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我在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垂垂老矣的模样,我那时候太年轻,以为“老”是离我非常遥远的东西。
等到人生步入了中年阶段,见惯了新生和死亡,才慢慢意识到自己也会变老,而且距离还不怎么遥远,似乎也就是几步路的样子。
所以平常对“老、病”有很多留意和观察,也自然有很多思考和敬畏。
下面就详细谈一谈。
人生如戏,变老如退场。这个世界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台下的时候,人会盼着登上舞台,就像小孩子盼着长大一样。
等到真的成熟了,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人又会感到疲累和烦躁,我们看这世界上那么多的中年人都是水深火热一般,那种滋味可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而衰老的过程就像是慢慢从舞台中央退场的过程,老年人几乎就等于边缘人,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受冷清和寂寞。
何况还有病患缠身的痛苦,身躯无力,老眼昏花,有时候老人会感到自己是被世界抛弃了一样。
苦海无边,人在老的时候会对痛苦有更多更深的感触。
人在变老后,会有什么好处吗?坏处更多,但也有一个好处俗话说,因祸得福,祸福相依。这世上的事也往往是有好有坏,如同人有善恶,天分阴阳一样。
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老”给人带来的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坏处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很重要,那就是阅历和见识。
或者说是思想的深刻,是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能够看淡荣辱得失,懂得放弃,明了虚实和真假。
这些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甚至会让人宁愿衰老,行动不便,也不想回到过去。扪心自问,假如你可以选择回到自己小时候,你真的能忍受自己从前的幼稚和虚弱吗?有些人说想回到从前,实际上是想带着现在的记忆和精神财富回去欺负人。
人唯有在老年,方能明了自己一生的脉络。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就说明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觉悟,只要能够大彻大悟,那失去生命也不算什么了。毕竟人生如寄,相当于在异乡漂流,不能醒悟就不能“回家”。
当人生步入老年,自然就会断舍离,不得不放弃很多,有些东西就算你想也是有心无力了,这时候人生犹如“定居”,热闹和繁华褪去,剩下了的东西才是你的。
回顾自己这一生,一切犹如掌上观纹,就像大树从春天走到了夏天,又从秋天走到了冬天,叶落无声,只剩枝干稀疏,人生路看得明明白白。
有舍弃才有得到,有冬天才有春天,人生四季皆有其美妙。
正因为世上的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人才要有精神寄托。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人活着是为物质而活,还是为精神而活?或者说是客观重要,还是主观重要?
比如你整天忙着赚钱,忙着名利权这些,想着怎么超过其他人,地位最高,变得最强,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异性也都喜欢你,这样的境界算是最好了吧。
但“老病”会提醒你这些都是妄念,你以为的力量都会化为虚无,包括你以为的真情也会消散,甚至本来就是一场戏。凡是你从外界得来的物质,都会有保质期,等它们过期后,你是谁?
当然物质力量也是力量,人在现实中需要力量,但归根结底,人生到最后的慰藉和超脱都是要靠精神,我所说的寄托,意思是你的爱好和事业,它就像一艘船,可以载你过苦海。
最怕就是你没有自己的追求,心里没有信念,脑中没有道理,什么都不信,随波逐流,日益老去,稀里糊涂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