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位初一孩子家长的提问,家长说孩子在学校不写作业,老师很生气,说实在是没招,无奈只能叫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写作业,孩子的父亲平时挺忙,而且只有高中文化,妈妈更是只有初中毕业,两个人都整天忙于生计,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去学校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家长每天只能简单检查一下作业的完成情况,至于作业完成的质量根本没法监管。双减之前还可以把孩子放在课外辅导班,但是现在不行了。做家长的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该怎么办?
很显然这类孩子从小就缺少家长的陪护,学习习惯很差,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如果说双减之前课业负担太重,作业写不完的话,但是双减之后学校布置的作业一般都不多,他是压根就不写作业,双减与否对这类孩子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如果家长不能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学习原动力的话,就算是去学校陪读也是白搭,孩子都学吐了,还要每天呆在学校听天书,实在是可怜!所以说,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求知欲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培养,初中毕业之前就应该基本搞定,否则,等到孩子进入高中后,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基本定型,家长再去管他恐怕是鞭长莫及了。
孩子进入高中后,真正有后劲潜力的往往是哪些学习品质优秀的同学。只可惜,我们许多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恰好搞反了,他们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黄金期却选择了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有些家长即使每天与孩子在一起,也没有给孩子定规矩设目标,没有一起与孩子畅想未来,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而是为图省事对孩子一再谦让妥协,纵容孩子玩手机成瘾,这样就真的毁了孩子。等到孩子慢慢长大,进入高中甚至大学后,家长们突然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像话,没个人样的时候,于是真的焦虑了,各种唠叨谩骂甚至体罚还能管用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孩子进入高中尤其是大学之后,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父母的叛逆心日益增加,这时候父母的唠叨与苦口婆心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甚至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不适时节的家庭教育就像不适时节的庄稼培育,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对外的爆发伤害与对内的抑郁自毁,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要么就冲破牢笼咬死对方,要么就将自己撞得头破血流自毁于笼中。家庭亲字教育应该是先紧后松,先抓后放,幼儿小学阶段重点放在行为习惯与兴趣心智开发方面,初中阶段重点放在三观教育与学习品质培养方面,高中阶段家长充其量只能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委婉地提点建议,大学阶段就只要按时给钱就行了,其它的苦口婆心没有任何作用。所以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父母的家庭教育功课做足了,高中以后就是一劳永逸了。好了,扯得有点远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初一孩子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吧?初一的孩子烂成这样,亡羊补牢还不算太晚,家长应该去一趟学校,但目的不只是简单地陪孩子做作业,陪一天也只有一天啊。家长应该以此为契机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孩子好好沟通一下,立点规矩,并且此后每天必须督促孩子落实到位,看看持之以恒能否在初中阶段将孩子矫枉过正,不要总是以忙为借口推脱自己亲子教育的义务,不要总是依赖老师,老师主管成才,父母主管成人,应该是这样,父母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都懒得管,你还能指望谁呢?家长朋友们,对于本人上述观点,你们都听明白了吗?有什么感想,请在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