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中同学群里通知聚会,
聚会上,同学会说白了最后都是窥探大家混的怎么样,
看看有没有对自己有用的,
至于学生时代那些单纯美好的回忆,顶多回忆半小时算多的了,
35岁左右的年纪,
有人年薪百万,有人亿万富翁,镇长科长什么的都有了,
想想自己,不由的一阵唏嘘。
我们班是那一届的重点班,不过是农村镇上的高中,
班里70多个人混得特别好的不超过10个,混得差不多的有一半。
很惭愧我是班里的学渣。同学里有华为的,
华为那个好友好几年都没见过,从来不发朋友圈,
我和老公好不容易去一次他的城市,每次他都是在出差。
还有一个在工程单位混得比较好的,刚开始那几年特别高调,
最近突然间就低调了。
体制内的也不少,政府机关的我们班没有,火箭班邻班有几个。
混得好的不说年薪百万,但是多数是20-50万左右吧。
体制内的同学,平时往往都很低调,
待人和和气气,生怕走路下脚重了点惊了哪位神仙,
昨晚睡晚了今天打个哈欠,明天就有人嫌你口气重没形象,
划掉了你年底优秀的候选名额,
表面上反而都能其乐融融;
体制外没这么多恨不得多生几个心窍的世故,居移气养移体,
开放的环境更能放大人的本性,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
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成本,人却也活得如社会达尔文法则一般冷酷。
体制内是上限极高,甚至可以说是最顶尖的,
这个大家没有异议吧,从古到今都如此,
同时下限也相对比体制外高很多,这个统计局,有数据,
体制内平均收入比体制外高一倍,而且体制内收入差距比体制外小得多。
比如他是局长,你是最低级的科员,他不会跟你差距几十倍,
加上各种津贴差一倍都费劲,
但是体制内的问题是,普通人一辈子基本就那样了,
而体制外,是有无限可能的,这个就看你的追求了。
大部分人进体制,就是图安稳,
想过上体面的生活,是很难的,
而自己出去闯,那就是拼,必须出人头地,
认识一个从体制内跳到华为的同学,
据他透露,
他们从象牙塔进华为,就像进入另一个大学,
一些技术专家真的跟科学家怪叔叔似的,与体制内真的是两个世界,
他们理解不了体制内的行为方式,体制内恐怕也难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
大学毕业后没有聚过,感觉关系好的凑一桌聚聚就可以了。
其实过亿身家的做工程的钱并不多,
我也认识一个做工程的过亿身家的,
做产品做一个50%是毛利,上亿的项目一个接一个,
身家大概过百亿。
问题是他账面上的确是有钱,但是都是应收款。
一边是应收款催不出来,一边是原材料商每天在催款。
真正能拿到手上的大概就只有600万,其他的都是他拿不到手上的钱。
很多人看到某人成功,就把他的成功归结到运气身上,
因为只有把事情归到关系/运气上,
才能给他们的内心找到一点平衡感,
毕竟承认自己运气差比较容易,
但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比较难,关系在面试有没有用我不清楚,
但说关系没用纯粹胡扯,
但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的话,就算有关系也走不了多远,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说到公务员的印象是什么:喝茶看报,闲,铁饭碗,
很多人也认为公务员不加班,朝九晚五,任务轻,福利好,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至少我知道的很多不是这样的,
很多公务员周末也不休息,下乡扶贫也很辛苦,
这帮人无论是为人办事,方方面面绝对是让你一点挑不出来毛病,
我个人觉得,每个人成长环境不一样,要走的路也不一样,
即使家境差不多,但是选择也不一定相同。
我们有四个很铁的小伙伴,
大家家里都差不多,高中时候学习成绩也差不多,过的人生却截然不同,
a读完本科就工作了,现在应该是二副了吧,也可能是三副,
我不太懂他们那一套,前几天刚在广州买了套房,人家是完全靠自己。
b高中毕业稀里糊涂选了软件工程,
结果没想到硕士毕业后这么吃香,
听他说签了广州电信研发岗,一年23,今年八月入职。
c我之前有提到过,在华为实习过,
有很好的机会去互联网公司,但是最终去了中规院。
d就是我了,水平很一般,找的工作有私企也有国企,
但还是毫不犹豫得选了体制内,后面又去了华为,兜兜转转,
只能说对未来的规划不一样吧。
e和f是我本科同学,e在中国民航大学读研,
专业转去计算机了,他拿了很多offer,
最终选择了百du,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进体制内。
f是女生,他和b是校友,b读本校研究生,
f是调剂去的。
