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中旬,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一段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一时之间,不仅南北铁路交通陷入了瘫痪,还对黄河下游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危急关头,当地组织起大量人力进行抢险救灾。而让大家又惊又喜的是,不久,周恩来总理亲自赶赴现场,令众人倍感振奋。
周恩来亲临抢险现场
不仅如此,周总理很快脱下了外套,准备亲自参与救灾工作。然而,考虑到此时的洪水现场依然非常危险,在场群众连忙纷纷劝阻,希望总理离开这里。
眼看周恩来不肯同意,现场上万名群众情不自禁,纷纷跪倒在地继续恳求。看到这一幕后,周总理顿时湿了眼眶……
一场破纪录的特大洪灾事实上,1958年7月的这场黄河洪水,是自1919年黄河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最大的一场洪水,可谓十分凶险。
从当年7月上旬开始,黄河下游便连降暴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流域水量不断升高,洪灾风险越来越大。
进入7月中旬后,黄河三花区间的干流区间,及伊河、洛河、沁河流域继续暴雨不断。据统计,暴雨笼罩的面积达到8.6万平方公里。
终于,7月17日上午10点开始,干支流洪水同时出现在花园口。洪水来势汹汹,由于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当花园口的洪水推进到下游河段后,东坝头以下全部漫滩,并且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
不仅如此,横贯黄河的京广铁路桥,也因洪水被迫中断。1906年4月,京广铁路郑济黄河老桥正式通车,成为了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钢结构铁路桥。然而,眼下由于出现特大洪峰,黄河老桥有5座桥墩出现了险情,11号墩及两孔钢梁被冲毁。
京广铁路黄河大桥
显然,如果这场洪灾持续下去,会对黄河下游地区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很快,从中央到河南、山东省政府,都立即召开了防汛紧急会议。而在洪水到来之前,各级防汛指挥部已经组织人员,将滩区居民转移到了安全地区。对那些受到洪水影响的灾民,中央和地方也都迅速派遣人员和调拨物资进行救济。
周恩来亲赴灾区 感动现场众人这场百年难遇的洪灾发生时,周恩来正在上海开会。当他接到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和中央防汛总指挥部的报告后,立即中断了会议,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不仅如此,周总理很快决定亲赴灾区察看情况。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便多次过问黄河的情况,为黄河的治理开发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仅制定过黄河治理的方针,还推动了黄河流域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并十分关心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当时,面对这一特大洪峰,有着分洪与不分洪两种选择:分洪不需要担什么风险,但泄洪区的人民将遭受严重的损失;不分洪可以使泄洪区民众免遭一劫,但如果黄河因此决堤,恐将造成更大的损失和风险……
在听取了河南省委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灾情的汇报后,周恩来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最终作出了不分洪的决定,以保障泄洪区民众的安全。
这之后,周总理前往了抗洪抢险一线,视察京广线黄河大桥。看到这里受灾的情况后,周恩来向众人指出:“这次是百年一遇的大水,黄委会已经作了各方面的准备,对战胜洪水是有信心的,现在的问题是尽快把大桥修复。”
周恩来
有了周总理的指示,有关方面经过思考,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组织上万人用绳索把桥基拉正。这一方案上报后,得到了周恩来“可以试一试”的批示。
于是,当地很快组织起人员进行拉纤工作。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忙得热火朝天之际,周总理竟然来到了现场!
“周总理来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大桥工地。此时,很多已经与洪峰搏斗多时的工人,瞬间感到精神焕发,纷纷涌到周恩来身边。
周总理和大家一一握手,并亲切地向众人问好和挥手致意。看到总理如此和蔼可亲,工人们感到非常高兴。
当周恩来得知,现场参加抢险的主力队伍,是从武汉长江大桥来的大桥工程局的建设者时,亲切地鼓励他们道:“搞完长江,搞黄河,还要再搞长江!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只听建桥工人们齐声答道。周恩来爽朗地笑了,过了一会儿又风趣地说:“新桥没修好,还得叫你们修旧的”,让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周恩来又参加了职工群众抢险动员大会。在发言中,周总理勉励大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吃苦精神,尽快将铁桥修好,使祖国的大动脉早日畅通。
眼看雨势越来越大,站在总理身旁的大桥局一处宣传科长为他撑起一把雨伞。对此周恩来谢绝了,并坚持在雨中把话讲完。
周恩来讲话
周恩来还询问道:“这桥多少天可以修起来?”大桥局一名劳动模范回答:“只要材料保证,我们保证半个月完成!”周总理一听,感到十分高兴:“你们要同风雨、洪水搏斗。现在是小考验,你们胜利完工了,我再来向你们祝贺。”
就在现场众人为周总理的到来欢欣鼓舞之际,一件让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周恩来脱下了自己的外套,要加入到纤夫的队伍中去……
见到这一幕后,很多人纷纷慌了神,大喊起来:“总理,不能啊!”毕竟,拉纤这种事让总理亲力亲为,着实令他们无法接受。
然而,周恩来却坚持道:“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完,他继续向前走去。这时,现场一名负责喊号子的同志,连忙跑上前将他拦住。
原来,当时洪峰还在持续,现场的情况还很危险。作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周总理如果在这里出了什么状况,是大家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可无论这位喊号子的同志怎么劝,周恩来依然“执拗”地要同大家一起拉纤。情急之下,这位同志突然当场跪倒在地……
现场上万名纤夫和工人看到后,也齐刷刷地一并跟着跪了下来,一起请求周总理离开现场。一时之间,场面颇为感人。
此时的周恩来,不禁顿时湿了眼眶。很快,他也跟着跪了下来,向众人大声喊道:“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让我们共同拉纤!”
