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近日爆发激烈冲突,国民力量党院内代表权性东于3月29日召开记者会,宣布以“内乱煽动罪”起诉共同民主党下面的一个议员团体70名成员,以及党首李在明、知名媒体人金于俊等共72人。该团体此前威胁称,若代理总统韩德洙未在30日前任命宪法法官马恩赫,将启动对整个内阁的弹劾程序。权性东直接将此举定性为“颠覆国家政权的内乱阴谋”,并将矛头指向李在明和金于俊,称其背后存在“政变指令”。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院内代表、代党首权性东(图源@韩联社)
3月28日,该团体在国会记者会上宣称,若韩德洙未按期任命马恩赫为宪法法官,将“立即启动弹劾程序”,并警告“所有内阁成员都将面临相同后果”。这一表态被权性东解读为“以行政瘫痪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行为”。他援引刑法中的“内乱罪”条款,强调“通过胁迫颠覆宪法机构的行为已构成内乱煽动”,甚至将民主党比作“失去理性的叛乱势力”。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人金于俊此前曾提及“内阁总弹劾”的可能性,权性东借此指控李在明与金于俊共谋“议会政变”。然而,共同民主党反驳称,弹劾威胁是“对宪法机构失职的正当监督”,并反讽权性东“若真追究内乱罪,应优先起诉周末参加极右集会的执政党议员”。双方的对立已从政策辩论升级为“宪政存亡”的叙事争夺。
争议的核心是宪法法官马恩赫的任命问题。权性东认为,共同民主党强行推动马恩赫任命是为了“操控宪法法院”,因为“现有8名法官已足够审理弹劾案”。他指责共同民主党“以破坏宪法秩序为代价绑架人事权”,并强调“无论弹劾结果如何,都应尊重宪法法院的独立性”。而共同民主党则坚持,韩德洙拖延任命是“为庇护总统尹锡悦”,不不任命宪法法院法官已经被裁决是“违宪行为”,并试图继续施加弹劾压力。
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28日举行紧急记者会
这种拉锯战暴露了韩国宪政设计的脆弱性。宪法法院的组成本应超越党派利益,但现实中却成为朝野角力的工具。2017年朴槿惠弹劾案中,宪法法院的裁决曾被视为“民主胜利”,如今同一机构却因人事问题陷入政治漩涡。权性东的“内乱罪”指控,本质上是对“议会权力滥用”的极端化反击,但其法律依据存疑。韩国刑法规定,内乱罪需以“暴力手段颠覆国家”为要件,而弹劾威胁是否构成“暴力”尚待司法界定。
权性东在记者会上多次表示,他们这次准备弹劾整个内阁,下一步就是“恐怖分子斩首预告”,将政治对抗渲染为“国家安全危机”。这种话语策略旨在动员保守派选民,并将民主党塑造成“宪政破坏者”。然而,共同民主党发言人韩民洙反击称,权性东的指控是“贼喊捉贼”,并讽刺“真正煽动内乱的是尹锡悦及其极右支持者”,他们进一步批评权性东起诉他们是“明显的诽谤和基于虚假信息的诬告”。
这种相互妖魔化的叙事,反映了韩国走向“你死我活”的政治极化道路。近年来,从“烛光革命”到“尹锡悦弹劾集会”,街头运动与议会斗争交织,双方均以“捍卫民主”为名行“压制异己”之实。权性东的起诉行为,或许意在通过司法手段压制在野党攻势,但其副作用可能是进一步激化社会分裂。
尹锡悦获释
韩国历史上,弹劾工具多次被用作政治武器。2004年卢武铉弹劾案因“程序仓促”引发民众反弹,最终促成进步阵营的反弹性胜利;2017年朴槿惠弹劾则因“亲信干政”的实质性腐败获得广泛支持。此次共同民主党团体威胁弹劾全体内阁,虽以“宪法监督”为名,但其“无差别攻击”风格可能被视作政治报复。
权性东的强硬回应同样风险巨大。若司法机关认定“内乱罪”不成立,国民力量党可能被贴上“司法滥用”标签;若成立,则开创“以刑事罪规制议会言论”的危险先例。韩国民主化后的政治史表明,过度依赖极端手段往往导致制度信任的崩塌。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韩国政治缺乏基本共识的体现。朝野双方将宪法机构视为党派战场,而非国家公器。权性东的“内乱罪”指控虽具煽动性,但无助于解决马恩赫任命僵局;共同民主党的弹劾威胁亦可能反噬其“宪政捍卫者”形象。
韩德洙
最令人费解的是,韩德洙作为一个技术官僚,曾在进步派的卢武铉和保守派的尹锡悦内阁中担任总理,他完全没有必要“硬保”尹锡悦,完全可以选择通过宪法法院法官的任命,何必淌这趟浑水?而到现在韩德洙仍然保持沉默,不做出任何回应。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背后究竟有怎么样的隐情,还得看后面的事态发展。
文案丨廬山煙雨
编辑丨浙江潮
图片丨源于网络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
風陽生
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