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宇宙已经看过蛮多的了,没想到日剧还能搞联动宇宙。一部电影里联动了《非自然死亡》和《MIU 404》两部豆瓣9分以上的日剧。《最后的里程》目前只有8分,算是遭遇滑铁卢了。三部作品背后都有一个铁三角组合,分别是制片人新井顺子,导演冢原亚由子,编剧野木亚纪子。要是在咱内娱找一个高口碑组合的话,目前只想到辛爽的团队。可是流量最大的,不是郭敬明就是顾晓声,还有“新人”张弋敏,可谓人才辈出,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言归正传,两部高分日剧我都没有看过,就不去吹捧了。每看一个新作品,还是尽量把之前的滤镜归零,也不要让大众评分给自己施压,以自己的真实体验为主。《最后的里程》是悬疑片,开头就出现命案,但主角并不是侦探。要是放在《MIU 404》这种主角就是警察的设定里是很好展开的。
话说绫野刚登场的时候戴着墨镜,我又没看过这剧,一度以为是木村拓哉来客串了。即使主角不是警察,像《非自然死亡》那样放在一个跟侦查有密切关联的职业上,也比较丝滑。《最后的里程》主角是公司高管,因此查出真相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行为动机。既然不是以侦探作为主视角,主创为了提升悬疑感,干脆就把视线往罪犯那边引导,一直在放烟雾弹,让观众怀疑满岛光演的埃琳娜就是凶手。幸亏在电影院没有进度条这个东西,不然一看进度条就知道后面要反转。当然有些观众自己就可以脑补进度条出来,所以不上当。总之可以看出为了弥补视角的缺陷,主创做了很多加强类型元素的努力。不过说实话,只论悬疑方面,我还是觉得不如侦探视角那么有代入感。那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去拍高管视角呢?这就跟题材有关系了。本片拍的是现实议题,也就是社畜的血泪。埃琳娜的人物成长曲线就是从一个只考虑效益的高管,变成一个为底层员工争取利益的人。这个曲线放到整个剧本结构中是比较丝滑的。可见主创在权衡类型化与现实性的时候,稍稍偏现实性一点。这让我想起十一档的片子《浴火之路》。那部电影拍的是拐卖儿童的题材,但主创却沉迷玩“喋血双雄”,侧重点跟《最后的里程》正相反。悬疑感削弱的情况下,影片想通过定期制造危机来让观众保持注意力。不过前半段交代的人物有点多,过程又比较枯燥,视听又是比较电视剧质感,总让人想拿点零食来吃。还有一个地方看得我有点不解,就是埃琳娜第一次跟冈田将生演的孔见面那里,BGM在大肆渲染气氛。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燃,但不知道在燃什么。难道是文化差异的关系?不就是男女主碰个面吗?一直到后半段才察觉到紧张感在逐步增强。一开始的爆炸案都是发生在我们不熟悉的人物身上,后面直接威胁到埃琳娜还有孔。因为我们对这些人物有了一定的情感投射,所以会觉得危险离我们越来越近。包括最后一个炸弹,那个家庭已经铺垫过好几次,并且包含一条母女感情线,不只是出现一下而已。其他爆炸的前摇都比较短,最后这颗炸弹爆炸的过程呈现得极其详细,时间都被拉长了,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戏码。那个装炸弹的快递盒掉在地上的时候,我旁边的观众直接捂耳朵了,我自己也是左手掐右手。话说这片子真是人均大心脏,我隔着银幕都紧张,他们看到炸弹的反应好像也不是很大。比如埃琳娜触发了炸弹机关,稍微一动可能就会爆炸,孔只是稍微保持一下距离而已。仿佛埃琳娜手里按的不是炸弹,而是一个榴莲。之后还给她递椅子。排查12颗炸弹的时候那些快递员明知有炸弹也敢抱着快递盒跑,可能是我太怂了吧,光是代入一下就觉得腿软。最后埃琳娜倒戈帮助快递员,从人物塑造来说是比较工整的,就是经历一些事情后,改变了原来的价值观。但放在现实中的话,多少有点科幻片成分了。这个议题十分宏大,工业化社会把人都放上了传输带,不断往前推。影片一直在强调传输速度是2.7米/秒,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瞬间就把人推下悬崖。而是类似邪恶栀子花计划那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慢慢积累,最后迎来收官。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没有察觉到自己正在坠入深渊,即使有人完全坠入,传输带也不会停止前进,倒了一个山崎佑,还有千千万万个山崎佑。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影片最后用高层良心发现来呈现出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的假象,其实是有点苍白无力的。另外最后解决炸弹的方法是塞进日本电机洗衣机,这个情节从剧本角度来看不可谓不巧妙,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洗衣机代表一种在当下比较小众的价值观,那它是否一定能解决传输带问题呢?现实情况往往不是两种价值观二选一就万事大吉的。可能是主创在这个地方考虑得比较多的是观众的情绪价值,一定要提供一个积极的结果,所以把前面提到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了。有点像《夏日大作战》,解决新时代问题的方法,就是退回旧时代。太过绝对,也太过一厢情愿。有些电影里的怀旧,像《完美的日子》那样,是主角的个人选择而已,他没有逼所有人都接受,只是很自洽地生活在怀旧空气中。《最后的里程》可能是受限于市场需求,必须在结尾给出一个明确的、非此即彼的答案。这样多数观众看完之后能获取情绪价值,不会变得更焦虑。反正失业的是满岛光。不过其实她也没失业,还跑到咱们杭州参加西湖音乐节,唱了她偶像的《梦中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