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大罪人,注定会一直被后世所唾弃。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慈禧究竟有什么手段,让她能够一直掌握大权将近50年?”
据后来史学家们统计,当时慈禧手中的三张王牌非常关键,是哪三张呢?
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承认,那些大家庭的教育有时还是可以的,比如人家慈禧小时候手可巧了,不仅字写得好看,画得也是非常不错。
除此之外,据说慈禧年轻的时候长得非常漂亮,当时人家还自比“四大美女”呢。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要是给慈禧加点美颜,那她还是有点姿色的。
虽然慈禧的外貌并不能入我们的法眼,但人家咸丰帝那时候可是很爱慈禧的。
慈禧那时候不仅受宠,而且还给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
美貌与儿子就是当时得宠的两个法宝,也正是靠着得宠,慈禧逐渐接触到了政治。
咸丰那时候身体非常差,就连奏折都批不了了。他知道慈禧写字非常不错,于是他就经常让慈禧帮自己代批文章。
这一代可不要紧,直接让慈禧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自从那之后,慈禧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没多久,让她更加疯狂的事情来了。
在英法联军的一路猛攻下,咸丰帝带着自己的爱妃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北京城,他们到避暑山庄避难去了。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比如火烧圆明园等,这些着实把咸丰的神经给刺激坏了,于是他整日在避暑山庄吃喝玩乐,最后逝世。
临死前,咸丰帝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当了皇帝,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由于儿子太小,咸丰帝便给他找了八位顾命大臣。
为了防止这些大臣们一家独大,咸丰帝还给了慈禧权力。为了防止慈禧一家独大,另一位太后慈安也有很大权力。
提起慈安太后,着实让人感到可惜啊!
慈安太后生性温柔善良,更是有着“母仪天下”之大范。
咸丰帝那时候对慈安也是非常敬重,但很遗憾,慈安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生孩子,要不然皇帝怎么会轮到慈禧的儿子?
要是那样的话,慈禧后来也不会一家独大。
虽然慈安掌握大权并不会挽救清王朝,但人家最起码不会让自己的国家提前灭亡。
这人呐,一旦有了权力就愈发猖狂起来,疯狂揽权,慈禧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对权力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再加上一直有人干扰自己,慈禧逐渐有了打压别人的想法。
于是后来在恭亲王奕䜣的帮助下,顾命八大臣被除掉了。
所以慈禧的第一张王牌就是奕䜣,要不是有这个大清皇叔的帮助,仅靠慈禧和慈安两人是很难打败那八位大臣的,毕竟人家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这第一张王牌的有效期是很短的,仅限于双方一起铲除政敌的时候。
后来清朝大部分权力就落到了慈禧、慈安、奕䜣这三人手中,要说让慈禧最不满意的,自然就是奕䜣了。
奕䜣这个人也是“见权力忘姓名”的茬,他掌权后越来越嚣张跋扈,平时不仅看不起两位太后,就连皇帝他也不放在眼里。
其实奕䜣那时候各方面可要比咸丰帝强多了,但不知道道光帝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把皇位传给了干啥啥不行的咸丰。
后来让慈禧还更加不满意的是,奕䜣居然想取同治帝而代之,这无疑触碰到了慈禧的底线。
别说慈禧不同意了,就连不是同治亲生母亲的慈安都不同意,毕竟这是两人权力来源的基础,所以慈禧的第二张王牌就是皇帝母亲的身份。
大家想一下,慈禧要是没有这个身份,当初咸丰帝会把权力给她吗?
想必这时就会有人说了:“慈安不是同治帝的生母,那她为何还有权力呢?”
除了相互制衡外,慈安还是受人敬重的皇后啊!假如慈安有自己的儿子并且还是皇帝,那还有慈禧什么事?