f之前找了好几个私企,都是产品经理,最高的给的15W一年,
最后签了一个国企,最近在准备军队文职的考试。
其实,这些人都只是个例,单纯从能力上来说,
尽管专业不一样,大家都差不多,没有特别突出,但也都还行,
包括去百du的那个同学,真要说起来,这几个本身能力区别不大。
所以嘛,选择去哪儿工作,还是要看自己……
第一是看自己的喜好,到底想去从事什么工作,那有人就是喜欢体制内,
有人就是喜欢体制外。
第二是看自己的专业,有的时候吧,专业真的比努力重要。
能力二字,有时候其实是无法直接量化比较的,
比如四大劝退专业,人家根本不会编程,但不能说人家能力不行,
只是现在风头在互联网而已。
有句话这么说“普通玩家标准配置,
专业玩家自由配置”,
其实说的就是个人能力和资源匹配的问题,这个能力指的是你个人的统筹能力,
其中包括了很多,比如说你掌握的技能,学习的专业,性格特点,
家庭所处的社会关系,个人的人际关系等等。
而这些统筹起来的能力恰恰就是你可以支配的资源。
这些资源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你的选择和人生。
在刚迈出校园的时候能全方面评估了解自己整体资源和价值的人毕竟是少数,
更多的还是靠父母长辈的指点,周围同学朋友带来的认知等等,
而周围的人的经验受群体经历,知识认知,
眼界深浅等种种原因反馈给你的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太多时候都得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人生太多的方向都可以抵达目的地,在没尝试之前不要轻易给任何事情贴标签,
多一个尝试就意味着多一份机会,多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这大概是我最深刻的体会了,
在工作中,有人一天在企业又不好好钻业务,下来又不学习,
到了三十就中年危机,
你看看现在年轻人,有多少下班回家就看书考试的,
但凡这种人在社会上都混的走,大部分待遇还都不差。
拿我身边的人举个例子,名校毕业财务专业,考会计从业四次过,
助理会计今年第三次没过,我零基础助理一次过,也不是什么名校出来的,
这就是差别。
比我大三岁的学姐,CPA一次过五科,而有的人在这种考试只会弃考而已,
这就是差距。
这社会哪儿有那么不堪,不堪的是自己而已,
比如以我为例,大学毕业后去了500强外企,
当时真的对那些还没毕业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的同学确实有点鄙视,
一年复一年,今年没考上明年再考!
我的工作很忙,可以认识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去很多地方,
一度觉得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甚至我身边的同事们也经常在撸串摊上公然分享她那些一毕业就进体制的同学,
她说她们说话酸,讲话一套又一套,什么世上不存在绝对的稳定,
她们不过是在养老罢了之类的评价!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在外企里姓中不姓洋,很多时候机会都是属于洋和尚的,
姓中的员工大部分能混到个中层就已经很不错了!
外企也好私企也罢,你天天都在过招,和工作和客户和同事和上司和所有,
哪怕你天天996,等哪天你失去了价值了,没有一句体己的话你就要马上离开,
因为你后头还有更多体力充沛磨拳擦掌觉得自己是那特殊的8%的年轻人在虎视眈眈。
你很努力你也很拼命但还是日日惶恐!
随便一个借口都可以干掉你,比如不要30岁以上的,不要未婚未孕的。
我也曾经愤愤不平,在多年前一个春节的假期里,和闺蜜逛街偶遇班长的母亲,
那个一毕业就进体质的班长!
寒暄了一阵,班长的母亲问了我闺蜜的职业,我闺蜜是老师,
班长的母亲听了后很赞许地说“老师好,稳定有发展”!
目光又落在我身上,意味深长地什么都没问我!
她们就这样手拉手地走着聊着,
有许多共同的话题,我更像是另一个世界里透明的人!
我曾经为这一幕很愤恨,觉得班长的母亲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暗自发愤要过得比班长好,打打她母亲那天不屑一顾的嘴脸,
这些年过去了,那些体制内的同学虽没有大富大贵,
但日子过得有模有样,不像我们一样要995,996,
她们有大把的时间陪孩子,空余还报了一些爱好班或者进修班丰富自己,
日子过得充实又实在,
而我们呢,995.996重复着机械的工作,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安排自己其他的想法,
婚姻成了老大难,除了工作加班外想报个什么班,
不好意思加班已经填满了你的生活,
不知道哪天干不动了会被毫不留情地请走,谁在意过你也是那个建立过业绩意气风发的少年呢?
