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名传千古,短短28字背后,是一段厚重的历史

江忆北谈过去 2024-09-11 14:19:28

诗和远方,一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们追求自由与浪漫的精神寄托。而在古代,同样也有很多诗人,他们从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他们始终坚守理想,去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

正如王之涣,与那么多留下著名诗篇的诗人相比,他一辈子没当过什么大官,也没做成做什么大事,就连传世的作品也仅存6首,但是……即使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仍一辈子坚定地去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写出独属于他的千古绝唱。

你可知,王之涣被誉为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然而他其实从未去过边塞,未曾有过从军的经历,但他写的字里行间却能将边关战士的心理拿捏得恰到好处。

王之涣笔下最著名的诗歌莫过于那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写《登鹳雀楼》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据说,当时王之涣和朋友来到鹳雀楼,将北国山河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一时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这首诗只有二十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还告诉世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此外,这首诗也是唐朝五言诗中的压卷之作。

现如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齐名,成为小朋友最爱的三首唐诗,由此可见,王之涣诗歌的影响深远。

当他写最拿手的边塞诗: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在洛阳听到有人吹《折杨柳》时,就生出强烈的思乡之情,写下著名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好友王之涣在听到这首笛曲的时候,同样有感而发,留下这首大气磅礴的千古名篇。

王之涣在诗中写道:奔流到远方的黄河,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一座孤城在崇山峻岭中巍然屹立。无需用羌笛吹奏那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春天的暖风是不能越过玉门关的,增添的愁绪又有何益?

小时候背过的这首唐诗,一直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也许曾经不理解其中的诗意,却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从此便知道了,在遥远的大西北,有大漠孤烟,黄沙蔽日,有孤城硝烟,思乡情愁。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名传千古,而短短28字背后,其实有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凉州,地处西北边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唐朝,这里更是成为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舞台。当时,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境战事频繁。为了保家卫国,无数将士远离家乡,驻守在这片荒凉而充满危机的土地上。而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敌人,还有对家人无尽的思念。

“一片孤城万仞山”,在万仞高山的映衬下,戍边城池显得更加孤独和渺小,可想而知,戍守在此的将士们需要忍受难以想象的孤寂。“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声声,吹奏着那首《折杨柳》,这曲中的哀怨并非是对命运的抱怨,而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春风不度玉门关”,温暖的春风是吹不到这偏远之地的,将士们所承受的艰辛也无人知晓。

边塞诗是最能表现盛唐气象的,王之涣的边塞诗有着激越昂扬的个性风格。正如这首《凉州词》,短短28字,足以妙绝千古。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戍边将士们的怀乡之情,基调苍凉而不失悲壮,虽然在极力渲染士兵不能还乡的哀伤,却丝毫没有半点消沉,反而传递出慷慨激昂的情绪,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胸怀。

《凉州词》不仅仅是一首唐诗,更是那个时代边疆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展现了戍边将士们的忠诚与坚韧,它带着我们穿越悠悠的历史长河,走进盛唐的边塞,走向那片充满传奇与壮志的土地,去感受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直到今天,每当我们再次回想起这首诗,依然能够铭记历史,同时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而这,便是诗歌带给我们的力量。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组诗作品,还有一首:

《凉州词二首·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这首诗中写道,突厥首领来到中原请求和亲,而盛唐天子神武超绝,令期待与中原和亲的突厥首领只能失望而返。

盛唐为何称为“盛”唐,那便是不屑于用和亲此等对策换取短暂的和平吧。在盛唐诗人中,恐怕只有作为小人物的王之涣能够捕捉到这个历史细节和独特的角度。诗人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诗句中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王之涣一生写诗无数,但最后留下来的作品仅仅6首。据说是因为表弟在整理诗篇时,不小心将其诗作付之一炬。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也早已名传千古。

6 阅读:783
江忆北谈过去

江忆北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