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片单来自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2023日本十佳电影。
这次的片单,题材总是成对出现。比如情色片有两部,古装片也有两部,还有两部跟二战直接相关的题材。那么接下来就按照排名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盘点一下2023年日本十佳电影。
10、春画老师
第十名《春画老师》。顾名思义,主角就是一名研究春画的老师。片中确实有拍一些鉴赏段落,身为俗人的我也上了一课。在观察春画的时候除了最吸引眼球的那部分,有很多别的地方也值得一看。性在电影作品中通常用来象征反抗或者逃离。因为人在这个过程中会进入一种无法自控的癫狂状态,在那一刻连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那么外部环境也就无法控制你。《色,戒》拍的就是这个,所以删减对影片的表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跑题了,话说回来。《春画老师》中的性,反抗味道并不是很浓,或者说它不是在反抗现实环境的压迫,而是在反抗虚无。开头的字幕就交代了,在遇到春画老师之前,女主一直认为自己的人生不会再出现什么有趣的事了。这部电影更像一部私小说,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有共通之处,将内心的欲望毫不掩饰地描述出来。对春画的观察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观察,这种观察是非常细致入微的。现在有不少人喜欢讲荤段子,并认为这种方式是在直接谈论性,是对传统礼教的反抗,于是称之为真性情。但很多时候这不过是为了夸大自己的叛逆气质而立的人设,回避了部分真实的自我。片中有一段男主通过圆山应举的《雪松图屏风》来解释喜多川歌麿的春画。雪是白色的,画纸本身也是白色的,于是圆山无需画雪,直接把松枝画出来就行了。同理,歌麿画春宫图的时候,也没有直接画人物的皮肤,而是画了皮肤周围的一切,然后以画纸的底色来充当皮肤。在我个人看来,这是在表现欲望的同时,又在提醒我们欲望底下是虚无。说实话,对这部电影,我很难说喜欢,因为对我来说它太拧巴了。主创对传统的态度极其暧昧。或许是我境界还不够吧。当我看到一件和服的时候,我首先看到的是束缚和规训。尤其女式和服的后脖颈处还特地弄得很宽松,露出一点皮肤,以满足男性的窥视欲,是非常客体化的设计。穿它的人没有自主权,走路的步伐还无法太大,只能是碎步。于是在我欣赏到它的美之前,就已经被这些东西劝退了。《春画老师》是既要反抗,又要穿上和服,还要从和服的束缚与规训中欣赏到美。女主做过一个跟春画老师有关的春梦,在梦中他们都穿着传统服饰。后面的7日探索之旅,也是要从日本文化的源头开始探索。这包袱也太重了。我想起春节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句很可爱的话。春节通常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接触最频繁的时候,也是最容易产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网友是这么说的:让我高兴的就是习俗,让我不高兴的就是封建。好笑之余还带着一点豁达,这也是现阶段我面对传统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9、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第九名《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也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这部电影仿佛集齐了以往宫崎骏动画的元素,但却没有以往看他的片子那种感觉了。我想这应该跟观众长大了,或者观众的心态变了关系不大。因为这片子在国内上映没多久,《哈尔的移动城堡》也上了。看完之后发现那种熟悉的感觉还在,所以不是我的问题。我甚至怀疑宫崎骏是不是对票房也没考虑,在日本上映之前就发了一张海报,然后让观众直接到电影院开盲盒。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我总会想起斯皮尔伯格拍《造梦之家》。