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以后,需要“放空”自己

张横聊情感 2023-09-17 04:19:05

01

房子要“放空”,才能在极简生活中找到乐与美。

《菜根谭》中有言: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意思就是说:一个家庭,哪怕再贫穷,也要将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贫困人家的女人,就算穿戴朴素,也要将头梳洗得清清爽爽,也许容貌并不出众,却能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

由此可见,一个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在困窘的时候,仍能保持操守、乐观向上的人,比起那些生活富足却茫然无所求的人来,不知要幸福多少倍。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这样的场景就是小时候生活的日常:大家都很穷,衣服还打着补丁,但都很珍惜,洗得发白的旧衣服穿在身上,并没有多少违和感。家家户户都比较简陋,每样东西都有其“巨大”的作用,总被擦拭得干净、锃亮。

物质上的匮乏,除了捉襟见肘的尴尬之外,更多的是成为一种鞭策,警醒着人们努力打个“翻身仗”。于是,每个人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对待工作、学习、生活都格外上心。

秉承这种单纯的“让生活过好点”的想法,多少人留下了抹不去的关于“穷开心”的记忆啊。

年过五十,不管前面大半辈子赚钱是多是少,家中多半已经被各种“杂物”塞满了,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也许已经年代久远,也许只是一时兴起,买回来还没来到拆封的小物件,总而言之,房间里的东西越来越多,给人一种无法转身的窒息感。

物质上的丰盈,起初是让人快乐的。但很可惜,这种快乐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当人们获取物质逐渐变得容易之后,物质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就在不经意间迅速消失了。

此时,如果不能定期给房子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让房子归于“放空”,自己的生活,也就如同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举步维艰了。

因为打小就做家务的缘故,每到周末,我便习惯性地花上整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打扫卫生。

孩子还小的时候,觉得每次大扫除是一种折磨,归置齐整的物品,只需孩子睡醒之后玩一遍,就又全部乱套了。孩子长大之后,每次大扫除,倒成为了一种“疗愈”,每样东西都承载着过去日子的回忆,在一次次“断舍离”中,把那些会勾起不快乐、不甘心的物件丢弃,便像是电脑定期清理“垃圾”,不但扩大了“内存”,还提升了运行速度。

年过五十之后,每天抽出时间来“清理”一下房子吧,留下生活必需品,把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打包收好或者当成垃圾扫地出门,你会发现,整个过程中的自己,是无比轻快的、欢畅的。

当房间重回简洁、整齐,那些属于生活的乐与美,也就更容易被发现,被体察了。

02

心要放空,才能“浮生偷得半日闲”。

《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座房子里的杂物都清出来了,没有能遮住光亮的地方了,所以房子就变得明亮通透。

放到人身上的话,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将心中的杂念和欲望清空,变得心中无烦恼,那么好运气自然而然就会找上门来。

记忆中,二舅爷是个命苦的人,他结婚四次,前三任妻子都因病早早地亡故了,第四任妻子生下一个女儿后,因不满二舅爷爱读书、爱喝酒,选择离婚。自此,二舅爷就带着女儿独自生活,他在哪个村小教书,随便找一件杂物间就是他的家。

从民办老师到转为公办老师,二舅爷在五十多岁时,才拿到了“正式教师”的“高工资”,只是,他依然很穷,多领了一些工资,自然,买的书也更多了,买的酒也更多了。

每每走进他狭窄的书房兼卧室,满屋子都是书,那也是我而是的最爱,一有空,就去看书,不愿回家。

对此,二舅爷很是欢喜,他最喜欢“爱读书、勤上进”的晚辈了,经常给我讲他读过的书,还送了很多适合“小孩子”读的书给我。

教书和读书之外,二舅爷喜欢写毛笔字、种花、喝酒,也因为这些小爱好,有很多朋友。等到他的女儿出嫁时,虽然没有丰厚的嫁妆,但来的客人却很多,场面很是热闹。

二舅爷一辈子也没有建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没有多少存款。他去世之后,只留下一屋子书,和一摞一摞的书法、字画。他的女儿是有几许怨气的,翻找了许多遍,也没能从中找出个存折之类的有用的东西,懊恼地把书和字画当废品卖掉。

但我想,二舅爷是没有遗憾的,不管生活遇到了多大的难题,他总能“浮生偷得半日闲”,或看书,或饮酒,或浇花,或以书画会友,他这看似穷困潦倒的一生,实则全然遵照了他的内心指引啊。

年过五十,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可触碰”的伤疤,或是工作上的失意,或是情感上的困惑,或是健康上的隐忧,无论哪一样,都让人觉得压力山大,心头被压得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此时,若自己不能开导自己,及时将“情绪垃圾”排空,让心灵“放空”,便会陷入一种“永无宁日”的自我束缚中。

要明白:人生是需要留白的,有限的人生中,不能只是被名利欲望填满,却忽视了健康、快乐、家庭等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费尽心思,总也追求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再苦苦追求了,让时刻紧绷的神经舒展开来,让疲于奔命的自己放松开来,日子或许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03

身要“放空”,才能体会到“无事一身轻”。

五十岁以后,要学会做“减法”,才能体会到“无事一身轻”的愉悦。

对于很多人来说,赚钱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多赚钱,他们舍弃了休息的时间,更“舍不得”退休。

当然,只要身体还能撑得住,也的确很享受这种“又忙又累又有收获”的日子,继续干下去也无可厚非。

但,对于那些一直在“硬撑”着的人,就着实没有必要了。

比如,我们老家镇上一位开杂货铺三十多年的老板娘,在儿女成家之后,便开启“放飞”自我的生活了:买了一辆房车,开始自驾游,每到一处,都拍照、拍视频,日子过得让人羡慕不已。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准退休”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选择。

比如,网络上报道的《8年骑行12个国家,骑行治好了我的抑郁症》的李冬菊,《国企退休前,我卖掉一套房独自去留学》的董小姐,她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让自己“躬身”于自己热爱的事情。

在挑战自身生理、心理的极限上,获得关于被肯定、被认同、被尊重的更高阶层的安全感,从而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这的确,需要勇气,更需要强硬的执行力。

然而,生活,就是这样,只有不断地去调整自己,才能与身边的世界达成真正的“和解”。

正如《庄子》里有一句话:“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曾国藩也曾说:“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得到的时候,不要过度开心;失去的时候,也不要过分忧伤。

我们这一生,本就活在失去与得到之间,得到自己想要的,的确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但是失去自己所爱的,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得到与失去,并不是绝对的好与坏,而是一种祸福相依的流转。

04

结束语:

五十岁以后,学会“放空”自己吧。

只有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能真正活得安然。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1

张横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