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蜀称公、吴称侯,这是为什么?

唐宋元明清 2024-11-09 09:51:19

魏蜀吴三国打得纷纷扰扰,最后一统归于司马家,曹魏灭亡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孙吴灭亡后,孙皓被封为归命侯,那么,为什么三国君主在灭亡后所得到的待遇不一样呢?

其实,司马家对魏蜀吴三位亡国之君的处置,可以说是颇为讲究。

魏元帝曹奂:陈留王

曹奂得到的待遇可以说是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禅让”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奉曹魏的正朔、服色,郊祀天地礼乐沿用魏制,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

可以说,除了把天下交出来,曹奂享受的基本还是天子待遇。

而且,曹奂的这个爵位,保留了很长时间,整个晋朝(包括西晋、东晋),甚至到南朝宋,都保留了曹姓陈留王的爵位。

曹奂剧照

曹奂的陈留王传承非常久,传了九代,总共214年,到了南朝齐时期,萧道成才废陈留王爵。

为何曹奂的待遇如此之好呢?

这得从“禅让”说起,禅让这种事情,不管背地里多么阴险残忍,但明面上还是要讲“美德”。

天命归了你,旧朝顺天应人,要把天下禅让给你,你推都推不掉,为了天意人心,只得“勉强”接受禅让。

天下你辞都辞不掉,但前朝天子的待遇,你还是要保障的,最起码,你要给人家个王公之位,让人家继续使用前朝的正朔、服色,祭祀祖先。

曹丕篡位

当初,曹丕篡位,他就把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允许刘协继续使用汉正朔、服色,建汉庙祭祀祖先,后来,刘协死后,曹睿还亲自带领百官哭祭,以天子之礼安葬。

曹家篡位,但曹家天下好歹是曹操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在士族支持下,靠政变上台的司马家,对“德”的需求比当年曹丕更甚!

可以说晋代魏就是比照了前例,待遇依旧,曹奂的所有待遇都是比照刘协的,又因为刘禅的例子在前,而晋的法统来自于魏,所以必须给与魏帝比割据政权蜀国高一级的待遇,就是封王爵。

优待曹魏废帝,正可彰显“美德”!维系其政权的合法性。

司马炎登基

蜀汉后主刘禅:山阳公

263年,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邓艾提出:“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安士民以来远人”,通过厚待刘禅及蜀汉君臣,来瓦解东吴君臣的抵抗意志。

为此,邓艾提出:封刘禅为扶风王,并让他留在蜀中,以免被吴人认为被流放···

不过后来邓艾、钟会被杀后,司马家意识到:刘禅在蜀中是不行了,遂将刘禅迁到了洛阳。

尽管如此,“厚刘禅以致孙休”的政策延续了下来。

刘禅剧照

朝廷下诏,大肆表扬刘禅了一番,说他“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以爱民全国为贵”,封他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白人···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其他蜀汉故臣也得到了很高的待遇。

由于刘禅“乐不思蜀”,知足常乐,所以,刘禅一族在洛阳的小日子还不错,直到···永嘉之乱,刘禅的安乐公传了三代,84年,直到桓温灭亡成汉才废除。

尽管蜀汉自称是继承了大汉正统,不过,这个“正统”,人家曹魏是不认的,在魏人眼里,蜀汉与孙吴都是“贼”。

所以,刘禅能得到优待,关键还是司马家出于瓦解东吴抵抗意志的考虑。

吴末帝孙皓:归命侯

相比前面2位,孙皓的待遇就差多了。

分封孙皓的诏书,画风都不一样:你小子到了穷迫才来归降!不过,以前我们说过不杀你了!所以,可怜你,赐你为归命侯。

孙皓的待遇是:田三十顷,每年给谷五千,钱五十万,绢五十匹,绵五百斤,孙皓的太子拜为中郎,其他儿子拜为郎中,孙皓的侯爵甚至一代而终,不许继承。

其实,孙皓在投降时,虽被困石头城,但东吴还是有不少地盘的。孙皓投降后,写劝降信给各地将领,帮助晋平定吴地,他得到的待遇不如刘禅,并非诏书所说的“穷迫乃归”。

孙皓的待遇不如刘禅,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来,孙吴灭亡,天下已定,东吴也和所谓法统完全没有关系,司马家已经没有必要通过厚待他来瓦解其他什么对手了。

二来,孙皓投降后还比较嚣张,与“乐不思蜀”的刘禅相比,孙皓的“认错”态度很恶劣。

贾充问他:你挖人眼睛、剥人面皮,怎么这么残暴?孙皓答:作人臣的要弑君,就该如此!(讽刺贾充、司马家曾弑杀曹髦)

见司马炎时候,司马炎指着一个位子说:这个位子为你准备很久了!孙皓答:我在南方也给你准备了一个位子!

宣传价值已经“缩水”,态度还这么嚣张,司马炎给予爵位,已经算是很宽厚了。

如此,司马家足以以“仁德之主”的形象,安抚、拉拢江东大族,巩固在江东的统治。

对待亡国之君的方法,有“古法”可依,不过,比起“古法”来,通过对待亡国之君的态度,来向天下宣示自己的政策,才是统治者更看重的。

对于三位亡国之君,司马家态度虽有差异,但总体上是比较“讲究”的,几位亡国之君基本还都能得以善终。

0 阅读:14
唐宋元明清

唐宋元明清

一位历史/影视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