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似乎从古代起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现在一提到考公大省山东,很多人认为这里是对这句话诠释得最好的省份。最好女儿当教师,儿子考编制,这样两人有一个孩子后就能衣食无忧了,孩子也能从小去较好的学校。
不过,一些体制内真正优秀的人确实应了那句玩笑话,直接“上交给国家”了,普通人即便考上编制,也很难有机会结识到他们。就像每年高考的状元,他们最终会去向何方呢?

2017年,陕西省文科出了一个男状元,他被誉为史上最帅状元。当年互联网不如现在发达,大家在网上见到的优秀学生也没这么频繁。所以这样一个长相清秀、五官端正,学习成绩又好的男孩子,自然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估计不少丈母娘已经想着怎么把这个金龟婿拿下了。
但是,好看又有能力的人,不上交给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还等什么呢?如今一晃眼,2017年考上大学的这位男同学今年已经毕业了,他当时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经管专业本科,据说还读了清华的法学学硕。

好多年没消息了,2025年,他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一份定向选调拟录用人员名单中,让人感到十分惊喜。这位男生的名字很有意境,叫向远方,听着就胸怀大志。从清华毕业之后,他已被北京市财政局录用为定向选调生,岗位为政策研究岗。
但不知为何,网上有一些网友对这位同学的未来感到意难平,有人认为他如此优秀,怎么没去参加中央定向选调生呢?别看定向和中央定向仅两字之差,但其差距之大,大家多少能感觉到一些。

不过,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只要适合自己就行。或许是状元这个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他做什么都让人觉得有些浪费天赋。但实际上,他考上北京的这个岗位,已经算是非常核心的京考市直岗位了,这已经很厉害了。再加上经管专业的就业形势,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这样的起点似乎不太高,可见竞争之激烈。清华毕业的尚且如此,其他学校的学生就更艰难了。
也有人认为这是文科状元的问题,因为文科高考不考物理,所以其含金量略有下降。还有一些人一直觉得编制类型的岗位更适合那些本科出身不太好,但有一定工作能力且较为平庸的人,甚至认为普通二本的学生都可以胜任。可能是大家把这类工作想得太简单了。

并非任何地方的编制工作都像小地方那样,只是做做表格、写写文件、参加一些日常例会。大家不要忘了一个关键条件,即便他是状元,也只是普通人家出身,大家对普通背景的孩子期望不应过高。
家里第一代能考上清华且是状元的孩子,他们都是白手起家,如果不是依靠定向选调,也许他还进不了这个岗位。这跟普通人的发展相比,何尝不是妥妥的金饭碗呢?以后以他的学历和资质,妥妥会是领导干部,这比选择去大厂要强百倍。

据说这位状元当年曾去美国待了半年,而后回国发展,他的专业确实也不是必须出国深造的那种。如今在这种环境下,对于异地户口的学生来说,能当个北京的公务员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