他也快80岁了,可能是差不多到这个年纪,就会开始回顾自己的生平吧,就像有些人写回忆录一样。不过宫崎骏这个回忆录似乎只回忆自己的童年,还把自己画得那么帅,把铃木敏夫画得那么丑。这里可以把片名结合一下,将整部电影看作是宫崎骏对童年时期的自己发出的提问。但又没有站在全知视角,居高临下地提问,说什么“十五岁的宫崎骏你听着,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谁,但你那点破事儿我都知道。”他是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面又活了一遍,结果并没有活出新花样来,世界还是老样子,不得不接受它。这可能是他跟《造梦之家》的区别。斯皮尔伯格没有近距离接触战争,年纪轻轻就能玩到许多同年代导演梦寐以求的摄影机。如果要选一段人生来二刷的话,多数人都会选斯皮尔伯格的人生吧。尽管宫崎骏的一生已经非常精彩,但那些创伤就一直在那里。他还用电影为自己疗伤。比如片中真人跟年纪相仿的妈妈一起冒险,这大概也是宫崎骏所渴望的吧。苍鹭一开始像反派,但也没有吃到实质性的恶果。感觉宫崎骏就是拉着人生中对他很重要的人一起玩了一盘剧本杀。我们观众能不能参与进去,已经不是他最先考虑的了,都这岁数了,自私一把又如何?铃木敏夫不计成本地纵容他,把片子当作是送给他的礼物。礼物具体是什么,让他自己挑。以前的宫崎骏最感兴趣的东西,可能就是离地飞行。众多前作中有直接拍飞机的,还有用魔法飞行的。到《起风了》是对飞行最极致的痴迷,就连这些飞行器被拿去当武器,也还要将飞行梦提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似乎背刺了这个飞行梦。武器带来的伤害不再被选择性忽略,它们就是一体两面。于是在悼念完那些亡魂之后,他又让真人回到自己的世界。《千与千寻》中的千寻最后也是回到自己的世界,但那是回归平静。而真人回归的是一片废墟。《千与千寻》的世界更像是亚洲四小龙时期的日本,腾飞的同时也异常浮躁,于是需要停下脚步来思考。《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则像二战前的日本,一边起飞一边膨胀,最后被击落,摔个粉碎。8、哥斯拉-1.0
第八名《哥斯拉-1.0》,还拿到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并打破了日本真人电影在北美的票房纪录。另一方面,影片没有在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上映。官方没有给出解释,但原因也不难猜,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从商业片的角度看,它的观赏性确实挺不错的。有一种看以前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具体点说就是好莱坞进入超级英雄电影时代之前的那些片子,针对现实世界表达一些相对比较直接的看法,而不是越来越抽离。影片开头就让哥总登场,抓住观众的眼球。然后再从主角浩一的视角带出整个现实环境和社会氛围,进行主题阐述。中间时不时就让哥总上来骚扰一下。最后的大战包含前期筹备,正面对抗,计划受挫,几度反转,是一个相对标准的商业片结构。虽然并不是成本最高的《哥斯拉》电影,但对重工业已经没落的日本电影来说确实是挺少见的,或许这也是旬报将它列入十佳的原因之一。与近期的漫威相比,《哥斯拉-1.0》的主题会显得比较深刻,因为它聚焦于一个为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的国家体制。但要是真的拿它跟那些反思战争的经典作品比较的话,反思的力道就比较浅了。影片整体的思路就是让“人民至上”取代“国家至上”。浩一作为神风特攻队的一员,实际上就是个炮灰。但却因为当了逃兵而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被邻居耻笑,自己也不敢组成真正的家庭,所以他那些朋友调侃他和典子是夫妻的时候,他很不高兴。不过影片对于他从小接受洗脑教育这方面交代得比较少,这其实是很重要的原因。哥斯拉的存在也可以看成是他们的内心创伤,打败哥斯拉就是打败那个体制带来的阴影。最后的大战浩二接受跳伞而不是牺牲,就是经典叙事里的人物成长,从之前的以国家为本到这里以人为本。这可能也是影片在北美票房高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跟他们的主流观念不构成冲突,就可以丝滑地享受其他层面带来的观影乐趣。