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周易》失传的"大明终始"密码就这样明晃晃刻在青铜器上?

永卓学周易 2025-02-13 02:37:28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解读《周易》的易传十翼之一《彖》中,对于《周易》的开篇第一卦《乾》卦是这样解释的: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那么,什么叫做“大明终始”?这又和“时乘六龙”有什么关系?

答案当然还是在天上。不识天文,别说你懂《周易》。

大明,就是太阳的别称。

太阳(大明)和月亮自古以来就是阴阳的象征,《礼记》就说:

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

易传《大象》中所有提到的“明”字,全部无一例外都是离卦之象,无一例外全部特指太阳这个“大明”。

那么,“明”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

下图是甲骨文里的“明”字,由一个圆圆的太阳和一个弯弯的月亮组成,生动阐释了什么叫做“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我们还可以看到,甲骨文和金文的“明”字中,表示太阳(大明)的那个“日”,很多时候都写成了“囧”字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说到“囧”,这个字本来就读作“明(朙)”。《说文》就说:

囧,賈侍中說:讀與明(朙)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甲骨文和金文里出现的这个“囧”,实际上就是一个表示太阳(大明)的文字,也可以直接读作“明(朙)”。

巧的是,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囧”字,却被称为漩涡纹、涡纹、火纹、明纹。

如下图所示。

对照一下可知,这些青铜器上的“囧”字形纹,和“囧”字造型完全相同,都是一个圆形中间加上几道弧线组成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文字中的“囧”在圆形里面的弧线多是三道或者四道,青铜器上的弧线则从三到七道皆有。

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四道弧线的“囧”字纹,和卍字符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下图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卍字符,和金文“囧”字完全相同。

抱雪斋还说过,七千年前高庙文化的陶器上已经有这个卍字符,如下图所示。

抱雪斋还说过,这个卍字符的构造,实际上就是洛书九宫图。

仅仅是巧合吗?

图样图森破。

看看这个。

卍字符和龙的组合。

下图是河南淅川和尚岭出土的青铜祖槷,明晃晃的“囧”字旁边是四条张牙舞爪的龙。

同样是在淅川,出土了这样一件青铜器。六个“囧(朙)”字呈圆形围绕着四条龙,四条龙围绕着正中圆心处的又一个象征着大明的“囧(朙)”字。

什么叫做“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统天”?

这个青铜器就是最形象最真实的写照。

《彖》说的这一段话,分明已经告诉我们,《周易》开宗明义的第一卦,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提到龙。

因为龙,就是天上的东宫青龙,尤其特指东宫青龙的房宿大火!

房宿,是黄道所经,也是太阳这个大明的必经之路!

下图是黄道穿过房宿四星的天文图,从地球角度观察,太阳正是沿着黄道周天运行,“时乘六龙以统天”!

太阳循黄道周天运行一周而成岁,一岁的周期,正是以房宿这天驷龙马为准制定的。

1 阅读:3
永卓学周易

永卓学周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