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北魏则是北朝的第一王朝,最终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那么刘宋和北魏谁更接近统一呢?
从历史上看,毋庸置疑是刘宋!不过机会窗口非常短暂!
北魏胡骑最巅峰的太武帝时期和元嘉刘宋顶多算两败俱伤,太武帝长江七日游的代价是士马损失巨大,国人并尤之。而且刘宋江北六州虽然损失不小,但六州重镇无一被攻克,太武帝付出巨大代价实际未得寸土,从遏制宋军北伐角度上考虑,来年太武帝死宋军又饮马黄河了,可见效果也不好。
北魏在国力最鼎盛的文明太后-孝文帝时期,面对比刘宋更弱的南齐,既灭不了国,也逼退不到长江沿线,连淝水之战前的东晋版图都缩水不了,只能在局部战场刷几个经验,但又改变不了大局。
北魏综合国力最巅峰是孝文帝宣武帝时期,之前义嘉之乱北魏趁机取淮北四州真正确定了北强南弱的形势,这段时间南朝军队野战能力比东晋后期大幅度下降,但依靠边境豪族的边州军队依然能正面野战抗衡北魏军队。
大家顶多是形势环境统帅指挥的不同互有胜负,并不是一边倒。北魏攻城技术大大改善,但对南朝战术体系依然无法克制,南朝攻或不足,守则有余。
是随着北魏南朝化,北魏也开始进入魏晋以来皇朝崩溃周期,难得长寿的梁武帝的南朝更稳定能在消耗战中撑的下去,到六镇之乱爆发,攻守之势异也。
相反,宋武帝刘裕主政时的东晋是自淝水之战后国力最孱弱的时候。三吴地区被孙恩烧杀抢掠,荆襄在朝廷的数次平叛下残破不堪;交州广州被卢循徐道覆裹挟;益州被谯纵乱政八年;青州在南燕十几年的沉重赋役下虚弱不堪还控制力弱。
就连最强战力的北府兵都早已兵衰力竭、英雄气短,平定司马休之时,面对同样战斗经验丰富的雍州地方军,北府兵被打得找不着北。如果不是刘裕亲上火线,北府兵连地方正规军都要打不赢了。
可以说是刘裕凭着天才的军事天赋,收复两京,三分天下有其二。
如果说后秦和南燕是外强中干,刘裕是去妥妥地摘桃,北魏总是北国第一强国吧!照旧被刘裕的却月阵打得直不起腰来,终刘裕一世,北魏都和刘宋睦邻友好,连被刘裕借走的滑台都不敢要回,等到刘裕死后才敢跨过黄河打河南。
刘裕收复关中后,后凉国主沮渠蒙逊看到汉人大臣刘详挂着笑容上朝,气得大叫你是不是看刘裕马上要攻我河西才这么高兴?然后就不由分说地把刘详给斩了,可见十六国君主是有多怕刘裕。
但凡刘穆之没那么早走,但凡刘裕能再年轻五岁,华夏统一都可能提早一百七十年。
刘宋更接近统一的节点为宋武帝北伐后秦到北魏太武帝北破柔然树威望西破胡夏消除侧翼威胁之前,这段时间如果宋武帝北伐河北,又或者其继承者是晋明帝后周世宗这样英主北伐河北,很大可能成功统一。
从曹操灭诸袁,朱温压制李克用,朱元璋北伐也可以看出,一旦河南处于优势渡过黄河主动进攻,河北同样守不住黄河,一旦决战失败,一样会成破竹之势。
但是打江山不代表能守得住江山,刘裕对慕容家和姚家都是灭族,这会激起被征服地少数民族的激烈反抗,事实上刘裕离开关中后,赫连勃勃骑兵一到,关中几十万羌族就争先恐后地投降赫连,刘裕在关右的民心是不稳的。
所以即便刘裕真的统一河山,他那帮不争气的儿子们估计也守不住,最强的儿子刘义隆外战外行,能保住黄河以南就不错了。
刘穆之多活五年刘裕能打下大半个天下,多活七八年的话,说不定就统一了,只有刘穆之能行,其他人都不行
如果刘裕多活几年,根本就北魏什么事儿,南北朝也可以提前结束,刘裕死太早,萧衍老不死
刘裕机会不大,内部问题一大堆,加上当时北魏已经崛起,赢得可能性非常低。北魏吧其实也难拓跋焘打外战猛但是攻坚不太擅长。到南方更是差点意思。拓跋宏吧雄才大略但是把北魏也因此衰弱,高欢吧北方都没一统。所以想来想去只有符天王接近一统天下。
刘裕统一啥[笑着哭],自己问题一大堆,当时士族还力量强,刘裕杀光司马家不就是怕被士族拥立。非得等到再过一朝寒族崛起,这才有政治上统一的可能。
这玩意不能简单一概而论,单看地图前秦比这两家更接近统一,但是统一对于前秦来说遥不可及,北魏至少是能看到希望的
南朝是中华正统,北朝是胡人侵略者。所以
刘送才叫统一,北魏那是灭亡中国
刘宋干不动汉化后的北魏
在胡夏国和刘裕交战 北府兵全灭之后 刘裕就不可能统一了
北方就没几个汉人了,就算打下来也守不住
唉一声长叹J
都没机会,南北朝双方永远都能刷出一对势均力敌的武将统帅[大笑],谁都奈何不了谁。不光是刘裕时期,到宋文帝时期也一样,北边刷出个拓跋焘,刘义隆转为防守,防的好好的脑子一抽把檀道济杀了,拓跋焘直接笑死。后面刘义隆被拓跋焘打出个仓皇北顾,拓跋焘饮马长江[得瑟]
最后西魏统一了天下,证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