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莹玉,又叫彭和尚,他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首倡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史料对他的身世、下落之记载, 都很模糊, 语焉不详,但他的名字又屡屡出现在元末各类历史文献中,每次出现都伴随着惊心动魄、血雨腥风的大事件,隐隐彰显此人能量之大。
彭和尚作为元末多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却从不以领袖自居,似乎甘当衬托鲜花的绿叶,这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有史料说他是湖广行省浏阳洲(今湖南浏阳市)人,也有传闻说他是江西行省袁州人,还有万载人一说。据说他10岁入慈化寺为僧,15岁便用南泉山的山泉水为人治病,其符水疗效显著,非常灵验,一时间大名远扬,被人敬若神明。彭和尚虽已遁入空门,但却关心时政,涉世很深 ,尤其憎恨蒙元的残暴统治与森严的等级制,元末朝政腐败,元廷开河变钞引发巨大民怨,他便借行医为名走村串户,暗中传播白莲教,信众极多。
至元四年(1338),彭和尚与徒弟周子旺在袁州聚众造反,打响了反元第一枪,同时也揭开了元末大动乱的帷幕。彭和尚把徒弟周子旺推上前台,自己甘居其下。周子旺自称“周王”,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情况下就改了年号,拥众五千,人人身穿背后写有一个大大“佛”字的号衣,据称能避箭矢,刀枪不入。地方上的元军闻讯前来镇压,这群乌合之众见元军一进村就不分青红皂白刀砍斧劈箭射,教众死伤一大片,佛祖似乎并不能保佑信众刀兵不伤,吓得作鸟兽散。彭和尚机灵,见势不妙,立刻往村外冲去,后侥幸逃脱, 辗转逃到淮西继续隐藏民间传教。“周王” 子旺可没那么幸运,一大家子都被元军捕获 ,他本人、妻儿老母皆被就地正法,上演了一幕灭门惨剧......
逃到淮西一带的彭莹玉彭和尚,折而不挠,他潜伏爪牙,继续坚持传教,秘密发展信徒,不过几年间又积聚起一支力量。在刘福通扯旗反元后大约3个月,即元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间 ,不甘失败的彭和尚又和湖广麻城人邹普胜、黄陂人倪文俊等在蕲州发动了反元暴动。
当时有位罗田籍(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的布贩子叫徐真一,他行走江湖,走村串户,以贩卖布匹为业,因为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他人缘很好,广交三教九流,据说他相貌也很奇特,史书形容他——
“体貌魁岸,木强无他能......”
意思是身强体壮,魁梧伟岸,质直刚强似乎又别无他能;说白了布贩子徐真一是个身形魁伟,相貌出众的帅哥,众人见他“相貌异众”,长得很像“弥勒佛” ,彭和尚便说他是“弥勒佛下生”,撺掇大家推他为首领。徐真一是道名,他真名叫徐寿辉,此后这个名字便被记入青史。
徐寿辉、彭和尚、邹普胜、倪文俊等人在蕲州扯旗起事后,于当年九月一举攻克了蕲水城,擒杀元蕲州总管李孝先。镇守武昌的元威顺王宽彻普化听说蕲水城陷落,立刻派兵进剿, 元军却在金刚台遭倪文俊伏击,死伤惨重 ,威顺王子别帖木儿被义军生擒,残部大败而回。
同年10月,徐寿辉被彭和尚等人推上“皇帝”宝座 ——
“颁万寿历,建元治平,国号宋”。《明史》
建都蕲水。但没过多久,徐寿辉又改国号为“天完” , 有血脉压制“大元”之意,但“天完”又很容易被人联想到混不了几天就玩完之意,这国号似乎预示着不祥之意。
徐寿辉称天完帝后,封邹普胜为太师,欧普祥为大司徒。
