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其中割据凤翔的藩镇李茂贞可以说强于十国大部分政权,却没有算进“十国”里面,这是为什么呢?
没有被列入“十国”的何止李茂贞的岐,刘守光的燕、王镕的赵、王处直的北平、王延政的殷,还有一大票形同国的节度使都没有算进去。
其实,历史从来就和政治不可分,很难有纯粹真实的历史,只能这么说,因为宋朝的主角光环需要,所以被后唐消灭的歧国不能算进十国。
什么叫主角光环需要呢?北宋从赵匡胤开始,就一直在给人们灌输一个概念,宋朝是真正的救世主,终结了五代十国这个“人人鬼鬼皆失其序”的乱世。
但是这个说法是有很多Bug的,其中一个令人尴尬的Bug就是,北方的统一实际上是后唐李存勖完成的,是李存勖的英明神武消灭了后梁和成德节度使,卢龙节度使,义成节度使,并成功促使歧王李茂贞入朝,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这么说,赵宋的统一是建立在后唐和后周的基础之上,是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
因此面对这个BUG,北宋果断使用了各种春秋笔法的骚操作,还塑造自己强大无比的主角光环。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将后唐灭的赵国(成德节度使),歧国,易定节度使等国开除出十国之列,打入《旧五代史》的后唐臣子列传,末了还不忘加上这么一句。
史臣曰:王镕据镇、冀以称王,治将数世;处直分易、定以为帅,亦既重侯。一则惑佞臣而覆其宗,一则嬖孽子而失其国,其故何哉?盖富贵斯久,仁义不修,目眩于妖妍,耳惑于丝竹,故不能防奸于未兆,察祸于未萌,相继败亡,又谁咎也!
意思就是,这些都不算割据国家,就是藩镇,他们被灭原因不是后唐太强了,是他们自己作死弄的绝后,后唐就是个跟在后面捡现成的!
就这样,五代前期北方诸国的形象就被成功淡化了,而且还留给别人不是后唐太强是他们自己作死的印象。
宋朝的小心思当然不止这些,就连十国为什么是这十个国家都是宋朝精心挑选的,目的就是踩后唐而捧自己。
前蜀和后蜀都在四川,明明可以合起来写一篇蜀国世家,为什么宋朝非要分成两个国家呢?这里面可有文章呢!宋朝是这么说的。
史臣曰:昔张孟阳为《剑阁铭》云:“惟蜀之门,作固作镇,世浊则逆,道清斯顺。”是知自古坤维之地,遇乱代则闭之而不通,逢兴运则取之如俯拾。然唐氏之入蜀也,兵力虽胜,帝道犹昏,故数年间得之复失。及皇上之平蜀也,煦之以尧日,和之以舜风,故比户之民,悦而从化。且夫王衍之遭季世也,则赤族于秦川;孟昶之遇明代也,则受封于楚甸。虽俱为亡国之主,何幸与不幸相去之远也!
什么意思呢?前蜀和后蜀都亡国了差别却多大啊,后唐灭了前蜀昏庸无能,没几年就丢了,我大宋灭了后蜀,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尧舜般的快乐生活(王小波李顺表示抗议),后唐残暴无能杀光了前蜀皇室,我多仁慈宽厚,给后蜀皇室多高的地位。
感情前蜀后蜀并列就是起到了语文课里面讲的衬托和反衬的作用。
至于被十国之一南唐所灭的马楚国和闽国为什么也并列在十国里面,这里面也有宋朝的小心思。
那就是南唐灭马楚和闽国灭的不彻底,马楚被灭后不久又脱离了南唐建立了半独立的武平节度使政权,而闽国方面南唐占领了建州,但漳州泉州依然有一个闽国的残余漳泉节度使。
而武平节度使周保全和漳泉节度使陈洪进最后都投降了宋朝,因此把马楚和闽国与灭亡他们的南唐并列,并且特地提到这两个小国的残余部分武平政权和漳泉政权,就更突出了宋朝的绝对主角形象。
宋朝是这么炫耀自己最终歼灭了马楚和闽国最后的残余政权的“赫赫武功”的。
史臣曰:自唐末乱离,海内分割,荆、湖、江、浙,各据一方,翼子诒孙,多历年所。夫如是者何也?盖值诸夏多艰,王风不竞故也。洎皇宋之抚运也,因朗、陵之肇乱,命王师以遄征,一矢不亡,二方俱服。遂使瑶琨筱汤,咸遵作贡之文;江、汉、雎、章,尽鼓朝宗之浪。夫如是者何也?盖属大统有归,人寰允洽故也。惟钱氏之守杭、越,逾八十年,盖事大勤王之节,与荆楚、湖湘不侔矣。
至于早就被篡位的杨吴国为什么和南唐并列为十国,版图都差不多的杨吴和南唐为什么不并列来一个《江南国传》,这里面也是宋朝的私货满满。
那就是因为南唐自称是李唐后裔,正统所在,这让宋朝觉得很碍眼也很扎心,宋朝于是特地把杨吴拿出来和南唐并列,并且强调,南唐来历不明而且得国不正,篡的是一个趁乱割据江南的杨吴的位子,是“以伪易伪”。
史臣曰:昔唐祚横流,异方割据,行密以高材捷足启之于前,李棨以履霜坚冰得之于后,以伪易伪,逾六十年。洎有周兴薄伐之师,皇上示怀柔之德,而乃走梯杭而入贡,奉正朔以来庭,如是则长江之险,又何足以恃哉!审知僻据一隅,仅将数世,始则可方于吴芮,终则窃效于尉佗,与夫穴蜂井蛙,亦何相远哉!五纪之亡,盖其幸也。
