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看望31岁的亲弟弟,乾隆前脚刚走,弟弟便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莺歌绿柳楼前 2025-02-14 11:06:51

【前言】

“那小王爷长得可白净俊俏了,瞧着就让人打心眼里觉着怜惜呢。”宫里的太监们都这般形容年幼的弘瞻王爷。这弘瞻呐,聪明伶俐又活泼好动,常常在宫里嬉笑玩闹,惹得宫女太监们在一旁暗自乐呵。他那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老是闪着亮光,这儿瞅瞅那儿瞧瞧,似乎对啥都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劲儿。

【一、4岁的小阿哥】

有一回乾隆到圆明园去视察,瞧见小弘瞻正骑着一匹小马在院里撒欢儿地跑。乾隆打算逗逗这个讨人喜欢的弟弟,于是喊他过来跟自己一块儿溜达溜达。哪晓得弘瞻一下子从马背上跳下来,冲乾隆摆了摆手,随后就一阵风似的跑开了,都没顾上给哥哥行礼问安。

“这小家伙,溜得那叫一个快,简直跟兔子似的,哪还有一丝王爷的派头哟。”乾隆颇为无奈地晃了晃脑袋,不过他心里倒也并非真要怪罪弘瞻,只觉着这孩子就是个顽皮的娃娃。毕竟才 4 岁的娃娃,哪能讲究那么多的规矩礼节呢,弘瞻这般可爱灵动,倒是让乾隆打心眼里觉得欢喜。

然而,由于太监们对弘瞻过于宠溺,致使他有了些微骄纵的性子,这一情况乾隆倒是留意到了。乾隆并未去真正责怪弘瞻,而是把太监找来谈话,叮嘱他们日后要好好管教,不能只因弘瞻是皇子,就对他完全放纵不管。

一个 4 岁的娃,正常来说该是活泼又天真,能尽情撒欢儿玩耍的。可禁苑深宫里的那些个规矩,到底还是把弘瞻的童真给束缚住了。他没法出去溜达玩耍,每天就只能在宫墙里头蹦跶着玩儿闹。这让弘瞻觉着自己像被关起来了似的,也为日后他的反叛埋下了祸根。

【二、20岁的才俊王爷】

光阴似箭,转眼间弘瞻已然年满二十。这些年来,乾隆对这个机灵聪慧的弟弟那可是宠爱有加,视作心肝宝贝。不但将他过继给果亲王当养子,而且还专门请来了诗词界的大咖沈德潜给他授课,对这个弟弟的教育问题极为看重。

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之下,弘瞻在诗词方面的水平大幅提升,已然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他对收集书籍极为热衷,所藏书籍之多,丝毫不逊于明善堂。宫里还专门为他打造了一个小型诗社,那里存放着他最为珍视的书籍。弘瞻时常邀请那些有学识的大臣来诗社,一同品茶谈诗,相互交流探讨。

“王爷那诗词堪称一绝,品性更是高尚纯洁,真乃龙门的绝世之才啊!”大臣们纷纷对这位年仅二十岁便才华出众的皇弟夸赞不停。

村里的年轻人们时常跑到王府,向弘瞻求教诗词方面的知识,而弘瞻呢,也十分乐意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他们。“这位王爷年纪不大,学问却不小,而且对人还特别亲和,真可谓是人中翘楚啊!”村民们对这位才学出众的王爷甚是赞赏。

乾隆开始将不少政事交付给这位聪慧的弟弟去处理,以此来检验他的能力。弘瞻干活很卖力,也赢得了乾隆的夸赞。有时乾隆忙于处理朝政事务,还会让弘瞻代替自己给边陲的将领写回信,而弘瞻每次都能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乾隆寻思着,过些年就给弘瞻安排一个要紧的官职,好让他锤炼一下处理国家事务的本事。乾隆觉着,凭弘瞻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够大展拳脚。

然而呢,随着权力的不断增长,弘瞻渐渐变得有些傲慢起来。他心里头开始认为,大臣们都得照着自己的样子来,村民们也都应该对自己完全顺从。就这样,这些念头在弘瞻的心里慢慢扎了根,还渐渐地对他的言行产生了影响。

【三、31岁的放荡王爷】

时光匆匆,弘瞻已然长成了三十一岁的成年人。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增大,他的性子也变得越发傲慢自负起来。

弘瞻不知咋的,性子来了个大转变,到处搜刮钱财。对底下的人那叫一个严苛,只要有一点儿不合他心意的,上去就是一顿毒打。村里的老百姓去告状,讲弘瞻派人强行霸占了大伙辛辛苦苦挖出来的煤矿,还派士兵蛮不讲理地对待那些挡路的百姓。这事儿闹得,严重妨碍了村民们过日子。

