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在兵制方面唐政府主要施行的是府兵制,即兵农合一,平时作为农民耕种土地,农闲时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不过随着后来战事频仍,兵役加重,府兵制已逐渐不能满足作战需要,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府兵制也失去了赖以施行的经济基础,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正式被废除,改行募兵制,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再加上唐玄宗时期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导致地方上的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唐玄宗李隆基
到了唐玄宗天宝元年,年边军数量不断增加,多达49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安禄山所统领的范阳三镇兵力就多达15万人,随着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到了天宝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自叛乱发生到最终平定,安史之乱持续了长达八年,期间三十余万士兵命丧沙场,众多能征善战的名将也由此陨落。
安史之乱示意图
高仙芝,原本是高丽贵族、出身于武将世家,早年随父在安西任职,被夫蒙灵察提拔重用,开元二十九年被任命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此后高仙芝平定小勃律、击败朅师国,先后升任四镇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右羽林大将军等职,天宝十四年高仙芝被封为密云郡公,同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被任命为讨贼副元帅,屯兵陕郡。当年12月封常清兵败汜水,退守陕郡,在封常清的劝说下高仙芝放弃陕郡,退守潼关,与高仙芝有龃龉的边令诚趁机向唐玄宗进谗言,说高仙芝不敢进兵、损失物资,不久高仙芝于军中被杀。
封常清谢死表闻
封常清,唐朝蒲州猗氏人,年少时外祖父流放安西充军,在外祖父的指导下,封常清学识广博精深,三十多岁时投到夫蒙灵察麾下从军,担任高仙芝的侍从,并随高仙芝平定达奚部叛乱、征讨小勃律,因功先后升任节度判官、行军司马、知节度事、御史大夫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被任命为范阳节度,募兵征讨安禄山,但在与叛军的交战中封常清战败,被唐玄宗削去官爵,以平民身份在高仙芝军中效力,后唐玄宗听信边令诚谗言,杀封常清于军中。
唐灭小勃律之战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年轻时应募为安西都护府驻军,因作战勇敢、屡立功勋,授为昭武校尉,天宝六年跟随高仙芝攻打小勃律,担任陌刀将,战后升任右威卫将军,天宝十年又跟随高仙芝征讨石国,被敌军称为“神通大将”,后被朝廷升任为右金吾大将军,留任疏勒镇使。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嗣业被唐肃宗召回,与郭子仪、仆固怀恩配合平叛,先后参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后又参与收复河南、河东道,因功加任开府仪同三司,封虢国公,乾元二年,在与郭子仪围攻相州时李嗣业中箭受伤,养伤时突闻发令的钟鼓声,李嗣业大喊杀敌致使伤口破裂,流血而死。死后唐肃宗赐李嗣业谥号忠勇,追封武威郡王。
哥舒翰纪功碑
哥舒翰,突厥突骑施部人,常年客居长安,初为陇右节度使王忠嗣衙将,后因功擢为右武卫将军、副陇右节度、河源军使,天宝六年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次年击败吐蕃,兼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被任命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率兵二十万镇守潼关,天宝十五年因遭到杨国忠猜忌,哥舒翰被逼率兵出了潼关,在与叛军交战时大败,被部将火拔归仁等人挟持投降了叛军,囚禁于洛阳,至德二年唐军收复洛阳,安庆绪带着哥舒翰渡过黄河,战败后便将其杀害。后来哥舒翰被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愍。
安禄山
安思顺,粟特族人,因所在部落破败,跟随伯父安延偃投奔到了唐朝,由于安延偃是安禄山的继父,因此安思顺虽与安禄山没有血缘关系,却是名义上的堂兄弟,后来安思顺应募投军,逐渐崭露头角。开元二年吐蕃侵犯临洮军,唐军在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薛讷的率领下大败吐蕃,战后安思顺因功升任洮州刺史兼莫门军使,自此直到天宝十一年安思顺一直在陇右任职。天宝六年原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被征入朝,安思顺接任河西节度使,天宝十一年任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安思顺多次提醒朝廷安禄山必反,但未受到重视,安史之乱爆发后安思顺被罢去朔方节度使之职,入朝担任户部尚书,后受到哥舒翰诬陷,含冤被杀。
张巡
张巡,从小博览群书,通晓战阵兵法,唐玄宗开元末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攻陷了东都洛阳,声势浩大,一些州县的太守、县令纷纷投降,其中就包括谯郡太守,而真源县正是在谯郡的辖境内,张巡奋起反抗,在雍丘与敌军对峙数月,并多次击败敌军,张巡因功被唐肃宗任命为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年,安禄山死后安庆绪率大军进攻睢阳,张巡被推为主帅,并大败叛军,战后升任御史中丞,当年七月,叛军再次围城,在睢阳周边驻守的朝廷大军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后睢阳城破,张巡为敌所害,被朝廷追赠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