所以说,慈禧能拥有权力,完全是沾了自己儿子的光。
至于奕䜣想要自己当皇帝,那绝对是不可以的,于是慈禧他们开始想办法扳倒奕䜣。
由于奕䜣干得那些丑事实在是太多了,于是慈禧直接让人罗列出了他的罪行。
本以为靠着这次处罚可以彻底扳倒奕䜣,岂料慈禧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奕䜣刚开始虽然被罢官了,但是没过多久他的亲信们又把他抬了上来,势力依旧不容小觑。
当然了,损失也是有的,奕䜣只是没了议政王的头衔,这对于他来说无伤大雅,有没有他照样能够参议朝政。
那时候奕䜣之所以权力如此稳固,就是因为他是军机处的老大,说白了就是有点兵权。
不过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清朝末年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要是没点真本事,最好还是不要掌握兵权,奕䜣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
因为在中法战争中大败,这可让人家慈禧找到了理由。
借着这次战事失利,慈禧再次弹劾了以奕䜣为首的几个军机大臣们。这下可倒好,慈禧直接来了一个“倒拔垂杨柳”,直接把根都拔出来了。
这下算是玩完了,奕䜣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卷土重来了。
兵权就是一把双刃剑,要是没那两下的话,拿着兵权只会给自己招来不小的祸。显然,恭亲王奕䜣就不懂得这个道理。
铲除这个先皇弟弟后,慈禧的权力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了。此时,朝中再也没人比慈禧的权力更大了。
想必这时就会有人问了:“慈安太后呢?”
要说当时最能威慑住慈禧的,那就是慈安了,据说当年慈禧最怕的人就是慈安。
慈禧最开始刚进宫的时候,由于违反了宫中条例,慈安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当众责备她。自那件事之后,慈禧见到慈安,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即便是后来两人一同掌权,慈禧因为是亲生母亲,权力要稍微大一点,但她对慈安依旧是恭恭敬敬,有什么事会第一时间和慈安商量。
不过慈安这个人对权力一点兴趣也没有,她非常清楚,慈禧已经成了权力的奴隶。
于是慈安就成人之美,以身体不适为由很少再管理朝政了。
慈安虽然说暂时隐退了,但有了什么重要的大事,慈禧私下里还是会和慈安商量,因为这样她才能安心。
这么来看慈禧好像挺尊重慈安的,其实慈禧早就不满了。
慈禧不满的首要原因肯定是因为慈安更加厉害,就算慈禧的权力再大,她要是想像扳倒奕䜣那样扳倒慈安,绝非易事,搞不好最后被反杀的是她。
所以只要有慈安在,慈禧总觉得有人压她一头。
此外,让慈禧气愤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跟自己一点也不亲。
由于整天忙着怎么搞到更多权力,所以慈禧逐渐活成了一个人,她的亲生儿子同治也成了她获得权力的工具。
这样的一对母子,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感情?
不过让同治感到非常温暖的是,慈安太后对他非常不错。
慈安因为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后来她一直把同治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对待,两人看上去才是真正的母子。
慈禧已经被权力蒙蔽了双眼,所以在她看来,慈安也想利用自己的儿子谋取权力。
果然什么样的人,也会把别人看成什么样。
后来慈安在宫中崩逝,她的死因至今也成了谜,不过十有八九与慈禧脱不了干系。梦魇不死,何时才能彻底独立?
对于慈禧来说,要想光明正大的滥用权力,慈安是必须要死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慈禧的第三张王牌是什么呢?当然是清朝皇室的祖传家法了。
其实这个家法跟其他王朝那时候都差不太多,大清的家法说白了就是王位要传给下一辈。
比如同治帝是“载”字辈,他死后理应传给“溥”字辈。
既然人家慈禧大权在手,所以皇位传给谁她自然要横插一手。
不过慈禧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因为“溥”字辈没有慈禧可以利用的人。于是只有四岁的光绪帝上位了,也注定了一生都在囚笼之中。
光绪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开心,反而瘫倒在地,大哭了起来。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注定会是傀儡一个,所以当父亲的怎会不难过?
那慈禧为何要选光绪帝呢?当然是因为关系亲近了,光绪的母亲可是慈禧的亲妹妹。
有自己的外甥当傀儡,慈禧这权力甩都甩不出去。
只要皇帝一直是慈禧手中的傀儡,那慈禧便能一直掌握着权力。显然,自家的亲戚更容易好说话。
要是换成别人家的儿子,慈禧还有可能驾驭不了他呢!
哪怕是光绪帝提前驾崩了,那人家慈禧还可再用祖宗家法再立他人为帝。如此一来,权力就能一直在手中不被他人夺去。
就这样,慈禧掌权一直掌到了她离开人世,将近50年,不愧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毒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