最终在宋朝一系列骚操作之下,宋朝的主角光环终于被立起来了,而且就算算上残余渣渣政权的湖南武平和福建漳泉,宋朝明明也只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漳泉、南唐、吴越、北汉八个国家,最后硬生生的被弄成了十国。
而且多出去的两个前蜀和杨吴,被塞进十国概念里面的惟一作用就是恶心后唐和南唐,塑造强大无比的宋朝主角光环。
总而言之,南唐,后蜀,南汉,吴越,南平,北汉,是宋直接消灭或并吞的;楚,闽,虽之前国家主体已消亡,但有残余势力(武平,漳泉)存在,也是宋收服的;杨吴,前蜀,与宋无关,但其作为南唐与后蜀的“前身”,不列入十国,不足以阐明历史。
总之历史很难做到完全真实,有时候很多概念就是为统治者和胜利者服务的私货。
所以很简单,因为岐国的灭国之功算不到北宋的头上,所以就不被列入“十国”,就像河北的燕国、北平国、赵国、邺国也不算。
欧阳修不仅文学家,更是政治家,《新五代史》定下的十国,处处都是给北宋的正朔背书。
岐国、燕国彼时再风光又如何,与我大宋何干?倘若后唐、后晋不灭,他们修史,估计会很乐意把岐国、燕国算入“十国”的。
王二麻子
观点生硬牵强,新五代史是私修史书,宋太祖诏令官修的是旧五代史,李茂贞与刘守光赫然在列,完全不见你说的龌龊心思,新五代史修成后,欧阳修至死都没有进献朝廷,至于岐国落选十国,从十国世家年谱一节分析,大概因为欧阳修认为它从未在名义上独立
塵夢如煙 回复 03-30 22:05
对,李茂贞比朱温等,对唐朝还是。。。
曾鹏
他自居唐臣,所以没有称王称帝,而其他五代十国的老板都是称王称帝呢,
私A 回复 温柔的夜 03-31 21:23
然后把老婆立为皇后[笑着哭]
温柔的夜 回复 03-31 19:11
没有称帝,岐王
人生如梦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越南其实也是唐末割据政权独立,本应该算到十国之中,但是由于赵大放任其独立,所以故意不算进去。而且令人恶心的是,为了撇清关系,居然把越南从南汉手里独立算作越南正式独立。赵家之恶心程度比之司马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户92xxx09
梁王朱温,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吴王杨行密,蜀王王建,五代不能绕过去的人,宋修的书绕过李茂贞确实纯疑
散活
通篇胡扯,看看你这神逻辑:岐国被后唐灭了没进十国是因为宋朝的春秋笔法,前蜀被后唐灭了进了十国还是因为宋朝的春秋笔法[doge][doge][doge] 你这是为了跟宋朝反着来,是既不要脸又不要脑子啊,居然说出前蜀后蜀都是蜀,干脆合并到一起的胡话来了?
贞子的喵
[笑着哭]后唐就半壁江山,打的耶律德光骑骆驼跑路…大宋除幽州基本一统,结果赵二驴车漂移…
在远方 回复 04-01 08:36
五代边界节度使不打内战 业余爱好就是北上打游牧民族
姜昆大总管
李茂贞的岐和刘家父子的桀燕都是二世而亡,而且国祚极短。岐不到20年,而桀燕更是几年就亡国了。你说凭什么算?还有殷,本来就是闽国的分支。而且后来王延政还篡夺了闽国的皇位成了闽国皇帝,你说为什么不算十国?还在那宋了半天
风一样的武当
都是节度使唐挖的大坑跟民国军阀差不多了
我就瞎搞搞
分久必合,到宋建国,统一似是水到渠成,因为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再稍微一动就可防止政权不断易主
乔英子
就那个南平,终其始终,都称南平节度使,未称王称帝,始终向中原王朝称臣,怎么能算进十国呢?明显凑数的
快乐人生 回复 03-30 12:29
反复横跳作死,但是脸皮厚,死皮赖脸的乞活,反而比大多数政权都活得久
王二麻子 回复 03-30 17:26
不是自始至终噢,曾经叛唐投吴
lvlv
岐、赵等都是诸侯,割据小国起码要传代。南吴、南唐虽然一脉相传但明显是两国,岂能张冠李戴,前后蜀亦是如此。
用户63xxx38
到底是谁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宋是最垃圾的。应该是秦皇汉祖,唐宗明祖。这四位才是缔造华夏者。
暗香紫藤
一、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二、一些节度使灭亡太早 三、一些节度使政权并未称王 四,一些节度使政权更迭 并不符合父传子 传亲
Mqtga
前蜀后蜀肯定是两个国家,杨吴和南唐可以算作一个!
Lucifer
观点新颖有点意思,能解释的通
贪吃的猫
还有一个原因,李茂贞的地盘大部分没有被宋朝接收
南若妖
儒家最擅长"春秋笔法",历史都是他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