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样的航天零件,由美特斯拉生产的只卖几百美元,到了我国却需要花费900万,这一消息并非什么空穴来风,而是出自中国北斗卫星设计师亲口所证。零件的名字就叫做航天级CPU,是人造卫星的大脑,控制着卫星导航、通信、运行等功能。
到几百到近千万的造价差距可谓相去甚远,那么中美的“航天级”CPU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造价会差这么多?
航天级CPU有何特别?
作为航天技术的核心零件,航天级CPU必须具备高性能、高可靠、高抗干扰等优点,这样才能在星际空间的苛刻高温、低温、以及无处不在的宇宙辐射中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有人可能想象不出太空环境有多恶劣,在地球,37℃是人体正常体温,但到了太空,因为没有外部压力,37℃的体温足以让人全身血液灼烧,与此同时你的眼睛会面临太阳强光直射、骨骼会因失重而变脆、心脏会受高压出现心律失常,就连大脑都会因辐射变得呆滞。
以上属于人类在外太空时的反应,那么换成电子元件又会怎么样呢?它们同样也会受到各种负面影响,甚至还更严重,毕竟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就是借助电子运动,而电子的运动需要依靠电场和磁场影响,但在太空中,电场和磁场复杂多变,很容易导致电流不稳,再加上太空中的太阳风、太阳耀斑等冲击,进而改写电子元件的物理特性。
正因如此,航天级CPU往往需要达到远胜普通CPU的高要求、高性能、强抗干扰性,才能确保在恶劣太空环境中维持住卫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做到能快速收发、处理各类数据、及时响应地面航站的突发指令,种种条件限制下,航天级CPU的生产和使用自然也就成为了一项高技术含量、高成本的工程。
中美航天CPU有何不同?
谈及中美之异,中国科学院卫星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就曾如此尖锐指出:“马斯克他造的航天级CPU就那么一小块板,只花几百块就够了,而我们的北斗卫星上类似的产品却要价高达900万……”
这主要是由中美航天CPU的侧重不同而决定的,一个更看重稳定性、另一个更在乎性能效率。国产的航天级CPU运算性能并不高,仅有几百兆赫兹,甚至可能比不过一部普通手机,但其抗辐射能力却非常强悍,最高可承受100万拉德的辐射量;而美产版本运算性能达到几千兆赫兹,比很多商务电脑还要快,然而所用的只是普通材料和结构、很容易遭遇辐射干扰。
除了研发理念,技术也是促成研发成本高昂的主因之一,因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较晚,自主设计芯片和制造能力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虽然差距客观存在,但国产技术也在奋起直追。自2020年起,中国仅用了两年就完成了第四个“百星”阶段,同时在其他领域也总能积攒实力取得突破。
此外,近日我国哈工大还成功研发出高速超激光干涉仪,可用于350~28nm光刻机的性能测试和机样集成研制,这意味着我国终于实现光源技术突破、突围了西方各国的垄断,无论是航天成果还是光刻机自主研发,我国的赶超速度都令美日荷等老牌技术强国始料未及。
航天CPU差距,敲响了警钟
作为连接地球与太空的“桥梁”,航天级CPU寄托了全人类梦想的实现与否,也是展现国家软硬实力的标志,其价格高低的背后不仅是关系到技术问题,更有战略、文化因素。如今我国和美产航天CPU在价格上相差悬殊,在笔者看来这并非一种悲哀或骄傲,更多是代表了两种航天发展模式:
国产CPU以国家为主要导向,因为中国的航天市场相对较小、需求量也少,主要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例如北斗导航系统、天宫空间站等对稳定性、容错性具有较高要求的场合;而美产CPU则更多以市场为导向,像特斯拉的“星链”项目、SpaceX的火星移民等都有使用到,相对也就更看重运算效率和性能。
两种发展模式各有优劣、各有特色,其实都是为了推动航天技术、进一步探索太空奥秘,不过这也为国产技术敲响警钟,航天商业化大概率将会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下一个发展议题,届时这或也将成为中美航天竞争的关建因素。
要防止过厚的利润结果却造成技术不发展,发展慢的状况产生
公知 什么都知道 什么都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