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吃大闸蟹吗?你知道吃大闸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吗?其实,大闸蟹还是非常营养的,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大闸蟹口感极其鲜美。其中又以洞庭湖大闸蟹最为著名,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
大闸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大闸蟹史考》,说道:“‘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SA”,(“SA”在吴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谓“SA蟹”。
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味美而养生。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使之成为谷物很好的补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饱和脂肪酸并且不含有胆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平时我们吃大闸蟹一般都会蒸着吃,今天给大家换种方法做,取蟹黄蟹肉与豆腐同锅,做出一道美味来。用真材实料的大闸蟹制作,豆腐白嫩、蟹肉黄香,别具风味。让你吃一次想一次,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做法:
【蟹黄豆腐】所需材料:
内脂豆腐、鲜咸蛋黄、小葱相克食物、水淀粉、盐、油、高汤
做法步骤:
1.准备好所需材料,大葱、豆腐,将螃蟹三角盖下面的脏物冲洗干净,这样蒸出来的螃蟹才会更清香浓郁。
看蟹壳壳贝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一般都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蟹壳边上的尖角向上翘起。
看肚脐突出来的,一般都脂肥糕满:凹进去的,大多是膘体不足。当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这才挑到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
蟹壳拱起,尾部爆开。
2.将豆腐用淡盐水侵泡10分钟后切成小块
3.蒸锅加水烧开,把螃蟹壳朝下放入笼屉里,放上生姜片,盖上锅盖,水开后隔水蒸15分钟左右,将螃蟹蒸熟。蒸螃蟹,摆放很重要,一定要肚皮朝上,不然你蒸完后,螃蟹的膏和黄容易流失。
4.将蒸好的螃蟹晾凉,将蟹黄和蟹肉取出盛入碗里,胡萝卜切成细丝,姜切末。
5.锅加水烧开,加入少许盐,放入豆腐煮10分钟。(一直开小火且水保持似开非开的状态),捞出,放在冷水中晾凉,捞出沥净水分,这样豆腐烧制时,不容易碎,还能去除豆腥味。
6.锅加油烧热,放入胡萝卜丝小火清炒,炒至微干,然后捞出,这样炒出的油颜色发黄。
7.放入姜末炒香,再放入蟹黄和蟹肉均匀翻炒。
8.下入豆腐块,淋入半碗水,再加入适量盐,白糖,料酒,鸡精,烧开,煮2-3分钟烧制入味。
9.调入水淀粉(此时可以试试盐味,可以根据口味适当调整,本菜谱没有额外加盐)。适当性收汁。
小贴士:
1、豆腐喜欢滑滑的可以用盒装的内脂豆腐,我选用的是手工豆腐,豆香味会更重;
2、蛋白如果不放的话整个菜会更鲜,加入了味道会稍重一点,如果不想浪费放了蛋白的话盐要少放一半;
3、蛋黄一定要压碎,煮汁的时候汤色更浓烈,而且可以充分和豆腐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