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均创造了多项高产奇迹。自解决温饱问题后,我国通过技术改良、品种培育,不断推动粮食增产,总产量现超6.8亿吨,做到了口粮的绝对安全。
在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同时,我国也不忘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端牢饭碗。在南非地区,津巴布韦是接受我国农业技术援助最典型的国家之一,该国农业的崛起体现了中国的国际担当,也揭示了中国农技的“高产密码”。
津巴布韦:曾是“南部非洲粮仓”,为何还会缺粮?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津巴布韦”因其货币贬值而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但现实中的津巴布韦资质并不差,自然气候和耕地资源都是农业国家中的“高端配置”。
津巴布韦地形图
先看气候:虽说该国地处热带,但整体位于中南非高原,平均海拔较高,达1000余米,因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2℃。在津巴布韦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5mm,和北京的雨量大致相当(644mm)。
再看耕地:津巴布韦的耕地条件比我国还要优越,该国耕地面积高达3328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85%,土地类型以灰棕色或淡红色砂质土为主,土质肥沃,适合种植玉米、高粱、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等多种农作物。
正如该国国歌《神圣的津巴布地》中描述的那样:“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地,我们的劳动会养活我们自己。”
依靠得天独厚的禀赋,全国70%以上的人口都是农业生产者,劳动力资源充足,可以说,津巴布韦在农业上几乎占全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在历史上,津巴布韦曾是世界公认的粮食富裕国家,不少作物的产量都位居非洲国家前列,不仅能保证自给自足,还有多余的粮食出口到周边国家。因此,“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绝非徒有其名。
但津巴布韦没能维持这一盛誉,一场粮食危机伴随着农业衰落初现端倪。从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推行“快速土改”政策,要求境内的旧殖民者让出多余的农场土地,当地的黑人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农用耕地。同样被改变的,还有津巴布原有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约占的农业产值70%的大型农场和种植园被迫解体,农业生产秩序被打乱。新分到土地的农民则因为计划性不强,管理水平不高,致使农业生产严重受挫,结果就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单产严重下滑。
除了政策原因,不稳定的气候因素进一步推波助澜,使津巴布韦的农业处境雪上加霜。根据降雨量分布图,津巴布韦的降雨存在季节性、区域性不均衡的问题,例如:东部山区的年降雨量高达1400mm,林波河河谷地区只有不到400mm。
其次,降雨和农作物的需水规律并不同步,农作物只靠天然降雨无法解决生育期的用水问题,这会直接造成粮食产量的波动。以玉米为例,正常年份,当地每公顷玉米的平均产量可达2.2吨,但干旱年份只有0.27吨,产量相差近10倍,严重影响粮食的稳定供应。
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津巴布韦种粮,重振南非粮仓受生产水平和降雨分布的双重限制,在过去的20余年,津巴布韦已出现多次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困难时期不得不申请粮食援助以度过危机。在2007~2009年,该国接受援助的粮食分别达到了78.9万吨、101.3万吨,各占国内粮食需求量的37.93%和48.13%,足以反映出该国粮食自给的惨淡境况。
在众多伸出援手的国家中,我国的援助形式最为特殊,多以农业技术援助为主,旨在帮助当地农民切实改进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在津巴布韦,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首推玉米,但当地农民普遍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管理方法粗放落后。根据我国专家在津巴布韦的考察,当地的玉米栽培技术盲目依赖个人经验,玉米种植的株距、行距一般用脚丈量,栽培密度过低,平均每公顷只种30000株(亩均200株)左右。
玉米播种后几乎没有田间管理措施,施肥、灌溉等影响产量的生产要素无人问津,生产上也没有轮作、养地、套种等概念,农户坚持常年连作,土地利用不合理。所谓连作,就是连续多年在同一土地上种植单一作物,这不仅会加快土地贫瘠,还会埋下病害隐患,导致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更严重的是,当地新开垦的土地一般只耕种4~6年,随后抛耕撂荒,开垦新的土地,如此反复,陷入恶性循环。
长期来看,这种过时、低效的耕作方式必将影响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时,中国专家带来的“新技术”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对津巴布韦的玉米产业深度调研后,我国农技专家提出了先进的膜下滴灌技术,该技术最早发源于新疆石河子地区,特别适合像津巴布韦这样局部水源短缺的国家。
膜下滴灌技术有三大优点,一是节约水肥:节水方面,该技术利用毛管将水滴到作物根部土壤,水分蒸发少,相比于漫灌可节水60%以上;节肥方面,则是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直接施肥,促进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可由30%~40%提升到50%~60%,同时减少施肥量20%以上。
第二个优点是增温和保墒。应用实例表明,膜下滴灌技术可使20cm的土温在裸地基础上提升1~3℃,玉米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增加了150~300℃,相当于延长了7-10天的生育期,这对于后期增产尤为重要。同时,覆膜有效减少了蒸发,起到了保墒的效果。
第三个优点是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膜下滴灌技术改善了水肥和温度条件,在该模式下,玉米成熟度好,含水量低,容重高,品质明显改善;保苗率能达到每公顷6.5万株,比传统种植密度提高一倍。
若采用与膜下滴灌配套的栽培技术,即“一模一管大垄双行”技术,增产效益还能进一步更高。该模式下,滴灌带间距为130cm,种植密度能达到6.5~7.2万株/公顷,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调整滴灌带间距至100cm,则密度可以增加到8.3万株/公顷。百粒重按40g,穗粒数按500粒计算,相当于增产2000公斤/公顷以上,生产水平可达非洲国家前列。
中国农业技术改变世界帮助津巴布韦提高玉米产量,只是中国对非洲技术援助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中国的农业技术正在深刻影响非洲,改变世界。
为帮非洲国家提高稻米产量,我国派出农业专家组开展试验示范,培训当地技术人才,在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埃及,几内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布隆迪等多国传授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经验证,杂交稻比当地常规稻品种普遍增产2吨/公顷以上,增产幅度超过20%。
为改善非洲木薯产量低下的情况,我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开展研究,提出了“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在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刚果(布)等木薯主产国推广改良品种,实施木薯宜地化育种、良种替代、采后减损等共计5大工程,还帮助非洲建立木薯高产基地,提高单产水平。根据该计划,非洲良种木薯示范推广50万公顷以上,平均单产提高1倍。
为帮助非洲农民脱贫致富,我国坚持30年开展中非菌草合作,国内首创的菌草技术实现了“以草代木”,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必砍伐树木的难题。该技术在南非、肯尼亚、卢旺达、尼日利亚等多国落地,完成培训学员7000余人,当地农民只需在10平方米的土地中即可年产新鲜菌草菇1.2吨,极大改善了生活状态。
中国利用农业技术改变世界的例子还有很多,技术援助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非洲国家的农业崛起,“非洲粮仓”才可能重现辉煌,中国的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