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大家都是白人,纳粹是怎么认出犹太人的呢?穷尽各种手段

维壁评国际 2023-01-13 19:09:12

在看二战历史的时候,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个疑问:明明大家都是白人,纳粹是怎么认出谁是犹太人的呢?

但了解完历史后你会发现,纳粹反犹、杀犹的迹象早早就有。在他们正式实施种族灭绝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将犹太人锁定了。

纳粹是怎么定义犹太人的?

1935年9月15日,纳粹通过了《纽伦堡法令》。他们认为如果你有3或4位犹太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你就是纯种犹太人。而如果你只有1-2位犹太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那你就是“Mischinge”(混种),既不是德国人,也不是犹太人。

《纽伦堡法令》副本

由于纳粹用来定义犹太人的标准是是否信奉犹太教,所以要求全民出示个人身份和祖父母的种族身份的文件,比如宗教、洗礼、犹太社区和墓碑记录等。

在《纽伦堡法令》对犹太人定义的基础上,纳粹颁布了越来越多针对他们的法令。

从大到小,逐步查清犹太人

在希特勒上任后,纳粹政府于1933年4月通过“政府清洗计划”,即规定所有政府雇员都必须出示证明自己是“雅利安人”的文件。父母有一方或祖父母为犹太人的员工都会被免职。

纳粹政府还会根据犹太社区的人口记录、犹太教堂记录和政府的税务记录等来锁定犹太人。

在德国人口普查局工作的女性

在屠杀开始前,纳粹要求犹太人自觉表明身份,许多犹太人害怕不老实照做的后果,纷纷向纳粹政府表明身份,当地的警察则会把这些人登记在册。

在1920-1930年代,美国公司Hollerith Machine生产的穿孔卡片机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广泛应用。许多国家都用这个机器来挨家挨户地收集人口信息,并进行分类。而通过Hollerith机器处理的数据,纳粹政府就能准确地知道德国到底有多少个犹太人,他们在哪里,家有几口人。在1942年,Hollerith机器更是被引入集中营用来管理和追踪犹太囚犯。

Hollerith的穿孔卡片制表机

而在被德国占领的国家里,比如波兰,如果当地政府不愿意帮忙围捕犹太人的话,他们需要把纳粹带到犹太社区。不仅如此,纳粹政府还会鼓励民众参与追捕,给举报犹太人的民众金钱或其他奖励。

佩戴犹太标识的犹太人

1938年8月17日,纳粹政府要求所有新生犹太婴儿必须用政府所列的犹太名字,比如亚当、亚历山大。而一些不是犹太名字的犹太人,则要求在名字后面加上犹太名。比如犹太男性要在名字后面加“以色列”,女性则是“萨拉”。

同年10月5日,纳粹宣布所有德国犹太人的护照无效,犹太人的护照需要去政府重新办理,盖上一个显眼的字母“J”,即德语犹太人“Jude”的首字母。

印有字母“J”的德国犹太人护照

1941年9月19日,纳粹政府要求6岁以上的犹太人需要佩戴犹太徽章。徽章为黄色星形,正面用黑色字体写着“Jude”,方便其他德国人一眼就能认出。而等德国人都认出谁是犹太人后,同年10月,纳粹开始驱逐犹太人。

犹太徽章

1942年3月,犹太人被要求在住所上也要画上犹太标识。

画有犹太标识的犹太人店铺

从护照、身份证、服装,甚至是食品券都有犹太标识“J”。在这一步一步法令的细化下,从国家档案到社区邻里,如此全面的数据库让大家都知道谁是犹太人、在哪里工作、家住哪里、有几口人——而此时,犹太人已经无处可逃了。

1941年-1945年,这短短的5年间,纳粹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是欧洲犹太人人口的三分之二。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直到1945年5月才结束。

0 阅读:10
维壁评国际

维壁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