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被杀后,获得三个谥号,除了隋炀帝还有两个!

情怀历史如风 2025-01-14 14:29:07

谥号,是古人去世后,后人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评定一个带有褒贬意味的称号,也就是盖棺定论。因此,谥号有褒有贬,比如大家熟悉的“文”、“武”、“忠”等谥号,就表达了赞扬的意思。反之,“厉”、“幽”、“炀”等谥号,则有贬低和批评的意思。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杨广,被杀后获得三个谥号,除了隋炀帝还有两个!

一、隋炀帝

隋炀帝是李渊追封的谥号。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公元618年,杨广遇弑后,李渊逼迫傀儡杨侑禅让,建立唐朝,追谥杨广为炀皇帝。

隋炀帝的谥号“炀”是恶谥,按照《谥法》所述,"炀"字代表的意思大致是,贪女好色、违反道德、虐待民众、背逆天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符合杨广的生平。

杨广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京洛阳,继而迁都,每月役使民工二百万人,日夜不停地施工,民工不堪忍受,有十分之四五悲惨死去。同时,杨广对外频繁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致使天下遭受严重破坏,百姓难以生存。并且,杨广奢侈无度,残暴无比,他的所作所为已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隋朝崩溃灭亡。

从这一角度来看,杨广确实只能获得一个恶谥。更为关键的事,李渊建立的唐朝为了彰显自己正义性,自然也不会给隋朝及其皇帝太高的评价。

二、隋明帝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西域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末起兵群雄之一。杨广被杀后,洛阳王世充逼迫杨侗禅让,隋朝完全灭亡。同时,王世充追封杨广为隋明帝。

按照古代的谥号涵义:“思虑果远曰明;任贤致远曰明;总集殊异曰明;独见先识曰明。”由此,和“炀”不同的是,“明”是一个美谥,用来称赞天资聪颖、明辨是非、明察秋毫的皇帝。比如在历史上,汉明帝刘庄、魏明帝曹叡都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隋炀帝在位期间是荒唐了些,但他所作出的功绩同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应该肯定他的功绩,否定他荒诞的品格,不应该片面地看待这位皇帝。况且,王世充称赞杨广这位皇帝,也是为了笼络原先的隋朝势力,从而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

三、隋闵帝

杨广被杀后,起义首领窦建德追谥他为闵皇帝。按照古代的谥号涵义:“慈仁不寿曰闵”。很显然,这是一个具有同情色彩的褒谥。

不过,纵观杨广的一生,和“仁慈”二字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在此基础上,窦建德称他“隋闵帝”,显然名不符实。进一步来说,窦建德这么做也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为自己积累声望与资本,这和王世充的目的比较相似。

此外,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兵进聊城,擒杀宇文化及,乃哭祭隋炀帝。和王世充比起来,窦建德显然付诸于行动,也即真的为杨广报了仇,除掉了凶手宇文化及。

当然,和王世充一样,窦建德也败给了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窦建德率军救援王世充。虎牢关之战,窦建德兵败被俘,遇害于长安,时年四十九岁。

0 阅读:3
情怀历史如风

情怀历史如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