还有那个和我在深夜里撸过串吐槽体制内同学的那个同事,前几年国考过了,
工位上的东西连收都没收就直接离职了,头也不回地奔向了她的新生活。
我们曾经没被生活捶打过,过高地评价了我们自己,
以为我们总是特殊的那8%,其实我们也不过是最平庸的那一部分人而已,
因为我们也曾经期待过却无意承认我们向往过那样的生活,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我安慰是种啊Q精神。
因为我们曾经固化地认为他们是一群不上进的贪图安逸的人,却全让不知生活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一个人上进和进步,
不是除了出不完的差见不完的人加不完的班,
一切不过是我们给自己和他们贴了标签,
却自以为是地觉得只有自己选择的路是最好的,别人的都是捷径,
公务员和事业编岗位有个很大的优势是不看出身看成绩,
大家都参加考试,谁考的好要谁。
但是进企业很讲究出身,一般学校的毕业生递简历直接被扔掉了。
早些年,让人年纪轻轻不要进体制,似乎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能迎合大多数人的心理。
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追求稳定意味着保守,
意味着没有追求和远大的志向。
类似的这些批判选择体制内的文章,
正好迎合了当时大众创业、互联网和自媒体风口的热潮,
互联网上到处都是做自媒体月薪十万和创业融资千万的励志故事。
因此这些认为“稳定就是浪费生命”、“追求稳定就是没有梦想”的文章非常受欢迎。
现在鄙视体制的观点盛行无非就是互联网资本泡沫,
以及全民自媒体时代的yy狂欢的一个缩影罢了,
受一些网络爆文和刻意宣传比如胡玮炜《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以及杨天宝《创业时代》等影响,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人人都想“创业”当老板,
殊不知大部分人根本不是创业那块料,天资不够,学历不够,背景不够,
甚至所谓的一腔热血,也仅仅是急于暴富的鲁莽而已。
中国95%创业企业活不过2年,
个人能不能有好的发展,跟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没有关系,跟行业也没有关系,
跟个人是否上进努力有关,当然了,也要考虑历史社会的进程,
所以,一个人的前途,既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行程,
此一时彼一时,明白环境不会一成不变,
同时自己为应对变化而未雨绸缪,持续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嫌弃公务员薪酬体系不行,但是绝对不要嫌弃公务员队伍能力不行。
每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
都有一个高瞻远瞩、执行力强的公务员队伍在给整个地区保驾护航。
任何人都有资格讨论其它行业,不是非得在那个行业就业过才能讨论,
因为现在信息流通太快捷太方便了,即便是体制内,
一旦有什么特殊行政命令,也经常会被提前曝光出来大众知晓,
比如什么限购限号并区新区落户以及各个地区部门奖金公积金各种福利等,
经常会被一些公务员网络曝光。
因为公务员不是一个割裂的群体,它与普通群众是有机融合的,
每个公务员都有N个体制外亲戚朋友。
但说到鄙视嫌弃公务员,首先你得混得更好否则就是酸。
如果你比你的乡镇市级公务员同学收入高,工作更轻松,
生活质量更好,你当然可以笑一笑他们。
大部分公务员定位是中等偏上的阶层,普遍素养高,只是现代社会太多元化了,
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向往公务员的生活的,
我很少听到人直接说公务员好,都只会说“工作不好找,不如公务员”,
在我个人看来,我绝对建议女生考公务员 ,
女生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经济压力,而且社会对女生的宽容度高。
从配对上看男人找对象大都只能找比自己低层次的女生,
女生可以攀高枝,公务员好嫁人。
男女在能力上的差异其实可以忽略,大学毕业对就业感到迷茫的女生,
可以毫无负担的选择公务员,
男生则不能(家庭有背景的除外) 要考虑到经济压力。
你如果想要留一线城市,
又觉得自己没那个能力在体制外赚大钱的话,体制内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
看你写这么多不容易,23进体制不懂珍惜,29辞职,32再次进体制,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带节奏!看看考公人数,就知道真假了!
很多人不信邪。
鄙视?你是在开玩笑嘛?各有各的活法,不羡慕,
2007年进体制,地市级事业单位,目前管理七级,混吃等死。上面没人,在地市级,我这个职级基本是天花板了。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要进体制,上限不高,浪费了你的天赋。体制适合我这种没什么进取心的普通人
会
你们高中语文老师不怎么样。
三年前写的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