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年老之后,会像人类那样被子女照顾吗?

宇宙时空 2024-10-20 17:03:40

大部分物种的后代并不会和双亲共度余生,因此谈及后代照料年迈父母的亲情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

例如猛禽金雕的幼鸟,一旦成年便会遭到驱逐,这在动物世界中是普遍规律。

为何幼鸟与父母不共处?

资源稀缺是关键,一旦后代成熟并具备自立能力,它们将不得不离巢,或被亲鸟赶走,亲鸟随后也会远走高飞。留下后代独立对抗大自然的挑战,若他们长久相依为命,结果往往是一并饿死。

拿灵长类为例,长臂猿伴侣通常单独生活,不与其他群体混居。一旦小长臂猿进入亚成年期,便会被驱离,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配偶和生存之地,形成新的家庭。这种繁衍模式确保了长臂猿的种族延续,其中并无太多深沉的亲情可言。

非洲的群居动物杂色狼亦是如此,成年雌狼会离群建立自己的家族。若女儿与母亲的领地相接,甚至会发生女儿侵犯母亲领地,将母亲赶走的残酷场面。

BBC的纪录片《王朝》就记录了这一幕,尽管观众在弹幕中斥责了逆女的行为,但大自然的法则往往残酷无情。各种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策略,这其中很多与人类的伦理和道德相悖。

当然,也有些动物群体中,父母与子女能长期共存。

例如狒狒和黑猩猩,它们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群体中,一般有一方的子女会留在群体中,另一方在成年或亚成年时离开或被驱逐,根据是雄性还是雌性被赶走,动物学家将这些社会分别定义为父系或母系社会。人类便是父系社会的典型,女儿出嫁,儿子留在家中。反之则是母系社会。

这种模式主要避免近亲繁殖。至于父系或母系社会的形成,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无论是雄性或雌性被赶走,都能有效防止近亲婚配。

在母系社会,为避免父女乱伦,雄性动物往往仅在群体中待几年就被赶走。而父系社会中,为了防止母子乱伦,雌性动物会频繁更换群体。无论父系或母系社会,都可能存在长久的父子或母女关系。

例如大象群体中,雄象成年后便被逐出,除了交配期,群体中不见成年雄象,交配结束后,雄象也会离群。但象群中不存在长久的父母子女关系。

阿拉伯狒狒,即埃及狒狒,是典型的父系一夫多妻制社会,雄性儿子成年后与父亲同居,形成与人类家族相似的群体。

这些群体中,或许存在类似人类的父爱或母爱的感情,但动物们受限于能力,通常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因为年老的父亲常被儿子篡位。这与人类王朝间的争斗十分相似。在阿拉伯狒狒群体中,很少有老父亲能安享晚年,哪怕子孙满堂。

而在这些群体中,子女会赡养年老的父母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在这类群体中,年老的父母往往会孤独离去,独自迎接死亡。例如年老的雌狮或受伤的雌狮,可能将幼子托付给妹妹照顾,自己寻觅安宁之地。大象群体中也流传着类似的传说,年老的母象在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时,会告别群体,寻找传说中的象冢。当然,传说只是传说,但年老的大象会离群独自迎接死亡却是事实。

为何自然界会如此残酷?

因为在食物链顶端的狮群,甚至是形成了复杂社会结构的动物群体,都很难照顾到自己年迈的亲属,大自然的法则残酷无比,任何不合时宜的情感都可能导致整个群体的覆灭。但对于这类动物,可以确定的是群体内的等级制度,年长者往往在丧失生存能力前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与人类社会中的辈分等级有几分相似。

总的来说,大多数动物并未享有衰老的特权。动物园中的动物平均寿命通常比野外的同类要长,而野外的动物多数在衰老之前便已命丧他手。衰老在自然界并不是常态。

2016年的一项研究证实,多数在动物园中的哺乳动物预期寿命都比野外同类要长。对于圈养的食肉动物,其寿命通常都比野外的长,这种效应在寿命短、死亡率高的物种中尤为显著。生活在动物园的寿命较长、死亡率较低的物种,其寿命和死亡率受动物园环境的影响较小。

生活在动物园中的约84%的哺乳动物,其寿命都比野外的长,对于那些生命周期短、死亡率高的物种,这种优势更加明显。毕竟在动物园中,它们能得到保护,远离食肉动物的威胁、食物竞争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动物园的生活就一定比野外生活要好,特别是对于群居动物而言。

总之,在自然界中能有资格享受衰老的动物寥寥无几,其中雌性大象可能是最突出的例子。而大多数动物,不论是群居还是独居,在衰老之前就已被捕食者或恶劣的自然环境所淘汰。

此外,大多数动物并不具备照顾衰老父母的能力,反之父母亦无法照顾过于衰弱的子女。无论是幼年还是衰老的动物,生存最终都得靠自己。父母的照顾毕竟有限,他们并没有人类那样的科技手段,可以挽救本无法在自然界生存的孩子。这样的奇迹完全依赖于人类的技术进步,而非仅仅是伦理。

0 阅读:28

宇宙时空

简介:热衷于宇宙时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