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被高句丽人射瞎一只眼是哪里的野史?

唐宋元明清 2024-11-30 17:21:25

在韩国拍摄的几部历史电视剧中,唐太宗李世民被大肆丑化,还被杨万春射瞎了眼睛,成了独眼龙,那么,唐太宗李世民被高句丽人射瞎一只眼是哪里的野史?

在历史中,公元645年,唐太宗以“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为高丽雪君父之耻”为由亲征高句丽,最终天气寒冷、粮运不济,被迫撤军。高句丽失守十余城,死伤五万以上,被俘七万以上,缴获高句丽的马匹、铠甲、兵器不计其数,严重损害了高句丽的国力,为唐高宗李治灭亡高句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唐太宗围困了安市城长达88天,临撤时命大军在安市城在耀武扬威,安市城主登上城楼,拜手奉辞,唐太宗赐缣百匹,以嘉其忠,这位安市城主的名字并未被史书记载下来,高句丽遗留的史料中也没记载。

唐贞观到明万历,两者相隔近一千年,中间没有任何史料提到过安市城守将姓名,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这本小说虚构了安市城主的名字,叫梁万春,这显然是作者熊大木基于剧情需要编纂出来的小说人物。

1592年(万历二十年),日本大规模入侵朝鲜,明朝出兵支援。当时一个叫吴宗道的明朝随军官员在与朝鲜接待官尹根寿闲谈时,恰好聊起安市城之战。

由于当时《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在明朝正好是流行小说,可能是想装个逼,吴宗道直接告诉尹根寿说安市城主的名字就叫梁万春。

吴宗道这个逼装得,可谓是恰到其分。一下子在朝鲜引起了轩然大波,朝鲜朝廷上下如获至宝。

在朝鲜尹根寿所著的《月汀漫笔》中,就清晰记载了这件事:

“安市城主抗唐太宗精兵,卒全孤城,其功伟矣。姓名不传,我东之书籍鲜少而然耶?壬辰乱后天朝将官出来我国者有吴宗道,谓余曰:“安市城主姓名梁万春,见太宗东征记云。顷见“唐书衍义”,则安市城主果是梁万春。”————《月汀漫笔》

这里面提到的《唐书衍义》,正是《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的别称。显然吴宗道为了圆谎,很可能还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包装成了正史,而当时朝鲜朝堂上下不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唯明朝马首是瞻,竟然对此不加以考证就照单全收。

不过“安市城城主是梁万春”这个说法在当时的朝鲜也并非完全没有质疑的声音。宣祖(1552—1608年)时期的名臣沈光世在其著作《休翁集》中,就提出了合理怀疑:

“英雄豪杰旷世一有。而姓名不传。可惜也哉。丽史抄城将梁万春云未知是否。”————《休翁集》

可以看出,起码这个时候安市城的守将在朝鲜人口中还叫梁万春,然而到后面,梁万春却又变成了杨万春。

而梁万春之所以变成了杨万春,要归功于李氏朝鲜小说家金昌翕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撰写的作品《三渊集》,其中有诗一首写道:

高丽旧疆踔远矣。

凤城或云是安市。

千秋大胆杨万春。

箭射虬髯落眸子。

翻译过来就是高句丽旧时的疆土很大,凤城这个城市也叫安市,在这里千秋英武的安市城守将杨万春,用弓箭射瞎了虬髯(李世民)的眼睛。

注意在这里,朝鲜最早关于李世民眼睛被射瞎的记录出现了!

这个金昌翕不仅把小说人物当历史英雄,还加工编纂“历史”,甚至把人家的姓都搞错了。

然而,金昌翕本人是当时朝鲜著名的学者士大夫,相当于今天的学阀,其作品的份量在朝鲜可想而知,加上当时正值满清统治期间,朝鲜的本土意识水涨船高,这种情形下必然不缺附势作妖的人。

很快,一个朝鲜诗人李德懋就在其《青庄馆全书》中指出:

“安市城主世传姓名杨万春,三渊诗亦用之。尹月汀谩录,已辨其出于唐书演义,不足取信。”————《青庄馆全书》

比起金昌翕犯的抽象错误,李德懋的表现更加抽象。朝鲜方面对此“有据可查”的最早源头,就是唐书演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三渊诗的情节本身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的,只不过把姓搞错了。

而李德懋基于讨好金昌翕的目的,以及朝鲜本土意识觉醒需要,直接否定了来自中国大陆《的唐书演义》和注明与之存在直接关联性的《月汀谩录》,却将事实上同样从唐书演义基础上衍生的《三渊诗》奉作真理,从而成功让杨万春取代了梁万春,成了安市城主的新名字……

到了20世纪初,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朝鲜半岛掀起了“爱国启蒙运动”,以朴殷植、申采浩为代表的启蒙家大力宣传朝鲜古代的“辉煌历史”,力图唤醒朝鲜人的民族主义,杨万春被他们当做真实名字,他射瞎唐太宗的传说也被他们当做真实历史事件,作为建构“韩国魂”与韩国民族主义的重要历史资源。

申采浩感慨在朝鲜“韩信、彭越遍传樵歌巷谣,而茫不知梁万春、崔春命(即崔椿命,高丽抗蒙英雄)为何国男儿”,因此他宣传杨万春最为卖力。在他所著的朝鲜民族主义史学开山之作——《朝鲜上古史》中,不仅提及杨万春射瞎了唐太宗的眼睛,还进一步“考证”出唐太宗死于杨万春的毒箭。

由于申采浩在韩国史学界的话语优势,所以他的见解在后世被广泛传播,他射瞎唐太宗眼睛的传说也被韩国人津津乐道。

此后杨万春就成了朝鲜半岛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源源不断滋养着韩国人贫乏的民族自豪感。

事实上,哪怕今天一个韩国普通平民,只要他愿意勤快一点整合现有的中朝史料去细究,都能证明这件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乌龙、大笑话。

然而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今天的韩国官方仍然将杨万春奉为民族英雄,其地位甚至与李舜臣平分秋色,韩国还出现了以杨万春名字命名的战舰:“杨万春号驱逐舰”。

也许今天的韩国人,根本不关心当年安市城的城主到底叫什么,他们只知道在唐灭高句丽的战争中,安市城确实抵挡住了唐军的兵锋,延缓了高句丽被唐朝灭亡的时间,尽管唐朝最后是从容撤兵,却还是让屡战屡败的高句丽找回了一点可怜的自尊。

然而尴尬的是,高句丽和今天韩国人的祖宗,其实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高句丽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扶余人南下建立的政权,其国土大部位于中国境内。而韩国人的祖先是朝鲜半岛东南端的新罗人,新罗人传承自三韩(朝鲜半岛南部土著)中的辰(秦)韩。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

韩国人依靠乱认祖宗,生拼硬凑发明历史的方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正应了那句话:越缺少什么的人,就越想要拥有什么。如果实在无法拥有,他们也不介意凭空想象。

1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4-12-07 03:55

    韩棒逻辑混乱——围城不是冲阵,要是八牛弩直接毙命了,弓箭射程不远,李世民作为皇帝会站在城墙下让你贴脸射?瞎扯淡!

  • 2024-12-02 07:11

    唐太宗一打高句丽,确实出了问题,史书记载太子还给他吸过脓。

唐宋元明清

简介:一位历史/影视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