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禹九鼎
一提起镇国之宝,大家肯定想到的是传国玉玺、大禹九鼎等传说中的神器。可惜的是,这些宝贝目前下落不明,使人遗憾不已!
下面所列述的九大国宝级文物,各省一件,每一件都是精妙绝伦,快来看一看吧!
NO9、坤舆万国全图 (江苏)
利玛窦
之所以把它排在第九位,是因为这是一件临摹品。
原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绘,献给万历皇帝,是中国的第一张彩色世界地图,早已不知去向。
这一幅是明代宫廷临摹本,还原度和艺术成分极高,现存于江苏南京博物院。
此图长三米八,宽近两米,多色彩绘,图文结合,海洋中绘有各式帆船和鲸鲨海豹等动物,生动有趣。

大明部分地图
地图布局和现在几乎一样,把太平洋放在了中间,下边是南极洲,但是没有澳大利亚,因为那个时候,澳洲大陆还没被发现呢!
就连漂亮国也没有,欧罗巴的带头大哥还叫拂朗察,咱们东边的那片海呢,就叫大明海,再再往东,那一片是小东洋。
这些知识在今天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是在大明朝,无疑是给当时的人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清末,皇宫被八国联军攻破,许多珍宝流落在外。这幅地图亦是下落不明。

利玛窦
民国初期,在北京地摊上,被一家古玩店的少东家发现,这位少年一眼就看出来是个好东西,以二十块大洋买下。
后来美国人听说了,要买,北平博物馆赶紧联系少东家,用重金收购,才没能落入外国人之手。
抗战时期,北平危急,文物南迁,这幅画最终留在了南京博物院。
NO8、何尊 (陕西)
何尊
这是一件祭祀用的青铜器,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其主人是一个姓何的西周贵族。
宝鸡作为宗周的所在地,出土的青铜器数不胜数,甚至为此建造了一座青铜器博物馆。
有许多器物的精美程度,都远超何尊。何尊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它上面的一百一十九个文字。
在这些文字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二字,记述着西周初期的一件大事,上面说:

何尊铭文 “中国” 字样
周武王立国后,决定把首都从镐京迁到洛阳,因为这里是夏都所在地,是天地之中,他要居住在这里,以便管理天下。(宅兹中国,自之乂民)
这件文物的出土,印证了《召诰》和《洛诰》所记载的周公建成周之事,也印证了太史公说的“三代之居,皆在河洛”所言非虚!
NO7、越王勾践剑 (湖北)
勾践剑
这是我国存世的唯一一把青铜王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其主人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它是古代青铜剑的巅峰之作,确信为欧冶子所制。
欧大师被誉为铸剑业的祖师爷,干将、莫邪都是他的徒弟。他一生共打造了九把宝剑,除了勾践的这一把外,还有鱼肠、巨阙等绝世名剑。
勾践剑作为王剑,用料用工肯定不是其他宝剑所能比及的!到如今,其余八把杳无踪迹,只余下勾践剑成为遗世神兵。

剑身铭文
作为冤家对比,夫差矛出土时已经布满绿锈,而勾践剑依然光亮如新,且十分锋利,一剑就把几十层的纸张斩断!
这么厉害的宝剑倒也不大,大约有小姑娘的三拃那么长,剑柄前面刻着“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篆字。
此剑一经问世,就被国家像宝贝一样藏着掖着,从来不公开展示,直到建国五十周年的大庆上,才首次亮相。
NO6、太阳神鸟 (四川)
太阳神鸟
这是一件圆形的薄片饰品,用天然黄金捶打而成,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
图案是四只神鸟围着太阳转圈圈,没多大,大概就和幼儿园小朋友吃饭用的小碟子差不多,是一个比较袖珍的宝贝。
它出土的很晚,在2001年的工程施工中被意外发现,当时被揉成一团扔在地上,专家们赶到时可心疼坏了!
三年后,它在上千件文物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也成为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之一。

太阳神鸟
它怎么如此优秀?
因为它的身上,不仅藏着古蜀国的秘密,还与三星堆的鸟图腾有着联系和发展。又印证了《淮南子》和《山海经》中,关于古蜀文明的四鸟崇拜的记载。
工艺上,剪纸一般地流畅线条,展现了古蜀人的精湛水平;十二道光芒和四只神鸟,又蕴含了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的早期历法。
也许有一天,从它身上,能揭开高度发达且神秘的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奥秘!
NO5、良渚玉琮王 (浙江)
玉琮王
五千年前的顶级玉器是什么样的?那就来良渚看一看吧!
你是否注意到这尊玉器的与众不同?
无论是重量尺寸,还是精美程度,同时期的玉器都没有能和它匹敌的!
那可是五千年前啊!在夏都还不能确定准确位置的时候,这里的玉器竟达到如此高度!
这种内圆外方的器型叫做“琮”,眼前的这一尊,因其遗世独立的地位,被叫做“玉琮王”!
八十年代,它在浙江省余杭县,由考古队员亲手挖出。

