石友发起了反蒋战争,张学良再次被蒋介石当成了维护统治的工具,他亲率8万东北军入关平定叛乱。虽说此时东北地区依然有20万部队留守,但大多都是二线部队,不仅装备较差,训练也不足。

平定了石友三之后,张学良又遇到了新的问题。由于收编了华北地区20万残余的晋绥军、西北军,东北的财政捉襟见肘。

突然之间张学良手中的兵力扩充了20万,这绝非是好事,如果军饷充足,这20万人会心甘情愿的拥护自己在华北的地位,反之这20万人也将成为自己未来的敌人。

然而,张学良帮蒋介石把事办完了,南京国民政府允诺的军饷、装备却迟迟未到,张学良只能留在关内,自行筹措军饷。

9月15日,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仅剩三天,国民党在进攻苏区时遭遇惨败,17个团被歼灭,1.8万人被俘。张学良已经意识到了日军在东北有些异动,他也多次向蒋介石说明了这些情况。

但蒋介石大概是因为进攻苏区失利后恼羞成怒,仅用“攘外必先安内”六个字打发了张学良。蒋介石的态度让张学良的心中瞬间没了根,三天之后,柳条湖的爆炸声响起,面对两万日军,张学良犹豫了。

晚年在夏威夷接受采访时,张学良也亲口承认,“不抵抗”的命令的确是自己下达的,而非蒋介石。但通过当时的局势来看,张学良如果命令东北军奋力反击,他大概率将会以一己之力对抗日本整个国家。

当自己手里有兵时,蒋介石与自己称兄道弟,当自己手上没兵时,他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不错了,看看广西“李白”的结局就明白了。所以,在面对如此突然的情况时,张学良对日军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致使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面对东北的沦陷,蒋介石态度冷淡,但在“围剿”红军这件事上,却积极的像打了鸡血。从1931年11月到1933年6月,蒋介石先后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第三次、第五次“围剿”,对中央苏区进行了第四次、第五次“围剿”。

这一期间,日本在1932年挑起了“一二八淞沪战役”,1933年又挑起了长城战役,但是蒋介石对此无动于衷,先后与日方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和《塘沽协定》。

一枪未放丢了东北,张学良应负直接责任,蒋介石应负间接责任。但广大百姓不会去思考张学良“不抵抗”的深层次原因,于是张学良为千夫所指,被指责为“无能将军”。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前日本在东北共有70万部队,但这是盘踞于此十多年的结果,即便日军在“九一八事变”这场赌局中小胜一筹,但依然难以掩盖其在东北势力的羸弱。假如有蒋介石的鼎力支持,张学良完全有能力率兵杀回东北,打一场正名之战。

但是,蒋介石依然对东北的归属态度冷淡。1935年10月,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蒋介石立即成立了西北“剿总”,自任总司令,并召集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前往陕西协助自己,张学良虽挂副司令之衔,但手中却没有任何实权。

果然,在蒋介石的远程操控下,东北军入陕仅一个月就遭遇了劳山战役、直罗镇战役两场惨败,三个师被全歼。蒋介石非但没有给张学良补充一兵一卒,还撤销了其中两个师的番号,其本意就是想趁机削弱东北军的势力。

回想过去的五年里,张学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统治肝脑涂地,没有功劳也该有苦劳。如今父辈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落入了日本人之手,蒋介石非但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还玩起了趁火打劫。什么“结拜兄弟”?蒋介石之阴毒不亚于敌人。一想到这,张学良便无比寒心。

由于东北军“剿匪”不利,蒋介石还亲赴西安,敦促张学良果断出击。空闲之余,张学良陪同蒋介石游览了华山,于是开头那张照片便问世。

从表情上看,两人已经貌合神离。之后发生的事,想必大家就都比较熟悉了。

结语

蒋介石虽说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指挥者,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但他的确是一名典型的政客,他穷尽一生都在演绎政客骨子里的反复无常与阴险狡诈。

1945年8月,东北人民终于看到了击败侵略者的曙光,然而这并非蒋介石之功。在雅尔塔会议上,蒋介石以外蒙古独立为代价,换取了苏联出兵东北,此举可谓是引虎驱狼。

苏军虽说帮助东北人民击溃了关东军,但对于东北资源的掠夺与日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5月26日,最后一支苏联军队才撤离东北,东北才算彻底没有外国军队。

0 阅读:98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