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毛主席审阅上将名单后划掉了一人,这人是谁?

陶陶读历史 2023-12-22 19:18:13
前言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众多革命志士奋不顾身,投身于革命事业。经过艰苦的十四年抗战和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国军队中涌现出众多英勇传奇的英雄人物。

为了表彰他们的卓越功绩,推动军队现代化、专业化发展,中央领导于1955年举办了前所未有的将帅大授衔仪式。

然而,在授衔仪式前,评衔委员会将拟定的大将、上将名单呈报给毛主席审阅。毛主席在上将名单中看到一个名字时,他盯着那个名字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

随后,他拿起笔将那个人的名字从上将名单中划掉,并备注道:因骄傲自满,授中将。

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名单上的名字都是经过评衔委员会深思熟虑、严格审核后选出的。而那个人无论从资历还是战功方面来说,都足以授上将军衔。

然而,毛主席却将其名字划去,并备注他骄傲自满。这是为什么呢?

王建安

毛主席划掉名字的这名上将叫王建安。

王建安,1908年出生于湖北黄安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的祖祖辈辈都是依靠给地主种地为生,尽管他们辛勤耕耘了一年,但在年终时,往往会被贪婪的地主克扣工钱,很难积攒下什么。

在年幼的时候,王建安便开始在地主家打短工,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负担。他十分羡慕那些能够读书的孩子们,但看到那些身处私塾却不好好念书的富家子弟,他感到十分生气。

每当有空闲的时候,王建安就会在地上写写画画,内容都是他在地主家打短工时听来看来的故事和知识。

后来,因为每天受着地主的剥削。王建安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乡,用仅有的钱财买了一条腊肉作为学费前往沧州八极门李殿堂家中学武。

几年后,王建安回到家乡,发现那个地主还在为非作歹。

他心中的怒火常常会突然爆发,由于年轻气盛,他冲动地找上门去,把地主家的护院和地主都打了一顿。

之后,王建安再次离开了家乡,这次是为了参军。他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愤怒,踏上了参军的旅程。

王建安最初加入了当时备受瞩目的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部队,但他很快发现,在军阀的队伍里和在地主家打工没什么两样。当时的中国百姓备受军阀混战之苦,这些部队简直就是一群军阀的手下匪徒。

王建安对他们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但每次他出手阻止都遭到嘲讽和毒打,甚至有人利用职位欺凌他。

于是,王建安再次回到老家,发现那里已有游击队驻扎,成立了农民协会和赤卫队。他被他们宣扬的红色思想和先进理论所吸引,于是加入了地方赤卫队,次年八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王建安才真正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11月,“黄麻起义”时,王建安勇猛奋战,成为第一个攀上黄安城西北城墙的红军战士。随后,他在战斗中表现得英勇无畏,并取得了不少战功,因此不断得到提拔。1933年,年仅25岁的王建安被任命为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的政委。

在解放战争后期,攻打济南之际,王建安被委任艰巨任务——攻占济南。他坚定地回答:“请主席放心!”

之后,王建安仅用几天时间就成功地攻占了济南这座被称为“不可能失守”的城市,并俘虏了蒋介石的重要将领王耀武。

建国后,王建安到地方部队视察,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战士们喝什么他就喝什么,完全没有一点架子。

1952年9月,王建安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带领士兵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

一直到1954年春天,早已疾病缠身的王建安才回到国内疗养。

所以总的来说,无论从资历,还是从战功来说,王建安都足以授上将军衔,但为什么毛主席却说授中将军衔呢?为什么还说王建安骄傲自满?

其实这一切都要从王建安和陈毅元帅的一次争吵说起。

意见不合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王建安与陈毅元帅在一次关键战役的决策上产生了分歧。

在一次重要军事会议上,由于对战术理解和战略目标的不同,王建安与陈毅元帅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双方各持己见,争论激烈,情绪逐渐升温。

当时,王建安由于情绪激动,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陈毅元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他拍桌而起,大声疾呼,表现出非常失态的行为。在场的人都为之震惊,陈毅元帅也对此非常生气。

然而,作为军人和优秀的将领,有时候确实难以避免表现出自己的脾气。

但是,这次争执却因为各种原因被传得越来越离谱,最终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对王建安产生了误会,认为他太过骄傲自满。

以至于在看到授衔名单时,毛主席从上将名单中划去了他的名字。

在评衔小组将名单呈报给毛主席审阅后,他们也注意到了毛主席的标注。这给评衔小组出了一道难题。最后,负责评衔工作的罗荣桓一锤定音:暂缓授衔!

因此,王建安成为了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中,唯二的两个在1956年授衔的人之一。另一位是李聚奎,因为当时不在部队中,无法授衔,后在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到了1956年,王建安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和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在国防部大楼正式为其授予上将军衔。

此外,彭老总还为他带来了三枚一级勋章,以表彰这位为革命征战一生的老将的贡献。

结语

在军中担任副职的岁月中,王建安从未抱怨过,始终认真协助正职领导,全力以赴地完成好工作。

叶剑英元帅曾对他说:“你能够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这是非常可贵的。”

1980年7月25日,王建安在北京因病逝世,然而,很少有人前来吊唁这位老将军。

只因为王建安在生前留下了遗言:“不惊动亲朋好友,不准开追悼会;骨灰洒在家乡农田。不要死后还浪费国家的钱和资源。”

直到王建安去世一个多月后,一些老战友和老部下才得知这个消息。

此外,王建安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在他去世后,他的遗体将被送去医学院,为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王建安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老一辈革命军人那种始终恪守的高风亮节。他们那种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永远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世之人学习和传承。

4 阅读:1431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