对日本国内的一些观众来说,骂政府或许正中下怀。疫情期间就有许多日本民众对政府相当不信任,还出现了“安倍口罩”这个网络热梗。所以影片的反思或许也包含着迎合观众的成分。当然商业片迎合观众的口味也很正常了,只是不需要过于抬高它的思想性。另外我还想起2015年有一部德国电影叫《希特勒回来了》,讲希特勒穿越到当代的柏林,然后成为网红的故事。这是一部偏娱乐向的喜剧,但里面就让希特勒直接说出“是你们选择了我”这种台词。也就说这电影非但没有帮观众说一些解气的话,反而还骂了观众。这种反思比《哥斯拉-1.0》狠辣不少。以最终的票房成绩来看,这个系列完全可以接着拍《哥斯拉1.0》。假如续作换成其他时代背景和主题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大尺寸的哥总。话说这次哥总的头做得有点像成年拉布拉多,又宽又平,还有点萌是怎么回事?7、怪物
第七名《怪物》。是枝裕和执导,坂元裕二编剧,还拿到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编剧。主演名单写在前两位的是安藤樱和永山瑛太,不过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两个小孩,黑川想矢和柊木阳太。是枝裕和拍小孩子一直很有一手。另外演校长的田中裕子主演过《千夜、一夜》,也入选了那一年的旬报十佳。看到有人说这是个罗生门式的故事,但我感觉影片并没有对真相含糊其词,而是直接给出了客观视角。只不过叙事上采取了先给局部,再给全貌的策略,所以这其实是个主打反转的剧本。先是老师体罚学生的反转,再是主角霸凌同学的反转。体罚事件带出了校方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操作,也就是校长为了维护学校声誉,先是让自己的先生顶罪,后又让学校的老师蒙冤。霸凌事件则引出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其中情感是基于本能生发出来的,而理智则是一套既定观念规训出来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男生都强调所谓“阳刚教育”,甚至连知道花的名字都不行,还因为不阳刚被“确诊”为猪脑袋。把两条线合并起来看的话,似乎所有的大人都在维护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为了不让它倾塌,必须牺牲个人的真实需求,甚至利用这个共同体的概念来压迫边缘群体,以此来舒缓共同体对自己施加的压力。这样看的话男孩子之间的爱情就不是影片想要重点拍的,只不过是在边缘人群里被选出来的其中一种。至于用局部与全貌的结构来讲这个故事,是否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呢?我个人持保留意见。这个结构可能更多的作用只是让故事变得“好看”。坂元裕二是个编剧高手,写过不少很火的电视剧,在如何把剧本写得好看这方面必定是驾轻就熟的。不过既然拿戛纳的最佳编剧,那就可以用高一点的要求来看这个剧本,个人认为匠气还是比较重。说严重一点,坂元裕二的味道越重,电影的味道就越淡。像老师摔倒然后意外发现了学生作文的秘密这种情节,就是比较常规的电视剧套路。是枝裕和的首作《幻之光》拍浅野忠信自杀,完全不用靠编剧来铺垫。前期先拍出浅野忠信的人物状态,然后让他消失在一个远景镜头中,那种决绝之意就直接溢出银幕。后面交代他自杀的消息时也没有说清楚原因,但我看到最后那个镜头,就感觉他要死了。这是独属于电影的神奇体验。感觉《怪物》的剧本结构是故意绕了远路,带着我们去看了一些跟表达关联性不够大的风景,然后再绕回来讲自己想讲的东西。当然这里面佳句还是有不少的。比如两个小孩在废弃火车上玩的猜图游戏,图片正好放在自己的脑袋上,暗合了外界植入认知的概念。佳句多是坂元裕二剧本的特点,但综合来看仍欠佳章。6、腐花之雨
