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小的时候总是想离开家,长大的时候想回家却总是没有时间,最后落得个儿童相见不相识,想问客从何处来的场面。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去世后依然会想埋葬在自己的家乡,这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中国人对家的情怀,可是在古代这样一个非常注重家族的社会,即使是血亲,以下这六种人也是绝对不能够回到家族的。
首先就是被过继的人,那个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家里没有儿子是要被嘲笑的。
所以很多实在生不出儿子的家庭,只能选择过继,过继别人的儿子跟自己的姓,将来继承家业为自己养老送终。
一旦双方同意,这个孩子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断不可能再回到自己的家里,也断然不可能改回从前的姓氏,这也是对别人负责任。
不然过继之后继承了别人的家业,长大以后再回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旁边,这样太不公平,所以过继的孩子是绝不可能认祖归宗的。
第二是一些被卖去做下人甚至卖去做娼妓的人,在以前很多家庭都穷的揭不开锅了,眼看着一大家子人要被活活饿死,父母只能含泪把孩子卖出去,以此来换一点钱财够一大家子活命。
这样被卖出去的孩子,从此他们不再属于这个家庭,甚至不再属于自己,他们的生死自由只能由买下他们的主人做主。
侥幸遇上心软的主人还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可若是遇上那种脾气暴躁的主人,对他们非打即骂,几年也就落得一身病去世了,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无奈,即便家人想让他们回家,于规矩也是不合的。
第三个就是背弃国家之人,在古代,忠君爱国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更何况,背弃自己国家的判读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都是为人所不耻的。
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的国家都能背弃,那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呢,所以这样的人也被视作家族的耻辱,绝对不能认祖归宗,回来抹黑家族的。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哪怕放在现代,也没有任何一个家庭能容忍奸细的存在!
第四种就是一些道德败坏之人,古代对于礼仪的要求很高,如上要忠君,下要侍奉父母。
父母在的时候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不能对父母不恭敬,如果有人对父母不闻不问,则被视为道德败坏之人。
这样的人是万万不可能走上仕途的,经商也会被人瞧不起,最后只能做个走卒贩夫,碌碌无名的过一辈子,且如果是在大家族里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不孝之人也会被赶出去,不能够再回到家里。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名人,绝大部分的臣子,甚至连皇帝,都对自己的父母恭敬有加!
第五种人则是受过刑罚的人,虽说古代社会封建,但毕竟作为人类文明的社会,也是有制度在的,赏罚分明,除了一些奴隶之外,对于普通老百姓们,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能随意的乱杀乱罚。
当然,若是百姓们自己犯了错,那自然就有官府的惩治了,和现代一样,杀人放火偷盗等,都是会被惩罚的,轻则关入牢中,重则直接砍头。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古代家族可是最注重名声的,这样的人就算留在家族中也只会影响家族的名声,还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让别人觉得这个家族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不仅影响婚嫁还会影响仕途,所以除去对所有人考虑,受过刑罚的人是不允许回到家里的。
最后一种就是不守承诺的人了,君子一诺千金,我们会发现,在古代,很多人的结盟或者是很多人的结义,靠的不过就是口头承诺。
可偏偏是这口头上的承诺,他们却履行了一辈子,反而是现代,要做买卖或者是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份详细无比的合同来约束彼此。
实在是因为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现代,若是没有法律的约束,那么一旦有一方反悔,另一方就有可能是倾家荡产的危险,所以为了彼此考虑,还是签合同比较好。
可是在古代,若是一个人不守承诺,背信弃义,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他会被所有人不耻,不但不会有人继续跟他做买卖,还会有人去羞辱他的家族。
所以这样的人也是不被家族承认的,到死都不能认祖归宗。
综上所述,以上六种人是不被家族承认的,这些人或者有苦衷,或是罪有应得,不管是什么,在那个年代不能够认祖归宗,都是一个很严重的惩罚了!
用户15xxx67
现在这都不是事,只要你有钱有本事,假的也能给你说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