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见到杨尚昆时,彭德怀落泪:我只是对主席的思想跟不上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2-04 03:12:39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主席一生很少对身边的战友和下属发表过直接的表扬和称赞,但彭老总却是个例外。

抗日战争时期,彭老总牵头缔造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尤其是百团大战彻底将共产党军队的威风和实力打了出来。

除此之外在朝鲜战争之时,面对党内对是否出兵朝鲜还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彭老总力挺毛主席,带领着志愿军打退了美国人,这才换来了长时间国内发展的和平。

不过作为一名天生纯粹的军人,彭德怀在其他方面眼界不宽、思路不长也是十分明显的,为此还和毛主席大吵过几次,这也有了他后半生政治命运的起起伏伏。

对于自己这些缺点,彭老总也十分明白,在1965年老朋友杨尚昆来探望他时,他也曾激动落泪说道:“我已经跟不上主席的思想了。”

那么这次谈话究竟都发生了什么?彭德怀为何又对杨尚昆如此坦诚呢?

杨尚昆与彭德怀

杨尚昆和彭德怀的初相识是在1934年,那时的杨尚昆刚刚被派到红三军团担任政治委员,在走马上任的前夕,杨尚昆就听人说红三军团有一个不好说话的指挥官,对于彭老总的名号,红军队伍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打仗厉害、作战勇猛,但脾气刚猛,说一不二。

很多老战友都对杨尚昆说:“去了以后少说话,能给彭老总搭档的也就只有滕政委了。”

战友们的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毕竟杨尚昆和彭德怀两个人可谓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出身泥腿子,从小在农民堆里长大的孩子;一个是家境优越,热爱读书和进步思想的新时代青年,更不用说两人还有着10岁的年龄差距,知识分子和传统军人的合作也势必有一场不可避免的矛盾。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两人见面后竟然就互相被对方的能力和气魄所折服。

当时红军在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下士气全无,彭老总以为这个新来的政委也是个拍马屁的干部,没想到他却对此据理力争,反驳李德等人的工作方式,其中最严重一次,两人公然违抗左倾路线指挥者的决定,按照彭德怀当时的话来说:“我已经做好上军事法庭的准备了。”

杨尚昆在这场战役中也差点牺牲,要不是彭德怀眼疾手快把他拉回来,恐怕也就没后面那么多故事了。

此次战役的失败让红军踏上了长征的路途,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初一场场生与死的抉择中,彭德怀和杨尚昆的关系也更加的稳固了。

后来的遵义会议上,在周恩来和张闻天等人的策划下,彭德怀和杨尚昆等人据理力争,为党中央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这才有了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

建国之后的理念冲突

彭德怀的人生巅峰是在1950年前后,兰州地区的成功解放让彭德怀对西北五省的解放也抱有信心,也正是在这一年,彭德怀在成功解放了西北五省后,担任起西北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同年10月1日随着天安门城楼的一声炮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彭德怀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副主席。

当年年底,新中国正在百废待兴的建设之中,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彭老总在西北地区的多次公开会议上强调:“要以艰苦努力和实事求是的奉献精神,共同投入到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之中。”

当时的彭德怀时常为了第一手工作资料,不辞辛苦直接下一线进行调研,对于毛主席的各种指示他也是极度重视,在那个时期,他依旧是主席身边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从朝鲜战场回归后,彭总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隔年在授衔仪式中,彭总成为了仅次于朱老总的第二位元帅人选。

可以说彭老总取得的成就全是靠自己一枪一枪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但同样是在战场上养成的这种直来直去、仗义执言的性格也成为他日后凄惨结局的导火索。

1959年庐山会议上,面对当前国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彭老总本想当面和主席提提建议,但是一方面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另一方面彭老总心里还有不少顾虑,几番差错下,彭老总写了一封“万言书”托警卫员转交给了主席。

虽然彭老总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后来包括黄克诚在内的许多人都对他这一做法颇有微词,主要还是在信中他有些话说的太过绝对,而刚猛性子的彭德怀又是八匹马拉不回的倔脾气,当时主席和7个元帅和彭老总一起坐下商讨他慷慨激昂写的这封信,但因政治见解不同会议也不欢而散。

会议结束后,在彭老总的要求和中央一致商议下,他的国防部长职务被撤销。

虽然仍保留了待遇和委员等职务,但彭老总自知在中南海住下去也没什么意思,索性便提出搬出中南海。

临走之前,彭老总又给主席写了一封信,对景参谋说道:“我和主席他们30多年的交情,他们对我还是很关心的,我打算回乡种地,信我已经给他了,这里还有一封麻烦你交给尚昆同志吧。”这也成为彭老总后半生政治命运的一个缩影。

兄弟间的畅谈心扉

听闻彭老总的事情,杨尚昆特意回到北京找到毛主席,向他汇报了彭老总的思想动态以及搬离中南海的请求,主席叹了口气:“老彭脾气太倔了,你还得多帮我劝劝他。”

不久后按照主席的指示,杨尚昆作为彭老总的联络员把他安排在中央党校附近的吴家花园,在杨尚昆的主张下,彭老总的职务待遇等全都不变,秘书、警卫、医护人员等都仍按照原先标准配备齐全。

对于老战友杨尚昆的一片好心,彭老总也是十分感动,不过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警卫员等人外,对于中央对他的待遇和薪资,彭老总都如数托杨尚昆转交回了党中央。

在吴家花园,彭德怀和夫人特意邀请杨尚昆前来做客,两个人很长时间没见面自然聊了很久,谈到如今的境遇,杨尚昆也十分感伤,不过彭德怀却说:“只要人民幸福,我就快乐,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番乐观豁达的心态也一直感染着杨尚昆,是啊,彭德怀干革命也不是为了当什么大官的。

1965年,已经沉寂了5年之久的彭德怀接到毛主席的指示,要求他到西南地区做好三线建设工作,在中南海会客厅,毛主席和彭老总亲切交谈,当谈起过往的事情,主席深色凝重的说:“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好,真理也有可能在你那一边。”

听完这番话,彭老总罕见的把头低下,向主席表达了当初一时冲动的后悔,其实更多时候彭德怀只是不愿意低头服软,几年没见的主席如今也已两鬓斑白,尽管对支援西南的任务有所顾忌,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执行了毛主席的命令。

临行之前杨尚昆前来给彭老总送行,彭德怀笑着说:“其实我是不愿意去的,王震那个角色不好干。”

杨尚昆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被彭总打断:“有人说我恨主席,那么多年的战友情他们都忘了,我只是跟不上主席的思想啊。”说到此处一向坚毅的老总竟然掏出手帕轻轻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此次分别后不到1年,杨尚昆就被关押了12年之久,再度恢复自由身后他也到处打探彭德怀的消息,却没想到彭老总也在多次迫害后于1974年离世,这次交谈也成为了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1981年,在许多老战友的帮助下,杨尚昆出版了《彭德怀自传》。

这部作品的问世是在中央为彭老总平反后,对他几十年来对国家建设和无私贡献的又一次直接证明。

在人生晚年阶段,杨尚昆尽管退居二线,但仍心系国家事业发展,面对媒体采访也总是谈起和彭老总的过往故事,直到1998年在北京病逝,这两位老友也在世界的另一头又重新相聚。

史料来源:[1]王心文:杨尚昆与彭德怀的相识相交[J].世纪桥,2009

1 阅读:106

不急不躁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