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党中央毛主席最终确定了“派10万大军挺进东北”的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派往东北的十万大军中,就有6万全部出自同一根据地。
这一根据地,便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8年,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全国最大,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而黎玉,作为一手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之人,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和元帅地位相当。
不过,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黎玉却被拒之门外。
时间回到13年前,1936年5月,在山东党组织屡遭破坏,于1933年至1935年一度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势下,黎玉临危受命,第一次踏上山东的土地,在济南城外一个松柏树林的坟地重建了山东省委。
紧接着黎玉又指导山东省委先后建立了鲁西北特委、鲁东工委、鲁北特委、淄博矿区特委、调整了莱芜县委,恢复了胶东特委,使山东党的组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壮大。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拥兵十万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不战而退,一路南撤,致日军在山东境内长驱直入。
危急时刻,黎玉亲自领导了徂徕山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鼓舞了山东人民的抗日斗志,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将山东的起义队伍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四五万人的抗日武装,为以后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38年4月,延安召开党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毛主席非常高兴地将黎玉介绍给与会者,并赞扬了山东党的工作,号召全党把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工作重点。
到1938年6月,山东全省抗日武装已发展到20万人。8月,在黎玉的请求下,近200名优秀的军政干部随黎玉从延安开赴山东,12月,根据中央决议,山东各地抗日部队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黎玉任政委。山东抗日力量的发展和游击战争自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1939年6月初,徐向前和朱瑞同志又带一批干部和抗大一分校到达山东,组建八路军第一纵队,统一指挥山东与苏北的八路军各部队。
不久,山东纵队和一纵队机关合并,黎玉作为山东纵队政委领导了使部队走上正规化建设轨道的第三期整军。其后他负责山东省战时推行委员会的工作,实际行使省政府职权,为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3年3月,为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不久又兼任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分局副书记。
作为罗荣桓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黎玉勇挑重担,为开创山东的抗日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时,山东抗日根据地正式成立了省政府。这时,根据地党员已经发展到抗战前的100倍,达到20余万人,根据地拥有了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400万人口,山东八路军发展到27万人,民兵50万人。
山东根据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它的党员、军队、民兵和人口数大致都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在全国19个解放区中位居前列。
当中央下达“抢占东北”的战略任务后,黎玉动员了大批精锐部队支援东北战场,最后十万大军挺进东北,其中半数以上出自山东抗日根据地。
赴东北山东根据地主力部队由罗荣桓率领,罗荣桓走后,黎玉接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主政山东,尽心竭力,完成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曾在极短时间为二野和四野赶制了75万套棉军衣和140万套单军衣。
如此,黎玉作为山东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保卫和建设山东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谓劳苦功高。
但是,当新中国成立前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时,黎玉却被排除在外。
原来,1947年,作为华东局书记、军区政委的饶漱石来到山东后,黎玉的处境便开始越来越难,他主政山东期间执行有利山东根据地发展的举措,不幸被认作了“富农路线”。
考虑到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为了大局,为了团结,全力以赴对敌,黎玉只能先行承认错误,作了检讨。而中央后续全部精力也都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上,根本没有时间调查真相,所以当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原本完全有资格参加的黎玉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了。
之后,黎玉服从党中央安排,先是离开战斗了13年的山东,随华东局南下,去了上海,任上海市委秘书长、劳资处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黎玉调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并担任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
与此同时也就是这一年,黎玉患上了糖尿病,医生不止一次建议他休息,但是他坚决不肯,依旧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
黎玉的夫人谢青后来回忆起来说:“(黎玉)每天下班回家后,还带回一大包文件、材料,一直工作到深夜。”
随后黎玉身上的职务又几经调整,先后任农业机械部副部长、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顾问、农业机械部顾问。
这期间,1955年,人民解放军大授衔,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同黎玉并肩战斗过的罗荣桓和徐向前位列开国十大元帅,另外其他一众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战斗的将军也都被授衔。
黎玉为此深以为傲,而此时的他只是一个副部长,尽管如此,对于职务的高低,他从不曾计较,始终保持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
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他都严格要求,当所在的机关分房时,黎玉直接带头回绝说不要,在此之外,对于子女,他更作同样要求。
当黎玉的子女提出住房问题时,黎玉只一言:“你们都独立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单位,要在各自的单位里解决住房。我不能带头给你们办这些事。”
晚年,黎玉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上,因为要了解有关山东党组织恢复与建设的党史资料,没有他根本不行。
1986年3月,黎玉终于收到了中央和山东省委为他彻底平反的通知,病重中的他对于党终于了此一案十分感谢。
1986年5月30日,黎玉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自此走完了曲折而令人无限敬仰的一生。