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开始“衰竭”时,除了水肿,还有4个症状,不妨提前了解

尔安谈健康 2025-04-13 09:40:58

吴先生,35岁,5天前突然出现了没有明显诱因的咳嗽和咳痰,痰液难以咳出。起初他到社区医院接受静滴药物治疗,但连续3天效果欠佳。直到半天前,吴先生开始感到胸闷、胸痛,尤其在咳嗽时疼痛加剧,同时他发现尿量明显减少、尿色发黄,还伴有恶心、乏力、心慌和腰部酸痛的不适。见状之下,他赶紧前往市区医院就诊。

在医院内,医生对吴先生进行全面检查:体温为36.5℃,心率约10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血压读数为150/100mmHg;听诊时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也未触及心包摩擦音,但注意到双下肢有轻度水肿。随后,胸部CT扫描显示双肺存在炎症。与此同时,医生还安排了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项及空腹血糖等多项检测。结果显示,吴先生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肾功能异常,尿蛋白呈阳性,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也显著上升,体内电解质出现紊乱,空腹血糖异常偏高。

综合吴先生的病史、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医生诊断他为肾衰竭,合并肺炎及2型糖尿病。医生在与吴先生详细沟通病情时指出,肺部感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牵连至肾脏,加速肾功能的损害,因此,在治疗上应当首先积极控制炎症,同时配合保肾、利水消肿和降糖的综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炎、补液、止咳化痰以及针对肾脏和血糖的药物干预后,吴先生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症状逐步缓解,目前总体状况稳定,疗效令人满意。

肾脏的重要性与功能

肾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排泄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重要任务。它通过生成尿液,不仅保证体内环境的清洁,还在电解质平衡、酸碱调控和血压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滥用以及其他因素导致肾损伤案例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肾功能下降的风险。一旦肾衰竭进入晚期,患者往往不得不面临终身透析甚至肾移植的严峻局面。因此,在肾衰竭“刚萌芽”时,及早辨识信号、及时干预十分关键,切忌掉以轻心,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为不可逆的尿毒症。

肾衰竭早期隐约的4大征象

困倦乏力当肾功能开始减退时,许多患者最初会感到全身乏力、容易疲倦和精神不振。这样的不适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工作劳累所致,因而容易被忽略。其实,这种持续的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及食欲不振,正是肾衰竭早期对毒素蓄积及代谢异常的反应,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身体水肿众所周知,肾脏在调控体液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肾功能受损,体内多余水分与盐分便会出现滞留,导致组织间液体渗出。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睑浮肿、双下肢及足踝明显肿胀,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胸腔、腹腔或心包积液。尽管休息后水肿状况可能有所缓解,但若长期存在或逐渐加重,就需要警惕肾脏健康问题。

排尿异常正常情况下,肾脏会调节尿量与尿液成分,一旦出现问题,排尿特征也会发生异常。早期肾衰竭患者可能会经历夜尿增多、尿液中出现泡沫,甚至尿色由清变深。此外,部分患者在感染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尤其是夜间频繁起夜,更是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的信号,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高血压症状当肾功能下降时,体内水钠潴留加重,同时肾脏也会释放促使血压升高的激素,这就容易引发高血压。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本身就有高血压病史,而随着肾脏受损,血压控制变得愈发困难,降压药效果不佳。如果发现血压骤升且不易控制,应及时考虑是否存在肾衰竭的风险,并进行肾功能评估及影像学检查。

提前识别,早做干预

肾衰竭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其早期往往隐匿在日常的轻微不适之中。因此,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持续的疲劳、排尿习惯改变、身体局部水肿或血压异常,切不可掉以轻心。及早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还能在病情未进一步恶化之前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发展为不可逆的尿毒症。正如吴先生的情况所示,只有在病因暴露时迅速干预,结合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患者才能有效改善预后,重拾健康生活。

面对肾脏健康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容忽视。及早了解和识别这些早期信号,将为我们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保障整体健康。

5 阅读:3223
尔安谈健康

尔安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