1352年正月11日,徐寿辉、彭和尚派大将丁普郎、徐明远率军进攻汉阳,很快攻拔之;12月,派杨普雄攻取兴国路(今湖北武昌、鄂州) 。正月14日,邹普胜率军围攻武昌,守城元军内部矛盾重重,令出多门,军纪涣散,没有做认真抵抗,停泊在江中的40余艘战船又被义军用火攻焚毁殆尽,3个儿子报恩奴 、接待奴、佛家奴及湖广元帅阿斯南先后被义军打死,元威顺王宽彻普化见大势已去,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和尚(名叫和尚)和仅存的一个儿子带帖木儿(后战死岳州)一起弃城而逃, 辗转逃往陕西。武昌城旋即被红巾军攻占。
彭和尚是元末乱世里,最为神秘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元末白莲教教宗,红巾军的创始人, 其亲传弟子都是红巾军中的风云人物,且均为“普”字辈,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邹普胜、项普略、赵普胜(双刀赵)、丁普郎、杨普雄、欧普祥、陈普文、李普臣、王普敬、史普清等。彭莹玉和尚的弟子们在天完政权里都是举足轻重、响当当的人物 ,然而彭和尚本人虽是红巾军创始人和大头领之尊,却淡泊名利,从不以个人地位为念。当年袁州首义时,他把王位让给徒弟周子旺,这次帮助建立天完政权,他起到了主要作用,事成后他又毫不犹豫地把领袖位置让给布贩子徐寿辉。
至正12年2月间,天完政权攻占武昌后,彭和尚和徒弟项普略率军东征攻入江西,兵锋直指长江重镇江州(今九江),元江西行省右丞孛罗帖木儿怯懦无能,望风而逃,江州总管李黼率部顽强抵抗,兵败被杀,江州被红巾军攻下。2月下旬,彭和尚等率红巾军自江州南攻洪都(南昌),沿途旌旗蔽日,步骑接踵,人喊马嘶,兵器铿锵,烟尘滚滚,队伍一眼望不到边,号称雄狮百万(实际20余万是有的) 。元江西行省平掌道童胆怯畏战,见“贼军”声势如此浩大,吓得魂飞魄散,抱着官印出城藏匿民间,躲起来了。左丞伯颜蒙哥、郎中普颜不花却积极组织防守,督率军民拼死抵抗,依仗南昌城池坚固,壁垒森严,浴血死守了50余日,红巾军屡攻不克,损兵折将,见南昌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下,彭和尚主动下令撤围而去。
随后,彭和尚、项普略率军东进,于当年3月间一举攻克了饶州(今上饶),歼灭守军,击杀元将魏中立。饶州民众苦元久矣,纷纷相率投军,当地农民持枪拽棒、头裹红巾、缝制绯红色战袍主动参战 ,围歼漏网元军,一时间 “弥野皆赤”,遍地血红。
彭和尚趁势挥军进攻乐平,一举攻克之,又以破竹之势连克余干、德兴、浮梁(景德镇)、安江、信州等地,横扫元军如卷席。闰3月下旬,红巾军乘胜攻入今天的安徽境内,连破徽州、婺源,4月又攻克休宁、歙县、黔县(今黄山市辖县 )等地,大军所过,军纪肃然,不甚抢掠民财,唯强行抓壮丁当兵。7月,这支红巾军翻越昱岭关,进入浙江境内,一直兵临杭州城下。4月10日,经数日苦战,红巾军攻破杭城北门,将士蜂拥入城,巷战中击杀元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樊执敬,元杭州路总管宝哥藏匿在西湖上的一艘小舟内,躲藏了3天后,见红巾军搜捕、盘查甚紧,无力脱困,遂绝望投湖自尽。
江南自古繁华,又是元王朝財赋重要来源地,元廷自然不甘心轻易让给“贼” 军, 旋即调兵遣将发起反攻,红巾军久战疲惫,加上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抵不住各路元军的猛烈反扑,兵败退出杭州。
大约就在兵败退出杭州期间 ,彭和尚这位将大元搅得不得安宁、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的神秘人物突然失踪了,此后在正史中再也未出现“彭莹玉”、“彭和尚” 的名号与踪迹,他就这样离奇地彻底失联,退出属于他的历史舞台了。
500多年后的1944年,明史权威吴晗经过仔细考证,认为彭和尚和其弟子项普略在兵败杭州后,率残部突围退往安徽或江西,“中伏被(元军)擒杀是很有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彭和尚的最终结局,恐怕已是难解的千古之谜了。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