第六名《腐花之雨》。荒井晴彦执导,绫野刚、柄本佑、佐藤穗奈美主演。这届十佳入选的情色片还挺多。这部更是关于情色电影的情色电影。在日本这类片子还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粉红电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当然这类电影绝大多数都可以算是男性凝视。《腐花之雨》也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两个渣男回忆自己跟一个女人的过往,最后发现原来他们说的是同一个女人。虽然片中不乏对这两个男性的批判,但这显然也不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并且能隐隐从中感受到,主创对粉红电影时代仍非常怀念。比如片中拍当下时间线的时候用的是黑白色调,回忆片段则用的是彩色,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过去的时光反而是流光溢彩的。影片一上来,就通过一个制片人的角色说出,现在粉红电影也不好卖了。在现实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AV产业发展起来了。许多观众看粉红电影其实就只想看那几场戏,有了AV后就直接抛弃粉红电影了。不过《腐花之雨》并不是一部剖析电影产业的片子。它实际上还是在描述当下环境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总结一下就是沈腾那句:毁灭吧,赶紧的,累了。柄本佑那个角色甚至被这种虚无感折磨到想要往后退一步,让怀孕的女友把孩子生下来。幻想着回归到传统的家庭生活,就可以充实起来。但我们都能想象得出,万一真的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悲剧。片中有个教电影的老师提醒年轻的创作者们,一定要多看片,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大家自以为很绝的点子,可能前人早就玩过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那些大神没有的,那就是他们没有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所以时代就是当下创作者所拥有的武器。这话是有道理的,但这种方法只能尽量避免跟前人撞梗,却避免不了同时代创作者的同质化。比如《腐花之雨》中通过拍性来表达虚无,就跟《春画老师》异曲同工。而且这片子也并没有完全摆脱前人的影子。比如后半段在出租屋内四个人的淫乱场面,先是酒,然后是菌子,然后又是性,让人精神失控的元素层层叠加。如果想再往前一步的话,就只能是死亡了。绫野刚最后也提出要死在一起。看到这里我就很想问荒井晴彦这一顿吃了多少个大岛渚?1976年的《感官世界》拍的就是这个,而且大岛渚是真的把死亡也给拍出来了。荒井晴彦是在靠近死亡的时候马上停下脚步,这场戏之后就跳脱出这个时空,把前面发生的事都变成绫野刚写的剧本。这个结尾又特别像胡歌这几年演编剧的那两个片子,《不虚此行》和《走走停停》。所以看完《腐花之雨》,我的感受就是吃了一顿大岛渚,然后打出了一个胡歌味的饱嗝。5、月
第五名《月》。石井裕也执导,宫泽理惠、小田切让、二阶堂富美、矶村勇斗主演。讲的是一家疗养院的故事,这里收留的都是重度身心障碍者,身心障碍就是既有身体残疾,又有心理障碍。一听到这个题材,就能预想到影片的氛围会很沉重。看完之后的确如此。但它的沉重并不单单来自于患者的惨状,更多的是关于人何以为人的思考。宫泽理惠演的洋子是一个非常有同理心的人,影片用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手法表现这一点,就是直接让她跟别人换位。比如她代入躺在床上的患者后,我们就会看到她自己躺在床上的画面。与她相对立的角色就是疗养院里的两名男护工,其实也包括院长在内。他们殴打和囚禁患者,还以触发患者病症为乐。完全没有把他们当人。此外还霸凌另一名男护工佐藤君。这个佐藤君虽然站在霸凌者的对立面,但不代表就跟洋子站在一起。他对人何以为人有自己的想法,尽管他本来也拥有共情能力。比如看到那个失智老人的时候,画面就进行了换位,但他马上就制止自己。随后认为已经失去心灵,无法表达自己的人,就不能算是人,需要被清理,最终演变成震惊社会的大型事件。而在他和洋子争论的时候,视觉上洋子居然也跟他换位了。说明这些想法也曾经出现在洋子的脑子里。洋子的第一个孩子因为先天心脏病去世,之后又怀了第二胎,对产检有阴影,万一查出来有问题,她和丈夫就要做出抉择。她决定的是先天缺陷者该不该出生。佐藤君则自行决定身心障碍者该不该死去。这个问题非常棘手,通常我们对一件事情进行是非判断的时候都会有一条原则,是否违背当事者的意愿。可未出生的孩子,以及部分严重身心障碍者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让问题变得无解了。