周恩来
听了总理这简单、诚恳而又坚定的话语后,大家深受震动。他们明白,总理是真心实意要为拉纤工作出一份力。就这样,周恩来和众人缓缓起身,共同向着大桥走去。
有了周总理的参与,纤夫和工人们的斗志空前高涨,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随着气壮山河的号子声,周恩来和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将桥基拉正了。
老桥修复 总理视察桥基成功拉正后,黄河老桥的修复工作继续进行。与此同时,河南、山东两省组织起200万人的防汛大军上堤。经过10个昼夜的苦战后,此次的特大洪峰最终在没有分洪的情况下安然入海,成功避免了可能的风险。
另一边,参与黄河老桥修复工作的人员也连续奋战。最终在半个月后的8月2日,黄河老桥恢复通车。
这个用时正好与之前大桥局那位劳动模范向周总理保证的一样,而周恩来也说到做到,真的再次来到这里向大家祝贺。
8月5日,在得知黄河老桥修复通车的消息后,周总理从北京乘飞机来到郑州,对老桥进行视察。
这天下午两点半,周总理来到了黄河老桥工地,同守护老桥的工人们一一握手,并向高空作业的架线工人和守在桥墩下面的工人挥手致意。
周恩来在黄河大桥工地
“同志们辛苦了!”周恩来看着大家说道。“总理辛苦了!”工人们精神振奋地回答道。
接着,周恩来沿着桥梯,走到了新架好的钢梁底层,进行仔细察看。他用手敲打着钢梁,抚摸涂上黄蜡油的螺栓帽,检查得十分认真。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总理称赞建桥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修复大桥的任务。
这之后,周恩来又从便梯上到桥面,一路走到黄河北岸的岸滩上,同架设浮桥的工程兵进行会见,并称赞他们勇于征服黄河的英雄气概。
随后,周总理又从大桥北岸回到黄河南岸大桥工地,来到了建桥工人们中间。当天下午召开的群众慰问大会上,周恩来向所有参与大桥抢修的人员表示最亲切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
周总理将建桥工人称作“水上英雄”,并对参加抢修的解放军官兵、铁路职工和当地群众进行了表彰。他提出,大桥修通后要做三件事:一、为有功人员记功;二、制发抢修黄河铁路大桥纪念章;三、写书记录抢修大桥的英雄事迹。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又作出批示:大桥通车后要继续加固桥墩,以保证大桥的安全畅通;同时,还要加速修建铁路新桥。
到了吃饭时间后,大家邀请周总理一起进餐,总理愉快地答应了。在临时食堂里,周恩来先是要求服务员带自己去每个餐桌上看一看,以确定是不是每张桌上的饭菜都一样。
在微笑着走了一圈后,周恩来发现有的餐桌上的菜差一些,便表示不要搞特殊化。之后,他在一张普通的桌子旁坐了下来,并招呼大家入座,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总理拉纤一事传开 乔羽为此作词就在此次黄河洪灾得到解决的同时,周恩来亲临第一线拉纤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这其中,便有与周总理交情颇深的乔羽。
乔羽
乔羽于1946年春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秘密前往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读书。不久,这位年轻人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展露出自己的才华。
1948年,乔羽从北方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很快,他被调入华北大学三部创作室,开始进行专业创作,并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乔羽积极投身文艺工作之中。1954年,27岁的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而就在第二年,这位年轻人创作出了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播出后影响很大,后来还编入了中小学音乐教材。
1956年,乔羽又完成了一首新作——《我的祖国》。在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犒赏大会上,周总理特邀乔羽一起参加,并带着他敬了100桌酒席。
很多人知道,周恩来的酒量不错。果然,到了最后,现场其他人纷纷醉倒,而依然站在总理身边的,只剩下了乔羽一人……
而当这位知名词作家得知了周总理在抗洪救灾现场拉纤的动人故事后,当即泪流满面。很快,他决定为此事写一首词。
最终,这首名为《黄河纤夫》的作品诞生了。“背负青天,面朝黄土,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承担起一身重负。几代人的坚定脚步,几代人的铮铮铁骨,几代人的壮志雄图,不让百姓再受苦,要让人民享幸福。看那云霞灿烂处,走来了我们黄河纤夫……”这饱含深情的歌词,描摹出周总理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读来令人动容。
2008年,在周恩来诞辰110年之际,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你是这样的人》——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大型情景音乐会”。
周恩来
在音乐会上,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宏伟演唱了这首乔羽作词、肖白作曲的《黄河纤夫》。他充满感情的演唱,完美呈现出这一大气恢宏的作品,令现场观众印象深刻。
如今,距离那场黄河洪灾已经过去了60多年,周总理也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可他那对国家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依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