“这王爷近些年来也不知咋回事,变得蛮横暴躁不说,还总爱搜刮钱财、欺负人,跟从前相比,那简直是两个人呐!”村民们对弘瞻性情的转变发出感叹。原本是个文雅有礼的诗人,如今却成了个凶狠残暴的恶霸,弘瞻的这般变化着实巨大,百姓们都瞧得真切,可却毫无办法。

乾隆留意到弘瞻的转变,屡次将他宣进宫来,好言好语地劝他改正,然而弘瞻却没把这当回事。他觉得皇上对自己甚是宠爱,肯定不会真把自己怎样。正因如此,弘瞻的行径愈发张狂放肆。

有一回,弘瞻领着人在夹道那儿强行购买民间的上好美食,还误打了挡道的书生。就因为这事儿,乾隆终于下定决心要狠狠惩治弘瞻,好给他点儿教训。

【四、激怒乾隆的背叛】

这下可不得了,弘瞻的一系列举动把乾隆给彻底惹火了。有一回,弘瞻欠了一屁股高利贷,居然打算通过贿赂官员,私自把人参给卖了来还债。这事儿一查,更让人吃惊,弘瞻竟然还想着拉拢军机大臣,好让他们为自己办事,进而获得军队的支持呢!

军机大臣原本压根不想帮弘瞻去干这些违法的事儿,可弘瞻却放话威胁,要是军机大臣不照做,他就把大臣家里存在贪污情况这事儿给捅出去。军机大臣没辙了,只得帮着联系贩卖人参,好用来还债。

这可把乾隆给惹恼了,触到他的底线了。一个皇弟跟军权私通,那对皇权来说,绝对是个极大的威胁啊!乾隆火冒三丈,亲自把弘瞻叫进宫中,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接着把弘瞻的所有官职和俸禄都给撤了,还让他在家好好反省。

“你这人不知啥叫廉耻,尽欺负老百姓,还想着把控军权,简直就是个没良心的家伙,该千刀万剐,死不足惜!”乾隆气得火冒三丈。

弘瞻这下知道自己错了,赶忙跪地乞求宽恕,然而乾隆态度异常坚决,觉得非得狠狠惩治他一番,才能让他有所警醒。于是,弘瞻只得回到府上,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错。他整天郁郁不乐,心神俱伤,没过多久,就患病卧床不起了。

【五、最后的宽恕】

得知弘瞻生病的事儿,传到了乾隆那儿,乾隆忆起了跟弘瞻小时候的那些事儿,到底还是没忍住,想要去瞧瞧这位病怏怏的弟弟。

“陛下啊,臣着实不该违背您的旨意,只求陛下您大人大量,宽恕臣的无礼之罪,给臣一个改过自新的契机吧。”一见到乾隆,身子还很虚弱的弘瞻顾不上许多,抱住乾隆就伤心地哭着认错赔罪。

乾隆呐,被他的那份真诚给触动了,于是就决定饶了他,把他的官职和爵位都给恢复了,好让他能有个重新做人、改正错误的契机。

“我原本就是想让你受个教训,能清醒清醒,哪承想你竟得了这样的病。我也对不住你,往后你可得多些反思,把自己的品性好好修炼修炼。”乾隆眼中含泪,决定给弘瞻一个改过自新的契机。

乾隆转身离去后,弘瞻轻声道出了那句:“我如今可以去了。”他认为自己已然得到了乾隆的谅解,这辈子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没多久,31 岁的弘瞻在病榻上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乾隆懊悔万分,挥笔写下挽诗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还亲自操办弘瞻的丧事,将他追封为和硕恭靖亲王。这位心气颇高的皇弟,就这般未能完整地度过他的一生,乾隆为此伤心欲绝。

【六、结语】

弘瞻步入歧途,权力的迷惑是一方面原因,而他过于骄纵任性的性子更是关键所在。要是他能够怀揣着谦逊且谨慎的态度,多替百姓考虑考虑,也许结局就不会是这样了。每个人都会碰到权力带来的诱惑,关键在于坚守最初的本心,时常自我反省,警惕骄纵奢侈与贪婪之心,这样才能把人生之路走得稳稳当当。

没人一生下来就地位尊贵高高在上,当一个人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后,其内心的品德才是最为关键的。这不单单是对皇室成员来讲是这样,对所有人而言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弘瞻的这个教训,值得每个人去好好反思并从中吸取经验。

0 阅读:35
莺歌绿柳楼前

莺歌绿柳楼前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