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功,神奇精妙,在防身自卫、守土抗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是,若想成就一身精湛的武艺,却绝非易事,而是要通过勤学苦修,千锤百炼,常年磨砺,逐渐提高。每一位功夫大家,武技高手,都要经过这一过程,才能取得非凡成就,就如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宗师马凤图。
马凤图,字健翔,回族,一八八八年出生于河北沧县杨石桥一武术世家。他从小就随爷爷马捷元、爸爸马化堂习练劈挂拳、摔跤等技艺,还随舅父吴懋堂学习青龙拳,而且师从孟村“春爷”吴世柯习练八极拳技与大枪,同时拜“神枪”张景星为师,苦修内功。
一八九九年,年仅十二岁的马凤图拜到盐山“燕南三侠”之一的黄林彪门下,学得通背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及六合枪法、双手刀、七十三剑等武技。
一九零九年,马凤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因为他精通武功,被吸收为铁血团成员,经常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成为骨干。为抗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马凤图奉同盟会之命,与李存义、叶云表、李瑞东、李书文等功夫名家创立了中华武士会,并任副会长兼总教习。为培养中华尚武精神,大规模普及、发展中国武术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九一二年,为交流武功,马凤图远赴东北,以武会友。在奉天,结识了胡奉三、郝鸣九、杨俊峰等“奉天三老”及螳螂拳名家程东阁。大家相互敬仰,万分钦佩对方的武功,于是结为挚友并交换武技。
马凤图向胡奉三学得戳脚的文趟子,向郝鸣九、杨俊峰学得翻子拳、戳脚的武趟子,兼从程东阁学得螳螂九手。他也无私地把自己的劈挂、八极、六合大枪以及通背剑法赠授对方。
一九二三年,马凤图率二弟、三弟及长子投奔冯玉祥。第二年创办新武术研究会,并任白刃战术教研室主任,主编了《白刃战术教程》,融合劈挂拳和八极拳的特点,创出了刚猛实用的“破锋八刀”和寓枪于棍的"风磨棍"棍法。极大地提高了西北军的战斗力。
一九二九年还在张掖县建立国术馆,三三年后,又先后创办了甘肃省国术馆和青海省国术馆,传播传统功夫。
一九三八年,马凤图在孙连仲部军官教导团任教官,在台儿庄大战中,他指挥果断,拼杀勇敢,受到孙连仲嘉奖,获赠缴获的日本战刀一把。
日本投降后,马凤图又任西北师院体育系兼职副教授,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创编了“太淑拳 ”。此后,经他数十年的研究实践,以“通背劲”为核心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拳法,以及奇枪,风磨棍,劈挂刀,剃袍剑等武艺,在西北诸省广泛地流行开来。
(分享侠义豪客 关注红色武林 下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