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指的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的评价,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到了秦始皇时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便废除了谥号制度,到了西汉时又重新施行。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谥号,除天子外,周朝时诸侯、卿大夫有得谥号的资格,汉朝时规定只有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二品以上官员有得谥资格,到了清朝时一品大员去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给予谥号,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在得谥者中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
周公姬旦,传说谥法由其所创
谥号的长度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臣子的谥号一般是一到两个字,君主的谥号则变化较大,在隋朝之前帝王的谥号一般也是一到两个字,比如隋炀帝谥号是“炀”,到了唐朝时前期帝王的谥号也是一到两个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谥号为“文”,到了唐玄宗是帝王谥号字数开始增加,并把先帝的谥号改为了七个字,比如李世民的谥号就由“文”改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自己的谥号则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到了清朝帝王谥号字数更多,长达二十多个字,比如康熙皇帝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商太祖
庙号,是帝王去世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商朝灭亡后庙号制度并没有被沿用,到了秦始皇时更是连同谥号一起被废除,就这样庙号制度废止了千年之久,到了汉朝才逐渐恢复,并延续了下来。最初,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并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比如商朝开创者商汤庙号是太祖,开创“武丁中兴”的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武丁庙号是高宗,之后庙号名称逐渐变多,比如仁、孝、宣、世、圣、烈、成等等。
汉太祖刘邦
而且在早期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比如汉朝对追加庙号一事非常慎重,整个汉朝有庙号的皇帝只有七位,其中西汉四位(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东汉三位(汉世祖刘秀、汉显宗刘庄、汉肃宗刘炟),其他有庙号的皇帝如汉高宗刘奭、汉统宗刘骜、汉元宗刘衎等的庙号都因功绩不足而被废除。汉朝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在后世谥号字数膨胀的情况下,庙号反而起到了盖棺定论的作用。
汉武帝,首创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建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在早期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以多次改换年号,称为“改元”,比如汉武帝曾用过十一个年号,武则天曾用过十八个年号,到了明朝以后采用一世一元制,也就是说一个君主在任期内只使用一个年号(明英宗朱祁镇因政变复辟,二次登基,所以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等。正是因为一世一元制,所以在明清时期多用年号来指代一位皇帝,比如永乐皇帝、正德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到了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废除了年号纪年改用民国纪年,期间袁世凯称帝使用的“洪宪”,以及溥仪在伪满洲国使用的“大同”、“康德”均不为正史所承认,因此宣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