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霍卡大坝被炸,您怎么看?

枯坐的高月 2024-11-11 09:46:53

盛夏即将来临,而夏天正是吃瓜的季节。尤其是网络普及的时代,舆论的放大镜作用几乎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即便是一粒芝麻,在网络中一经关注,那绝对会变成一个脆甜到惊天地泣鬼神地步的“大瓜”,而种种“网暴”事件,则将人性中的恶,在这个信息时代通过网络行为,再次表现得肆无忌惮,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不禁令人细思极恐,不寒而栗了。

某国企高管的“牵手门”就不多说了吧,在下只想问一问,诸君在观看“牵手门”视频时,关注的是女主的颜值,还是事件本身?对一个精致大叔与妙龄女郎手拉手招摇过市,心里的第一感觉是一种什么滋味?对此诸君您不必回答,人世间很多事情,大家心里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透就是不说透,跟着舆论随大溜便了。这是最能体现咱中国人某种精神面貌的地方——咳咳,纠正一下,歪果仁也绝对好不到哪儿去,天下乌鸦一般黑嘛。西方哲学有一句经典格言:人最容易相信的就是与自己无知的东西。

▲在下觉得如果是两个未婚的年轻人,“牵手门”的画风不失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说实话,逛大街时,在下就有牵着女伴的小手闲庭信步的毛病;也许茫茫人海中,双鱼座的在下,内心与生俱来就缺少一种安全感的缘故吧。

另外,有一点我们也必须承认“人都是虚伪地活在一个被利益和欲望控制并蹂躏着的现实世界中”这个事实。而这个现实,在网络信息时代,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在认知领域“攻城略地”展开如火如荼的舆论战,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了。

在这个战场上,人的自由意识被无意识地关进了认知贫乏的集中营,而欺骗、伪诈则兵不血刃地成了强暴、屠戮网民认知的“网络黑手党”或“网络纳粹”,而这些施暴者,甚至还要用意淫的艺术,让网民觉得即便是被强暴,蹂躏得久了,也是可以酸爽到高潮的。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态,体现(或预演)在了现代及未来的战争的“混合战”中。

▲被炸毁的卡夫霍卡大坝溃决口实景

▲炸毁前和炸毁后的大坝

这不,“北溪海底输油管道被炸”还没有破案,卡夫霍卡大坝又成了一个新的“罗生门”疑案。谁干的?这个疑问其实并不是这次事件最有意思的地方,这个谜底自有考古学家去揭秘。而现实是,卡夫霍卡大坝被炸对现有战场局势的影响并不显要,而如何利用这次事件大做文章——舆论放矢,以乱箭穿的,对俄乌冲突的走向,有可能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那只调皮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的翅膀,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因为,如此卑劣的手段,没有深层的战略考量,信息战的需要,是不可能轻易做出的。

▲蓝色为洪水淹没区,主要集中在赫尔松左岸俄控区

以上仅仅是炸毁卡夫霍卡大坝的动机之一。另外就是,有人将之于当年国民党蒋介石为阻止侵华日军的追击而扒开黄河中游的花园口大坝相比较,不能说没有一点意义——历史有时候确实是“惊人地巧合”的。那么从老蒋扒花园口的动机,来推断炸溃卡夫霍卡大坝的犯罪动机和心理,也就不能说没有一点逻辑性常识了。

这至少让我们可以从中隐隐地感觉到,俄乌这冲突双方走到这一步,似乎在告诉我们,或许其中有一方快撑不住了,所以才会如此“丧心病狂”活“狗急跳墙”地置百姓及天下民生于不顾,从而制造这么一出“决绝”的事来,来达到争取战略缓冲,或垂死挣扎的目的。虽然这只是常识推理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战争是残酷的,历史上为达到战略目的而以百姓为刍狗的事件,屡见不鲜。

例如二战期间,大英帝国战略性地破获了德国法西斯的通讯密码,在一份破获的文件中得知,法西斯空军将对大英战略重镇考文垂市实施毁灭性大轰炸,而为了保守破获法西斯密码这一战略级秘密,就故意装聋作哑,从而导致无数平民百姓在法西斯空军的这场大轰炸中,成为保守这一秘密的牺牲品。战争遵守的永远是战争的法则,而世俗的道德只能在战后成王败寇地变成审判失败者的筹码。所以,战争中的很多事件,对胜利者或者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壮举,也或者是永远的秘密;对失败者则成为那根将其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钢钉。千秋功罪,就与考古学家发现的历史真相去评说吧。

▲被淹没的下游城镇变成了一片泽国最后,谈一点个人依据常识推理,对相关俄乌冲突信息真伪的两点辨别方法:其一,有话语权强势一方的信息必须多方印证,“谎言帝国”的名号不是白得的;其二,泽连斯基与普京谁的演技更好,谁作假的可能性就越大,谁的话就得多推敲。此方法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前提预设(任何立场),而是保持中立,凭逻辑常识推理,任何网络大瓜背后的事实动机,皆可以此类推,谨供诸君参考。

0 阅读:7
枯坐的高月

枯坐的高月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