动物也无法向人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一门学科叫动物伦理学, 大致主张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那佐藤君算不算“正常人类中心主义”呢?可是如何去定义正常不正常呢?人对待人,跟人对待动物的方式是不是可以互相套用呢?恕我文化程度不够,对这个问题依旧没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聊聊创作方面的看法。刚才已经说到两个核心人物是洋子和佐藤君,但影片还拍了几个次要人物,所以观感上比较啰嗦。不过在“月”这个意象的运用上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一般看到月亮,积极一点的会想到纯洁、理想,消极一点的会想到孤独,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在这部电影里,把弯弯的月亮和杀人的镰刀联系到一起。患病就如身处极夜,永远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月亮的出现可能会为你指明道路,可这条道路却通向死亡。令人纠结的是,到底黑暗和死亡哪个更可怕呢?假如我换位到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会不会希望他手起刀落呢?4、福田村事件
第四名《福田村事件》。森达也执导,井浦新、田中丽奈、永山瑛太主演。讲的是关东大地震的5 天后,也就是1923年9月6日,千叶县福田村发生的一起集体杀害日本人的事件。当时的日本盛传朝鲜人会攻击日本人的谣言,而被杀的那批日本人因为说着一口方言,当地的村民听不懂,于是就被误认为是朝鲜人。这个事件要从在日朝鲜人说起。正好前阵子读了鹤见俊辅的《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里面有一章的标题就是《日本之中的朝鲜》。文中提到,早在德川时代,日本对朝鲜使节的态度还是比较尊敬的。因为那时他们衡量“教养”的标准,是能否使用中国汉字,写出中国式散文和诗词。而朝鲜使节在这方面的能力远胜于日本的知识分子。一直到明治维新初期,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态度还是比较中立的,再往后就越来越看不起朝鲜人。那时日本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信奉文明阶梯的思想,有阶梯就说明有高等和低等。明治之后,在日本人眼中,西化就代表着高等文明,而朝鲜仍坚守传统,慢慢地就被视为最低等的民族。随着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他们开始强迫朝鲜接受“文明”。而一些日本商人霸占了他们的土地后,许多朝鲜人只能到工业迅速发展的日本谋生。光是1921年到1931年就有40万人。关东大地震之后,在军队和官员的推波助澜下,有关朝鲜人会在井里下毒的流言开始盛传,于是发生了多起屠杀事件。《福田村事件》就是其中之一。那段时间日本文学受欧洲自然主义影响,发展出日式自由主义,着重刻画日本人私生活的细节,刚才聊《春画老师》也提到过。诗人石川啄木就一直批判日式自由主义,他认为应该描写国家使日本人的自由窒息的事实,《福田村事件》走的就是这个路子。除了拍最后这起事件,前面还拍了大量村民的生活,在集体恐慌的氛围底下,许多秩序都被逐步压垮。于是我们看到了出轨、乱伦,当然还有最后的屠杀。这并不是所谓的“穷山恶水出刁民”,而是国家至上而下的压力,导致底层慢慢异化,最后到了非常魔怔的地步,对陌生人无差别攻击。顺便说一下,片中那场屠杀戏,动作设计实在太过敷衍了,还有道具也没跟上,可能是预算实在太少了吧。总之这场本应让人极度不安的戏,因为成片质量比较差,效果没发挥出来,有些场面还很容易出戏,也是挺可惜的。另外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看,我总觉得在那个社会背景底下,最应该被讲述的应该是那些朝鲜人的故事。因为当时过去的朝鲜人多数都从事着最劳累的工作,还拿着比日本人低很多的薪水,出了事故、丢了性命也不了了之。可能主创更想展现日本国民性吧,这种题材或许只能留给韩国人来拍了。3、火影
