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友的坚持值得尊敬,但治沙思路确实值得商榷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4-04 23:38:10

孙国友20年治沙,取得了很大成绩,万亩林场已然郁郁葱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双马煤矿的开采,造成了林场原有水源的阻断,而协议的煤矿中水回用没有达标。面临困境的孙国友“一跪求水”,引发了社会关注,最终也取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局。

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然而治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久久为功的问题,众多治沙专家和环保人士纷纷对孙国友种树治沙的思路进行剖析、商榷。其中,多人指出,孙国友种树治沙不科学、不可取。

孙国友的治沙思路和方向到底是不是正确、合理呢?

有一位曾经长期治沙的专家说的挺好“我在甘肃荒山种的树三年后可不浇水可以缓慢生长,保持成活,因为密度小,草树混合生长,形成生态自养,我绿化时使用了一种自研的专利技术可用三十年以上,连续干旱时可适当补水,这样才有可持续性。”

言下之意,孙国友种的树,需要不停的浇水,没有水源了就坚持不下去,不是长久的科学的治沙思路。

回头再看一下孙国友的林场,树木长得确实很大,其中很多是速生杨树,对水的需求量很大。从他用洒水车浇水的方式来看,采取的是大水漫灌式的浇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

如果真的是长期需要不停的灌溉浇水,那么孙国友的治沙思路的确是值得商榷。

煤矿挖断了林场的水源,可能是一个引子。即便没有煤矿的挖断,如果需要不停的抽取地下水来浇灌林场,地下水也总会有抽干的一天。因为这里充其量就是一个沙漠里的绿洲,其蓄水量是有限的,而补偿起来难度一定是很大的。我们治沙的目的是在防止沙化扩大的基础上,逐步修复原有的生态,而不是在沙漠上种出森林。用有限的地下水来灌溉一片林场,生态平衡将难以为继。

也许有人会说,不论怎样,煤矿和林场是有协议的,应该按照协议办事。

协议既然签了,当然应该执行。不过,协议是一回事,治沙思路的正确与否是另一回事。如果实践证明协议是不合理的,也是可以调整的。

实话实说,孙国友一家人在宁夏沙漠坚持治沙20年的壮举令人钦佩,看到孙国友和他女儿孙悦晒得黝黑的皮肤,尤其让人感动。

不过,沙漠治理不能仅靠一腔热血,必须要坚持科学治沙。我想,以现代的知识、技术、信息和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孙国友的治沙方向是否正确?应该走什么样的治沙道路?应该应用哪些科技手段?都不是一很个复杂的问题。

孙国友跪地求水的故事已经基本翻篇了,但沙漠治理道阻且长,我们需要热情,更需要真理和真相。希望当地政府能作出解答,希望治沙专家能作出解答,网友们会期待着答案。希望答案能早一些公布,让社会释然,更让无数治沙人少走弯路。

你觉得孙国友种树治沙思路和方向对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0 阅读:18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