玉雕花纹
刚开始大家只是好奇,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玉琮,并没有过多关注。等到清晰拍照时才发现,上面竟有如此精美细腻的雕刻花纹。
天哪,那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刀法功力啊!在1毫米的空间,能刻出5道条纹!还有,那八块从来没见过的神人兽面纹!
你能想象,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五千年前,良渚的先民已经熟练掌握了雕刻、钻孔、抛光等等工艺!
NO4、马踏飞燕 (甘肃)
马踏飞燕
这又是一件藏而不露的镇馆之宝!
每年只有短暂的几次展出,其余时间都放在库房保养,大多时候你去看到的都是复制品,这么珍贵的宝贝,当然也是不允许出国展出的。
它的出世也充满了惊喜,是在六十年代,甘肃武威的社员们挖防空洞时发现的,甘肃省博物馆因为它而身价倍增,荣升一级!
它一经问世,就惊动了考古大师郭沫若,强烈要求调这批文物进京,在京一经展出,立马亮瞎了文物界和考古界的许多大拿!

正面
连漂亮国总统访华,都专门到博物馆瞻仰它的尊容!而多年后的另一位总统,更是以得到了一件复制品为荣!
1973年,马踏飞燕代表中国,在欧美十几个国家展出一年之久!各国纷纷发行同款纪念币,以填补铜奔马归国后的遗憾和空虚!
国家旅游局成立后,马踏飞燕被立为中国旅游标志。
那么,这么好听的名字怎么就改成铜奔马了呢?
原来,争议之处在于那只被踩的小鸟身上!

右面
刚开始,有人认为它是一只燕子,所以就叫“马踏飞燕”!可后来,有人认出它是一只龙雀,强烈建议叫它“马踏龙雀”!
所以,干脆改名“铜奔马”,都别争了!管它踏的是什么!
就,很无语!
NO3、商鞅方升 (上海)
商鞅方升
这个可太厉害了!绝对的国宝级珍品!
一百多年前,西方制作了一个国际千克原器,而我们,在两千多年前,就制作了这尊国际升原器!
它的底部有字,写的是秦并天下后,秦始皇下令统一使用这个容器作为标准的诏令。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秦统一度量衡的有力物证!也是唯一物证!
它的出土地点不详,1981年辗转进入上海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也是禁止出国的文物!
NO2、四羊方尊 (湖南)
四羊方尊
无论从哪方面考量,只要是进行青铜器的排名,四羊方尊都绝对在十大传世国宝之列!
这件国宝是一件祭祀用的礼器,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曾经在本子的轰炸中变成一地碎片!
它的出世很不逢时,差一点就被毁了!
抗战爆发的第二年,湖南的三个农民兄弟,在地里刨红薯时意外挖到!

精美工艺
随即就被闻风而来的文物贩子找到,给了四百大洋买走,意欲二十万卖往境外!
多亏当时的长沙县府及时出手,收缴入库。
随后日寇围城,四羊方尊被炸成几十片,被银行的工作人员收在木箱中,扔在仓库无人问津。
建国后,周总理亲自过问,国宝得以重见天日。修复后几乎如初,放在湖南博物馆,成为特级文物。

四只羊
它是青铜方尊类最大的一个,有六十多斤,也是最精美的一个。
它的工艺水平之高,简直无法形容!什么巧夺天工呀,一气呵成啦,见过的人们都毫不吝啬地把能想到的词汇统统加在它的身上。
真乃当之无愧的青铜典范!
NO1、后母戊鼎河南
镇国之宝
如果说,除了传说中的九鼎外,还有哪一件国宝,最能担得起“神器”称号的?我想,莫过于后母戊鼎了!
这是存世最大的青铜重器,重逾一千七百斤!鼎耳摩天,四足柱地,周身云雷盘龙,浑然一体,尽显威武凝重!
此鼎的问世,伴着动荡坎坷,要不是朴实爱国的河南人民,差点毁于汉奸日寇之手!

鼎身 饕餮花纹
1939年,日军攻入河南,安阳一带,经常有文物贩子和汉奸明目张胆地活动,许多国之珍品流向海外!
武官一吴姓村民,发现自家地里有被翻垦的痕迹,就组织族人前去查看,结果就发现了这尊前所未见的大鼎。
几天后就有日军进村搜刮,村民们急中生智,又把大鼎在院子里埋了起来,躲过一劫。
抗战胜利后,村民们把大鼎送给南京,举世震动,直接就获得了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耳 虎食人头纹
建国后,大鼎又被运往北京,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它是青铜器的巅峰之作,被誉为青铜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