第三名《火影》。首先提醒一下,这片子跟那个忍者题材的动画没有半毛钱关系,是冢本晋也执导的一部真人电影。由趣里,塚尾桜雅、河也宏纪、森山未来主演。故事分为两部分,用一个小男孩的角色串联起来。上半部主要讲趣里演的妓女,下半部讲森山未来演的残废军人。尽管是战后题材,但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部反思电影,至少不是德国式的那种反思。上半部也出现了一个军人,他和妓女以及小孩短暂组成了一个像《小偷家族》那样的三口之家。但这种表面的温馨维系不了多久,军人其实早就丧失了谋生以及正常生活的能力,听到枪声就会极度恐惧。下半部则是残废军人因为杀俘虏留下了巨大阴影,于是去找对自己下达命令的那个人复仇,依旧是比较简化的归咎方式。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把自己摘出去,片中两次拿枪对准自己,表明他心里清楚自己是个罪人。但对于军国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影片完全没有涉及这些具体的议题,因此这类战争阴影没有其特殊性,换个时代背景,它依旧存在。片中妓女这个角色至始至终都走出这间屋子,就像被隔离了一样。对了,这片子拍摄于2022年。把这种战后的末日情绪挪到口罩时代也未尝不可。摄影机拍女主的时候多数是特写,空间非常局促。讽刺的是足不出户的她还是得了传染病,根据她的职业,有可能是性病。之后她又把自己关在“房中房”里,空间进一步压缩,是真正意义上的隔离。屋外的世界完全是失序的状态,片中还有一个非常魔幻的黑白画面,疑似在展现核爆。所以女主的病还有一种可能是跟辐射有关。得病后面对自己关心的人,女主产生了自我厌恶的情绪,这种厌恶在下半部由残废军人延续下去。他的厌恶来源于自己不敢对抗强权,于是他变成了强权手里的一把枪,到他自己握枪的时候,又开始退缩。影片至此就没能往前再迈一步了。假如片名《火影》指的是战火的阴影的话,那整部片子其实很直白,也很情绪化。相当于很激动地说了一句“战争是个烂东西”,这话其实很多人都会说,《哥斯拉-1.0》也能说。而且真要论阴影的话,比你们心理阴影面积更大的可大有人在。《火影》如此情绪化的阴影叙事在众多战争题材中实在算不上另辟蹊径。同样是2023年的作品《利益区域》,尽管是新瓶装旧酒,但这瓶子确实找得新,而且是远距离审视战争,能带来更冷静的视角。就如第五代导演拍了许多以动乱时代为背景的电影,有一些拍得确实很令人动容。但因为他们自己距离太近,这也注定了其局限性的存在。在记录真实情感之后,或许仍然需要有新的视角去重新面对那些阴影。2、完美的日子
第二名《完美的日子》。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在日本拍的电影,代表日本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另外这还是一个商单发展而来的片子,据说原本是文德斯帮日本公厕拍的宣传短片。我们通常会将商业与艺术对立,但这东西并不是绝对的。那些欧洲名画很多就是艺术家帮贵族做的订件。日本这边坂本龙一也经常在广告歌曲中放入很多实验性质的元素,最后连广告歌都能出专辑。电影方面,是枝裕和就是接了新干线的项目才拍出了《奇迹》。关于《完美的日子》这部电影我个人可能很难站在一个纯旁观的视角去看,尽管主角的生活日常与我相差甚远,但精神状态却让我狠狠共情。所以这一段索性就单纯聊聊感受。从看到役所广司的微笑开始,我就毫无障碍地代入了这个人物。我自己平时在外面看到一些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脸上就会出现类似的笑容,当事者并不知情,而我感觉自己已经参与过那些事了。这是一种远距离接触的生活方式。片中役所广司就很少跟人进行肢体上的接触。他为游客示范如何使用公厕时,没有靠近游客,而是在她隔壁那间做示范,不但肢体没接触,语言交流都没有。但他又经常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去观察别人,然后自己在那傻乐。他喜欢听磁带,看纸质书,用胶片相机拍照,我认为并不单纯是怀旧,这依然遵循了远距离原则。用手机听音乐,看电子书,拍照片,就是全面拥抱现代都市生活,这样可能会让他活得有些局促。他的同事就属于全面拥抱的类型。刷厕所的时候一边刷手机,那个喜欢找他玩的小孩,上来就抓他耳朵,这就是肢体接触。他经常给人打分,数据是他看待世界的常用方式,这个桥段有点像《成绩单上的金敏英》。主角的肢体接触发生在他与外甥女之间,第一次他是被动的,第二次是他主动拥抱妹妹。之后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这是灵魂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是两个影子叠在了一起,影子变得更黑,情感也变得更深刻。但假如之前他们没有保持距离,恐怕会一直争吵。就像三浦友和演的那个角色,离婚7年后得知自己患癌,又回来见前妻一面。有些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是文德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美化底层的生活,确实是有这个嫌疑。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一些少数派例子,比如农民工陈直沉迷读哲学。之前还听说有个保安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每天有大量时间可以让他看书,而他对其他生活方式又不大感兴趣。这些例子只是极少数,所以我干脆不把这部电影看作是关注底层的作品,它只是拍一个社会边缘人,不愿意融入大世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大世界虽大,处处是墙。小世界虽小,来去自如。1、世界的阿菊
第一名《世界的阿菊》。由阪本顺治导演,黑木华、宽一郎、池松壮亮主演。如果你还没看过的话,这里先警告一下,千万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挑粪Boys的故事。《完美的日子》虽然有拍厕所清洁工的工作过程,但没有直接拍排泄物,《世界的阿菊》可以说是“粪飞不辍”。这一年旬报的前两名是一部比一部下饭。不过这两部电影的内核倒是有一点点相通之处。都是在低头工作的同时抬头望天,其实就是《月亮与六便士》。《世界的阿菊》这两位是“遛便士”。他们每天挑着便便穿梭在江户城中,一直被人嫌弃,可是江户又不能没有他们,池松壮亮在里面就有一句台词:江户要是没他们,就被屎淹没了。此外他还有一句台词,可能是当代打工人的真实写照,现在每当我感叹“钱难挣,屎难吃”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话:咱们就是靠屎吃饭的啊。在所谓文明社会里,屎是不文明的代表,阿菊一开始连这个字都不敢说。长期的规训会把真实的东西过滤掉,只留下虚伪。在阿菊能毫不避讳地说出“屎”字不久之后,她就失声了,而失声的原因是武士阶层的传统思想的压迫。这些思想规训把世界的边界逐步缩小。但阿菊依旧通过其他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拓展自己世界的边界。影片采取了章回体结构,每一章都有标题。最后两张的标题分别是“世界的阿菊”和“阿菊的世界”。让我想起五条人的一首歌叫《世界的理想》。这首歌是命题作文,题目是“理想的世界”。歌曲一开始有一个声音在唱人类的起源,然后脱离了猴子身份,成为现在的人类,这相当于为自己的世界筑起边界。随后另一个声音让他闭嘴,说理想的世界就在梦里,在那里人们自由自在地歌唱,牛羊自由自在地跳舞,梦就是最没有边界的地方。《世界的理想》与《世界的阿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品,居然也有些异曲同工。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也不是什么新鲜或前沿的观念。但表现的方式却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复古的画幅,黑白的色调。看似全面回归传统,但每个章节结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彩色镜头,这个镜头一出来,仿佛就连通了银幕内外的两个世界。还有那些跟屎有关的台词,粗俗却不低俗,都让整部电影妙趣横生。这两年补电影旬报十佳电影的时候,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论个人情感连接,22年我选排名第四的《这里是亚美子》,23年我选排名第二的《完美的日子》。但榜首的位置,我却赞同旬报的选择。无论是《惠子,凝视》,还是《世界的阿菊》都能感受到创作的活力,在如今世界影坛已经一潭死水的创作环境里,这些片子好像在说:电影还没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